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钓鱼台国宾馆15号楼,这里是凤凰卫视的北京总部,采访就安排在刘长乐办公室外的会议室。
我们刚刚坐定,手执折扇的刘长乐便从里屋走了出来。将近1.90米的个头,身穿绣有凤凰卫视台标的白色T恤,慈眉善目,笑容和蔼。看到我们拿出为访谈而准备的厚厚一摞“功课”,刘长乐连连说:“对不起,对不起!害人,害人!”
访谈中,刘长乐不时地抹着白花油提神。秘书告诉我们,工作繁忙的他一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
采访原定一个小时,眼看时间快到了,秘书几次提醒他还有别的工作安排,他却大手一挥:“没关系,继续谈下去,我喜欢这样的对话!”
访谈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窗外布谷鸟鸣声声。
起名“凤凰”的寓意
记者:当年起名“凤凰”有着怎样的寓意?
刘长乐:其实当时也想过龙和麒麟,但是后来还是觉得用凤凰最好。因为凤凰蕴涵了很多精神,是我们共同认可的。
记者:比如说?
刘长乐:和。和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和”的理念就体现在“凤凰”的台标上。你们注意到了吗?我们的凤凰和别的凤凰不一样,它是两只鸟。一凤一凰,一阴一阳的两个主体,像两团燃烧的火,极富动感地共容在一个圆内,既具直观性又有象征意义。
记者:阴阳结合,是否也寓意了“凤凰”代表着中西合作的产物?
刘长乐:从创办的角度讲,我代表“东”,默多克先生代表“西”。1994年,我到默多克先生控股的香港卫星电视,他当时已经是传媒界的大亨了,而我从来没见过他,我就捎话给他的人说要租卫星转发器,办环球华人卫视。他们很感兴趣。后来谈判进行了差不多50轮,比“巴以和谈”稍微少一点,才谈成合作。
记者:中西合作,更是中西文化的沟通和交融。
刘长乐:对。我们的“凤凰”既是中华文化的产物,又有西方文化的影子,是一对和谐互动的凤凰,它代表着中西文化的优势互补。正由于这样,在世界通行的英语媒体生存空间里,“凤凰”的出现引起了很多世界媒体和政治家的注意,因为“凤凰”是代表华人在思考,西方人也希望能够通过“凤凰”来了解中国、了解华人世界。
记者:但也有人认为,“凤凰”是生在香港的“土洋结合”,常常“里外不是人”、“两面不讨好”。
刘长乐:我把“凤凰”的这些特征归结为“四不像”,不像大陆的,又不像香港、台湾的;不像西方的,又不像东方的。东西南北都不像。
“凤凰”有许多西方文化的元素,比如我们用西方的电视包装手段宣传自己的栏目、主持人和记者。同时,“凤凰”又是中华文化的受益者,或者说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在我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对中华文化的追求和坚守,又是自己看家的东西。
记者:不东不西,更是既东又西,将东西文化融会贯通。那么不南不北呢?
刘长乐:南北就是内地文化和港台文化的结合。内地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也有很多不足。比如,内地文化里面的宣传味道、说教味道,内地文化里面的好为人师、居高临下跟你说话的感觉。而港台文化是比较通俗的文化,不是世俗,是通俗,完全是市场化的一种文化,带有非常典型的商业特色———通俗、商业化、市场化,但缺少文化底蕴。
相关阅读: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相关新闻
作者:
高慎盈 吕林荫 尹欣
编辑:
张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