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港漂青年:刚来香港时卑微到极点 现在已月薪三万


来源:凤凰卫视

核心提示:1998年香港赛马会资助数十名中国内地学生到香港升学,“港漂”之门自此打开。截止到2016年,有730万人生活在这座城市,而港漂有12万人,他们在这座城市中有怎样的故

解说:2016年7月毕业后的曾美玲选择退掉了在香港租住的房子回到广州,带着在新报社成为一名记者的所有想像她参加了入职前的封闭培训。

曾美玲:第8天就分配岗位,就把我分配到了做夜班编辑,我自己是想做记者的,我从来没有想过做编辑,这件事对我来说是很突然的,跟一些老师傅,就是跟着他们,在旁边坐着看着他们做,我们才知道,原来做夜班编辑就是做排版。

解说:在这之前曾美玲曾设想过在报社的工作情形,自己也许会是一名新闻部助理,或者是做稿件的撰写,但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在广州的深夜中做着排版的工作,下班后打着瞌睡坐在出租车的后排座位穿梭在几乎没有什么人的街道。

曾美玲:当时我就哭着跟我的爸妈说,又要上夜班,接着只能打的回家,没有车,做的排版,我觉得这个没有技术含量,我不做,我要辞职,妈妈当时肯定是不会同意了,她肯定会说你做着先,看一下什么情况,可能可以转岗这样。

解说:半年后,曾美玲没有等来任何转岗的机会,于是向报社提交了辞呈,她说哪怕再辛苦一点,也愿意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

曾美玲:我就想着要找第二份工作,香港广州都可以,我甚至在深圳也找过,简历投了很多,我觉得数不清了。

解说:当时曾美玲的在港工作签证只剩下不到半年的时间,如果没有收到聘书,她将失去回到香港工作的机会。

曾美玲:到后来很绝望很绝望的时候,上海北京我都找过,有时候投出去就没有回声了,反正每次他只要叫我面试,我都会来我都没有拒绝,就是每次。

解说:就在2017年农历新年之前,曾美玲收到了一家香港纸媒的聘书提供的职位是做社团的新闻记者,面试过后她终于可以再次回到她曾经熟悉的这座城市。现在曾美玲仍然选择在上学时住过的沙田找房子来租,这套30平米的房子除了床铺和桌椅,其他基本都是和室友共用,她说每天下班她都会快点回家,因为已经习惯回来后自己做晚饭吃。

曾美玲:在广州如果我一个月工资拿了5000块,其实这5000块,没有什么要花的地方,因为我吃饭这些我妈妈会做,在香港,可能我就有10000多点的工资,那这些工资3000块就去交租,剩下的可能有3000块吃饭,就是饭钱然后可能1000块交通费,三五百块可能是那些电话费,还有水电煤,或者是出去和朋友一起吃饭呐,买一些东西,买衣服买护肤品这样,根本就没有了。我辞职之后回来这里,找到这份工作,我其实是觉得开心了很多的,真的开心了很多,虽然说这份工作不是说100%是我想要做的东西,但是我自己明白,我需要一些时间去过渡,但是离开了之前的那家公司,我真的觉得好像自己重新活了过来,所以回来之后我是觉得这个选择是正确的,但是唯一比较遗憾的就是父母不在身边。

港科大硕士艰难创业 生活压力令人窒息

解说:32岁的赵磊和曾美玲一样,本科毕业后申请到香港科技大学攻读硕士,不同的是赵磊的家乡在哈尔滨,学的是工程设计。

赵磊:这个就是我们港漂圈的办公室,然后整个的面积有3英尺左右,我们现在的同事有将近20位同事,然后那个房间就是我的办公室。

解说:2011年的时候,赵磊在香港的一家金融公司工作,月薪两万,“港漂圈”还只是他分享经验和感受的一个私人微博账号。这张照片拍摄于2013年,当时赵磊创建的港漂圈作为主办方之一组织了一场将近九百人的海选活动,那一年他28岁,他的微博账号已有3万粉丝,占了大约港漂人数的一半,那个时候赵磊并没有告诉父母他辞掉了稳定的工作,这也就意味着他将很可能失去在香港生存下去的资本。

赵磊:但是一开始呢,其实我们还是很简陋很寒酸的,我还记得我们有一个朋友,他自己有一个办公室一,然后我们就借用他那个办公室的一个小角落,有那么一张小桌子,就可以给我们两三个人坐在那边办公。

解说:在香港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公司数量最多,达到近8万家,其次就是金融公司约3万家,像“港漂圈”这样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少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面对狭窄的创业环境和令人窒息的生活压力,赵磊咀嚼着的是梦想的艰涩,那个时候,他们把能凑的钱都拿了出来。

赵磊:就是从这笔钱往外输嘛,非常非常微薄的一个钱可以给到大家,就是可能几千块钱,其实完全不足以维持在香港的生活的,但是我自己的话,就完全没拿工资,慢慢慢慢的,我们其实因为人数也比较多,可能有一些商户会在我们平台上做一些广告,我们也有一些收入了,然后慢慢慢慢才找了自己的一个办公室,其实到目前为止“港漂圈”还是一个收支是一个平衡的这么一个状态。我先介绍个新同事,万露,万露之前在港中文大学。

万露(项目经理):我现在主要是负责“港漂圈”有一个熊猫公寓,一个租房的业务,然后主要是面对来这边的新生,因为新生来这边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找室友和找房,刚来的学生可能都会是人均4平的样子吧,然后都是单面下床的,也就是说那个房间里面,放一张床门一打开就可以抵到床,没有多余的空间了,可能再放一个衣柜什么的。

冯雅琦(新媒体编辑):我主要是负责编辑写文章,就是跟香港有关的方方面面,吃喝玩乐攻略,然后时事新闻都有。

姜未冰(港漂圈合伙人):那我们这边做的事情就等于是说把一些我们觉得合适于港漂这个群体的一些工作分享给他们,我们也是提供一些相关的经验,信息之类的东西给朋友。

瞄准跨境电商项目 无奈利润微薄只好关停

解说:2015年,赵磊和团队一起在香港的数码港拍下了这张照片,那时他们正在尝试做跨境电商的新项目,为了申请政府的创业扶持基金,刚刚完成了一场方案陈述。

赵磊:我身边的各种朋友经常在自己朋友圈里就发一个,说帮谁谁谁又买一个什么包,又买什么面膜,我觉得这么多人做代购的话,这个应该是很大的一个市场,香港又这么多货,每年这么多人来买东西,我觉得这要是做一个电商平台,多牛啊,多好,把香港这些货都能卖到内地去,然后我们就做了一个完整的一个计划,谈了一个风险投资,给我们投了大概几百万人民币,去做这个事情,但是钱呢永远是永远是不够用的,就我们要买货还要雇人,搭建网上平台,做推广等等等等,所以因为数码港有这样的一个支持,所以我们就做了申请。

解说:从2008年算起,赵磊在香港生活了将近10年的时间,其中有一半都是在创业,为了给公司输血他必须不停地和资本描述他的构想,吸引他们进行投资。截止到2016年的6月,跨境电商的营业额都在持续增长,最高时可达到两百多万的流水,但即便是这样,利润也只有10%。

赵磊:我那段时间是处于非常焦虑的一个状态,其实你看着团队大家欣欣向荣,在热火朝天在去做这个事情,大家不知道,但是我心里清楚,如果是这样跑下去,我们可能是无以为继的,在这个来来回回的谈判中,对我来说实际上每一天都是一种煎熬,有的时候一早上醒来,觉得未来这个如此美好,感觉这个整个世界在向我走来,一天早上醒来觉得整个世界都在向我离去,觉得我就要崩溃了,所有的事情就要完蛋了,所以这个心情的变化和起伏是非常大的。

解说:半年过去了,微薄的利润根本无法支撑高成本的运营,面对几大电商巨头的激烈竞争,再次融资已经成为不可能实现的事实,赵磊决定停掉这个项目,一周后他给公司的全体员工写了一封信。

赵磊:“香港范”的小伙伴们你们好,这是我创业以来写过最艰难的一封邮件,不知道该如何下笔,让我一点点说吧,“香港范”这个项目是2014年下半年开始构思的。

港漂青年:只要心存希望就有一线生计

解说:那个时候赵磊给自己放了假,他给父母打了通电话,只是告诉了他们一个失败的结果,然后拒绝了父母让他到哈尔滨的提议,他说如果回去那他才是真正的从零开始。

赵磊:创业者从不后来,因为我们收获的是创业的经历,我们并没有失败我们还有一线生计只要我们心存希望,我们就要纵情向前,赵磊及全体管理层同事。

一切都还按照计划来吗。

男:是的。

赵磊:应该大概5月底,差不多可以搞定。

男:是的。

赵磊:这就是我们即将建的一个医疗中心,一共有5千尺(英尺),这地方就是一个前面的一个前台,这边是我们轻医疗的一个服务区,这个地方是医生房和诊疗房。

解说:这间位于尖沙咀的跨境医疗中心是赵磊参与的新项目,再有几个月这儿就可以正式投入运营了。

解说:这一年,他给自己定了两个目标,运动150次和完成三万例医疗业务。每一个选择漂在香港的人都会有一个让自己感觉安定的因素,有的是为了团聚,为的是因为热爱还有的肩负着责任,不管是漂在哪儿只要心不是孤独的,他们就不会感到迷茫。

姜楠:在采访中,当我们问到张财源未来的打算时,他说还真有可能不会一直待在香港也许以后店还会开到东南亚去,而今年已经是赵磊在香港的第八年了,但他还没有想好要不要换香港居民身份,因为如果换了公司在内地的股权就会变成境外身份,但是不换想在香港买房子又得交百分之二三十的税,曾美玲在接受完我们的采访后便急着赶回内地出差了,她说现在的这种忙碌和充实是她喜欢的。

想看更多金牌时评、热点解读、主播风采、幕后猛料?嘘!悄悄加入凤凰私享会(IDphtvifeng),让小凤君带您走一走凤凰卫视的小后门。  

[责任编辑:孙雨萱 PV033]

责任编辑:孙雨萱 PV033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