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有一档新闻时事栏目《有报天天读》,该栏目播出仅仅半年时间,就迅速飙升到凤凰卫视收视率三甲行列之中。在栏目中,身着中国传统马褂的杨锦麟先生,每天端着一杯盖碗茶,将全球各地的著名报纸上刊登的热点新闻一网打尽。节目中,他时而圈圈点点,时而高谈阔论;有时慷慨激昂,有时幽默诙谐。
杨锦麟独特的风格和尖锐的点评,以及对新闻时事的深刻理解迅速征服了广大观众,在网络江湖中,人送绰号“读报大师”。于是,人们不禁要问,此神秘高人何方人士?如何修得如此博学睿智?他又是如何走入凤凰卫视的荧屏之中呢?
从放牛娃到乡村教师
问起杨锦麟的身世,他风趣地说:“鄙人本是福建厦门人士,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我十五岁时,初中还没有读完,就被光荣地‘发配’到闽西地区的古田县。历史上封给我们那批下乡青年一个响亮的称号‘老三届’。”
“当时的古田是闽西地区最贫困的一个县。闽西地区一共有8个县,伟大领袖毛主席踏遍了闽西7个县,只有古田没有留下毛主席的足迹,我就在这个惟一没有留下领袖足迹的穷县呆了8年。”
“这8年里,我插过秧、犁过地、挑过粪、烧过瓦、熏过炭、养过羊、放过牛……总之,在那块土地上人能干的活我都干过了。那时候,我的文化程度还不到初中水平,但是,凭借我积累的那点知识,还当上了农村小学的代课教师。”
“要知道每个人的第二个十年,都是一生当中吸取营养、吸收知识的最佳年龄。然而,那时候,我能看到的书很少,下乡的地方又很偏远,信息闭塞,很难学到什么东西。于是,我就强迫自己每天学一些东西,写一点东西,不管每天的生活多苦多累,我都要强迫自己学习,强迫自己思考。可以说,几十年来,我一直是笔耕不辍。”
如杨先生所说,在那个举国荒废的年代,在那片穷困的土地上,练就了他坚韧的生存意志。在他看来,那段人生虽然遗憾,但是他自己并没有虚度。
从待业青年到大学老师
“文革”结束不久,1977年,杨锦麟以病休的名义返回厦门。在乡下的土地上劳动了整整8年的他“名不正、言不顺”地回到城市,而这时他已经是一个20多岁的大小伙子,面对曾经熟悉,而今又十分陌生的城市,他一片茫然。因为,一个严酷的现实摆在他的面前:“我将如何生存!”
“我是从城市最底层干起的。”杨锦麟回忆说,从古田回到厦门后,他的身份连待业青年都算不上,“没有办法,要吃饭呀!”于是,他便开始四处找工作,最初的工作是挖城市下水道的污泥,那是连民工都不愿干的活,又脏又累。但杨先生为了生存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当年恢复高考的消息使正在城市下水道里挖污泥的杨锦麟眼前出现了一道曙光,他决定,一定要考上大学,改变命运。但是,面临的困难接踵而至。1969年下乡时,他连初中都没有念完,更不用说高中的系统教育。一个初中没毕业的青年,而且又在乡下种了8年地,怎能在万人过独木桥般的高考中取胜呢?20多岁的杨锦麟决定一搏!
因为要生存,杨锦麟不能放弃工作,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于是,他白天工作,晚上挑灯鏖战。
准备高考期间,他先后换了两份工作。先是为电影院跑片。那时,一部电影在每个城市的电影公司只有一、两盘胶片拷贝,城市中所有的电影院每天都要轮流播放那几份拷贝。杨锦麟的工作是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城市中各家电影院之间,赶着时间给人家传送电影拷贝。上一家影院刚放完电影,他就要抱起电影拷贝飞奔到另一家正在等待放映的影院。这份工作虽然也很累,而且奔波在电影院之间的时间很紧张,但是,比起挖下水道的工作已然是强多了。
后来,杨锦麟凭借他文笔出色的优势,在一家小文化馆找到了一份工作,这也为他准备高考创造了难得的条件。
苍天不负有心人。经过艰苦的努力,杨锦麟以优异的成绩金榜题名,如愿考上了厦门大学的历史系,实现了他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的理想。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