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莉:抓住采访机会的“七种武器”
2008年03月04日 09:46 】 【打印
相关标签: [两会] [吴小莉]
对不起,您的浏览器禁用脚本或者您的Flash播放器版本较低!请点击这里获取最新版本。

有大事发生的地方,我存在!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我。这就是大家熟知的吴小莉,自1998年,首次随凤凰卫视北上采访两会,时隔10年,吴小莉再次整装待发,关注两会,关注民生。3月3日政协会议第一天结束后,凤凰卫视主播吴小莉接受了凤凰网的专访。

凤凰网:刚才讲了很多小莉去采访当中的故事,其实我们的凤凰网也非常关心一个问题,就是作为一个优秀的主播,作为一个优秀的记者,其实大家都知道在两会的时候,争取到采访的机会是很难得的。那么小莉做好采访,争取到采访机会的“七种武器”是什么?

吴小莉:我不知道我有什么武器,但是我觉得有几点,还不止是两会采访,我觉得还有很多的采访,也包括在内。

做采访 要勤快

第一个要勤快,你要常常在你希望采访的人面前晃悠,让他熟悉你,人家都说有脸缘,觉得这个人很认真,在什么场合都见得他倒茶,然后老实,很孜孜不倦的问你问题,觉得这个敬业精神,也给点分。

我们曾经试过几次,都是很有效的,比如说我们在海外的记者,在拉姆斯菲尔德,美国的前国防部长面前老晃悠,后来有一次终于他忍不住了,他说你是谁,你问我什么问题?你就问吧。问了一个美国在华府的记者。

我觉得这个是管用的,真的管用,然后我们这个方法,也常常用在领导人外访的时候,他到任何一个场合,就奇怪,我们也没跟他坐同一般飞机,也没跟他坐同一部车子,但总是会在他面前,比他还早到了酒店,或者是机场等他,他觉得老见着你,也就觉得不好意,认为你太辛苦了,他就会说几句话。那我觉一个是脸缘,一定是要勤快。

采访前要做充足的准备

第二个是,要做充足的准备,你一定要把所有关于这个人的资料给我一份,而且他们后来就发现,一定要给我,因为我常常看完了资料以后,再问他们提案里的问题,他们还答不出来,我说我资料里看到某一个疑问是什么什么,我一定全部看完。我的习惯是这样的,我觉得是毛病,你去见这个人之前,你不把这个人摸个透。

凤凰网:心里没有底?

吴小莉:你会觉得不是没底,我照样可以问到好东西,也可以问到,照着提纲里面的东西,已经是可以做出一个好的节目。但是我觉得,我是一个好奇宝宝,我会有疑惑,那我又怕这个疑惑其实他是说过的,甚至我看到提纲,我的兴趣点,我的编辑们没看到,但是我的兴趣点,在跟他对话交流的时候,他会觉得说你怎么知道?然后就会引出他更多的内容。

比如说我们有一次访问水利部的陈雷部长,我记得你在一次大会上,说过什么话,他说你怎么知道?他说这个不是内部资料吗?但是我觉得倒不是内部资料,的确是收集得到的资料,因为我看到比较细。后来一个同事说,陈雷部长自己说,小莉姐是真的看那些资料。

有一次,他们说,不想把资料再重新翻了,想把我盘的那个碟还给他们,我给了他们以后,他们翻,发现每一行都看过,有问题啊,划线,旁边放了问题,或者是写了疑问,或者是写了感想,这样的方式,就把这个人先研究透。

然后去跟这人聊天的时候,我会觉得,我知道你,我熟悉你,因为我们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这么熟悉的,我觉得我既然来访问你,我要了解你,我要熟悉你。这样的话,我们在同一个频道上互振,振出来的可能会是很多新东西。

所有我觉得准备是很重要,如果说这个是专访准备就更重要了,我常常要花起码七个小时,最好七个小时到九个小时,看资料,再重写提纲,才能够安心去访问一个人。

我觉得每个人都是一本书,有机会见到他,采访他,他给我这么多时间,我觉得应该把这本书读好,这个是一般的采访,就是专题采访,我觉得应该这样做。一般采访,就是说在,所谓的新闻式的采访,我觉得也要做好准备。

所谓准备是什么呢?如果你每次想要采访这个人,你面对他的时候,他经过的时候,你问的问题都是很好的问题,他不得不回答的时候,他就习惯性问你的问题,甚至是他没有回答,我会说这个记者挺有水平,他如果以后真想来问我,我觉得我可以接受他的采访,我可以试试,听听他想问什么。

我觉得这个是一个机会,就是让他第一对你有印象,第二觉得说,我也想听听你想问我什么?就好像你问的,98年那一次采访我觉得也是一样,他就是想听听你想我问什么,就是因为我常常看到你,所以我想听听你问我什么,他也好奇,我觉得是这样。

所以这就是一个互相的交流,互动,我觉得最重要的记者工作,是比一般的人把权利给了记者,到第一线常常走动,有机会接触到受访者,有比较好的互动,让他们有一些机会把一老百姓想要知道很重要的东西给传达出来,所以我觉得这个勤奋是需要的,这种自我的努力也是需要的。

要懂得一些采访的小技巧

第三,当然看场合了,而且我刚才说的,比如说准备也包括,你们大家也比较清楚了,比如说只问人民币问题,我准备人民币,我觉得这个是一个准备工作,是一个小小的技巧。

你想那个时候是98年,十年前,这种高层的互动还很少,真的是在一个草创初期,香港媒体刚刚进入能够采访的阶段,所以是一个互动的开始,一定破那个冰,所以要做更多的准备。

我觉得现在,我们常常发现,如果你问的问题是,受访者也想回答的,或者是说触到了他某一个神经,我刚才说的那个问题,人民币问题,我觉得不是因为我拿了什么东西,而是我问的那个问题,他觉得不得不回答,因为触动了他想要回答的一个感受,我觉得这点很重要。

如果是记者会现场,当然尽量要早到,争取好的座位,而且要锲而不舍的举手,虽然常常落空。

凤凰网:今天我来之前,在网上查到资料,在2003年记者招待会的时候,文字的第一行写着凤凰卫视记者吴小莉,开门之后第一个冲进会场,抢占第一排座位。

吴小莉:我觉得这个努力还是需要的,因为加上安检,加上所有的媒体记者,都赶早,所以很早在外面,我们也是,排队安检进场,这个普遍就是,如果为了做好一件事情,我觉得这个是必须要的。

相关阅读:

吴小莉两会记忆:最美的受访者是吴仪“大姐”

吴小莉细数两会“穿衣经”

吴小莉:11年的两会经历令我非常感动

吴小莉首次专访董建华:我为什么要用普通话

吴小莉:做一个优秀的采访者美丽重要吗?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