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凤凰网卫视 > 活动专题

如瑞法师:飘去的是云,留下的是天


来源:凤凰卫视

2016年中华文化人物提名嘉宾:如瑞法师,出生于山西省太原市的一个良善家庭,父母皆信奉佛教,从小受父母佛教思想的熏陶及善言善行的影响,大学毕业之翌年,便追随通愿老法师出家,法师认为:“出家

“庙在心中,小庙比大庙更重要”

扩建后的普寿寺占地面积近两万平方米,可容纳1000多位尼众学习。作为僧人出家修行和研习佛学的地方,这里体现了佛法尊严和学无止境。

在普寿寺修行的尼姑多是大学毕业生,学历最低的也是高中毕业,她们在受戒前都经过了三年的考验。

而如何引导这些尼众更好地修行,则是如瑞在组织普寿寺硬件建设的同时,更把握的重点。

佛法八千多法门,普寿寺信奉“以华严为宗,以戒律为师,以净土为归”的宗旨。其中,以“戒律为师”体现得最卓有成效。

如瑞倡导“以戒律为师,开启智慧法门”的修行主张,得到佛教界的广泛认可。同时,她住持的普寿寺以清规整肃为纲,成为中国佛教道风的典范。

如瑞说,戒律分为两部分,一是佛告诉我们什么事情不能做,另一部分是佛告诉我们什么事情可以做,一部分叫做“止持”,一部分叫做“作持”。止,就是由于不让你做,成持戒;一部分让你做的事你必须得做,由做成持戒;而戒,就像这大地一样,它不是万物,却能生出万物,戒并不是要束缚人,而是要让人改掉实际毛病,真正获得解脱。

“出家人,学佛修行,须从戒律开始。”如瑞说,“做一个出家人,要能够‘以戒为师’,有了很好的清净的僧团,就要承担弘法立身的责任,继续定慧地深入,要发心读完大觉书,像佛教里说的三藏十二部,都得发心去学。难学,则更要努力,并且尽量去学。”

普寿寺里的尼众不仅奉行戒律,而且重视教育。寺中新建的图书馆里,有不同版本的藏经20余套,各类图书共十万余册,尼众们学习涉猎也非常广泛。

学院开设有佛学基础知识、八宗概要、佛教史、地藏经等佛学理论课,还有古代汉语、中国通史、哲学、写作、外语、书法等文化课。

而学院里,教室、图书馆、阅览室、藏经楼、如意寮(可提供中西等医疗服务)、缝纫室、供应室、录音室、计算机室、观堂,以及僧寮(即学僧宿舍)等,一应俱全。

在尼众佛学院出家的僧人,其一言一行都要谨遵佛法,须遵守348条戒律,每天早晨3时起床,晚上10时熄灯,除一日两餐、午休外,其余时间都用来诵经、劳动和学习。

在佛学院,出家的僧人必须先修习戒律,才能进一步学习律严、戒学、华严宗等佛法。

如瑞法师说,“修行就是在修心,内心不计较是非得失,遇事能够看得破、放得下。在待人处事上没有分别心,能公正平等。以调柔慈悲的心态,才能淡化乃至断除三毒烦恼。”

普寿寺里的尼众,走路轻巧,谈吐文雅,一举一动都很注重僧仪,就连每天用斋都很庄重。每次去斋堂,她们都鸦雀无声,整整齐齐地排队,鱼贯而入。进入斋堂后,安安静静地坐好。法师引唱,大家同声念供。完毕,由一个比丘尼敲击引磬,几百人一齐动作,开始用饭。

如瑞说:出家人要有出家人的威仪。学威仪而不辱僧相,改毛病早成菩提,所以什么是众生什么是佛,你有缺点毛病就是凡夫,把你的缺点毛病改掉,心口就清净了。庙要像庙,僧要像僧。

“一定不能忽视对人才的培养。”如瑞法师说,培养人才如同修庙,我们修的不单单是庙,而是修我们自身的小庙,要想让佛法振兴,必须注意内德施才,“庙在心中,佛在心中,小庙比大庙更重要。如果大庙修得富丽堂皇,而自身的小庙弄不好,就像堂堂的一尊佛像缺少如来障,不能光看外相,更要看实际的内心。”

“出家,就是为大家更好地服务”

如瑞法师在接受一次媒体采访时,道出了自己发愿出家的始末。

如瑞,祖籍河南,1957年生于太原,她出生后就得到中国四大名尼之一的通愿法师加持。她在太原市读中学、大学,后任中学老师。又于北师大中文院进修研究生。

如瑞自小出生在佛教徒家庭,家里父母、姑姑等都信佛,他们当年都是通愿法师的护法弟子。通愿法师1956年来到五台山,弘化一方。如瑞小时候,只要大人们提起老法师,都是一脸的尊敬和敬仰,如瑞从小便有一个梦想,亲自去拜见这位令人景仰的中国名尼。

但是,小时候的如瑞,和每个孩子一样,对未来的憧憬并没有超出世俗的范畴:自己长大后,要做一名人民教师。

1977年,在农村当知青的她如愿以偿,以优异成绩考到太原师范学院。但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教师这个行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带着对未来的种种困惑,尚在大学读书期间,如瑞去五台山见到了儿时渴望一见的通愿法师。

教师在文革期间一直是被改造的对象,不被人尊重,且没有权,也没有钱,未来的路该如何走?如瑞向通愿法师道出了心中的苦。

通愿法师告诉她,“为人民服务,不一定需要权和钱,只要发心真诚,随时随地都可以善巧方便地去为人民服务。”

通愿老法师出身于官宦人家,北大毕业之后因听讲华严经两年,深有省悟,顿发出世之愿。1940年,她剃度出家,潜心修持佛法。文化大革命期间,她曾遭遇牢狱之灾,受尽人所不知的折磨与侮辱。但她胸怀坦荡,修持益勤,并发心:首先要度那些打骂过她的人。

老法师的个人修为,令年轻的如瑞深感钦佩。和老法师的这次见面,增进了如瑞对佛门中人的亲近感。两年之后,她们再次重逢,这让如瑞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

1981年的一天,通愿老法师来到如瑞的姑姑家,如瑞前往拜望老法师。见了面,如瑞告诉通愿法师,自己对佛教从小耳濡目染,准备报考宗教专业的研究生。老法师说,如果研究佛教,可以介绍你到四川的尼众佛学院,切身体会地研究佛教,会更有收获。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的宗教事业逐步恢复,佛教界也是百废待兴。一心想弘扬佛法的通愿法师,希望后继有人。

如瑞当时听到“学院”二字,且又能继续读书,非常高兴,但是如瑞没有想到,已经颂金刚经颂了三十年的父亲却不同意。父亲认为,党和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不容易,他同意如瑞老年出家,但不是现在。

如瑞着急了,她跑到姑姑家,追着老法师说:说好带我走,又不带我走,出家人不打诳语!

如瑞又去找父亲,结果没找着父亲,却听说父亲去找老法师了。父亲告诉老法师,“今天用扁担担水,扁担竟然从中间断了”,父亲说:“我是佛教徒,女儿想出家,却不支持,良心受到谴责,佛的弟子都不同意自己的孩子出家去弘扬正法,是罪过。”

父母最终把女儿交给了通愿法师,但是有一个条件,不给如瑞剃头。她去四川的佛学院,先学习,以后再做人生的选择。

通过在佛学院的学习,如瑞坚定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她给家里写信,信中说:“宁为学佛前进一步死,不为不出家退后半步生”。

如瑞终于出家了。但是,她的同学们都不相信当年爱好文艺、兴趣广泛,总给同学们带来欢乐的如瑞选择了出家。同学们说,“只要有如瑞的地方,就会有希望的笑声”;如瑞说,“只要有我的地方,就不会有痛苦!出家,就是为大家更好地服务!”

有人不解,专门让如瑞解释什么是佛。如瑞说:“佛就是觉悟了的人,觉悟的人就应该全心全意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这就是佛。”

如瑞法师认为,菩萨精神就是为大众办好事的精神,她在普寿寺几乎从未停止讲经授法。为了让世人了解佛教中人的作用,在如瑞法师的带动下,普寿寺正在开展了“三加一”工程。“三”是指三个组织:即普寿寺、大乘寺、菩提爱心协会。“一”是指菩提爱心协会举办的第一起慈善事业。

如瑞和她的弟子还发动居士,给有困难的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她的倡议下,建立了一个300亩地的老人院,以照顾孤寡老人。

一个独特的群体,以独特的方式,服务于这个社会,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如瑞说,“要想真正地利益自己,就好好地为他人服务吧!我希望跟每一个众生都结成佛的缘,我希望为每一个众生服务到底!”

“我可以选择清风明月,让心与月光同辉;我可以选择水边林下,让寂静的快乐永远伴随。但我没有选择,也没有犹豫,我还是选择了为你。因为你是我的摩尼宝,我要成佛全靠你!只有让你得到究竟的快乐,我才能达到无上安稳的佛地!”虔诚的如瑞如是说。

“飘去的是云,留下的是天,天还是那样的湛蓝。流来的是水,流去的还是水,一切顺其自然。我要求自己,没有得就没有失的痛苦。我要求自己,奉献、奉献再奉献!”这是如瑞的人生,朴实无华,明心见性。

1月11日,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凤凰卫视联合主办,深圳华侨城文化集团承办的“2016中华文化人物”颁授典礼将在深圳举行。届时,这些候选人将荣登“2016中华文化年度人物”颁奖舞台,分享他们的心得感受,共同接受世界的喝彩。颁授典礼将由凤凰卫视和凤凰网向全世界华人观众播出。

[责任编辑:王圳 PV026]

责任编辑:王圳 PV026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