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一生七次重导《雷雨》 夏淳:充满争议 但从未辜负使命


来源:凤凰卫视

自动播放

核心提示:1954年新中国成立后人艺首演《雷雨》,彼时的《雷雨》因浓郁的阶级斗争色彩而引发重重争议,若干年后《雷雨》等剧集被再度搬上舞台,此后《茶馆》也恢复演出,由英若诚翻译并被带出国门,彼时被曹禺称

为娶“白微”牛星丽失去党票

解说:院中的梨花落了又开,当许多人回忆起那段饥饿又动荡的岁月时,常常感慨道院里从没出过武斗,因为人与人之间终究还留着情,而牛响铃亦会想起父母之间的感情,没有风花雪月,没有吟诗作对,不过是因时因势的结合,却携手走过了漫长岁月。上世纪五十年代在人艺的单身宿舍里演员胡宗温问已经快三十岁的金雅琴为什么还不解决个人问题,金雅琴回答道男人都是坏人,胡宗温说好人和坏人不能用男人、女人来区分,应该用阶级。

牛响铃:她就觉得只要是要求进步的,那时候就唯一的一个条件就是党员,然后那个胡宗温阿姨就给我妈妈介绍了我爸爸,然后我妈当时呢就觉得就是只要是党员就行,别的条件就不用考察了,然后自己就特别同意。

解说:而金雅琴的出身却让牛星丽望而却步,牛星丽早年曾在华北大学美术科学西画,后拜著名画家许麟卢先生为师习国画,曾一度承担《龙须沟》的服装设计,后成为候补党员,在胡宗温的鼓励下牛星丽和金雅琴开始有了接触,金雅琴人称金嘎嘎,人豪爽,喜闹,而牛星丽却性格安静两人大相径庭。

方子春:我在这边做饭,就听见有人发出很奇怪的声音,我就找啊,我就趴在这门口听,就是金雅琴在屋里出各种声音,我一进门去他们家,牛星丽问你找谁,找金雅琴在她那屋,找牛星丽上这屋,我找你,好好,给我看什么一会儿自然博物馆,什么小鸟化石啊,我从哪儿做风筝吧,风筝协会会长。

解说:在《龙须沟》中金雅琴负责打铁,牛星丽负责服装设计,俩人又在剧中客串一对群众夫妻,为了体验生活,他们一个扛粮食,一个卖破烂,体验着便成了真,组织上找到牛星丽说金雅琴从白区来,历史复杂,不同意他们结婚。

牛响铃:我爸就说党给我介绍的,党干嘛又不同意了,然后当时那领导说反正也不跟你细说,你自己选择吧,然后我爸当时他跟我讲,年轻气盛一拍桌子就说这个选择我妈妈,因为选择了我妈妈我爸党票就丢了。

解说:在日记中牛星丽提到自己因为这一选择而失去入党机会,被边缘化,从此未能接上大角色,他索性将重心转移到了画画上,在刊物上发表童话,但牛星丽从未忘记自己最初的使命,在《龙须沟》中程疯子破旧而讲究的大褂丁四嫂不合体的衣服,牛星丽仔细读过每一本剧本,研究过每一个人物。

牛响铃:听他说给那个小妞子设计那件小红衣服,为什么给她穿了一件小红衣服。就她临死之前在这个台上非常活泼的想要小金鱼儿,说一定要在这个破旧的大院子里让她感觉是一朵开放的小花儿,然后这个小花儿被这个龙须沟给吞没了,一个那么好的一个小生命没有了,从服装上就反映这个人物。

解说:在那时的大院儿中充斥着每个人的喜怒哀乐,不仅仅是舞台上的角儿,戏里戏外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为这共同的目标而坚定地向前走着,豪迈而又认真,在孩子们的印象中院子里欢声笑语但一过十二点便沉寂下来。

方子春:那会儿人都用功,金雅琴每天到我们家那个房后头那个小院里头去练单弦,那里有个人也是个演员弹三弦,天天如此,你比如说黄宗洛炒着菜他喊修理皮鞋,修理皮鞋,他练吐字归音,别人都觉得有病了吧,我们就觉得很正常。

焦世宁:吊嗓子的唱戏的念那个绕口令的,拉胡琴的,但是一到吃完午饭3点之前肃静肃静的,孩子们谁都不敢住这儿。

陈小素(人艺陈宪武之女):他说这个演员啊,你到晚上演完戏以后回来,他一直是处于很兴奋这种状态,他出不去,非得到后半夜才能睡得着觉,那你说中午他要不补一个觉的话晚上的演出怎么演啊,然后给他那个传达室老张,张大爷也发一个红胳膊箍,俩人就戴着这个红胳膊箍在院儿里边巡视。

解说:这一规定正是由陈小素的父亲陈宪武制订的,抗战期间陈宪武与夏淳等人一同在演剧队工作,后为办剧院筹措资金,曾任香港大亨王宽成的顾问,解放后被派到北京,参与北京第一家合资企业,新侨饭店的筹建工作,并被梁思成邀请到清华做客座教授,收入颇高,人艺成立后副院长欧阳山尊与导演夏淳指名调来陈宪武。

陈小素:他满心高兴地就道这儿来,他以为他回文艺队伍了,他要上舞台演戏了,但是他没想到来了以后那个时候的书记赵起扬,找他谈话,他特别希望能够找到像这个陈宪武这样又懂舞台又懂演员,懂演戏的这种行动管理人才。

解说:陈宪武最终与人艺达成协议做行政处处长,有时间仍要演戏,尽管未能完成最初的愿望从台上的舞台成本到台下的衣食住行陈宪武仍事无巨细,在食物困难时期他在大兴养了鱼池,又在剧院后面安装了两个大澡盆,养小球藻。

陈小素:那个时候《人民日报》都专门为这个小球藻登过文章的,说这个小球藻补充蛋白质,有营养,他养这小球藻就每天就让工作人员上哪儿去喝去,喝这小球藻水。

解说:那时的人兴趣多,似乎办法也多,为了削减成本陈宪武用毛巾布取代的黑丝绒,又将京城里的老手艺人请进人艺,从此桌上的茶壶,地上的大缸都成了纸糊的。

陈小素:你觉得就是真的东西,我小的时候上那个后边去看所地上这铁板是干什么的啊?仍一块铁板,那个《雷雨》打雷的时候他就拿着那抖“咣”一抖落它就是那个雷声,比如刮风,他是用一个就是转的,这么一个东西,上面搭了一块什么布,好像是棉垫子那类东西,它一转起来那个声儿就跟刮风是一样的,你要撑起一个戏,不是就那几个演员。

英达(人艺英若诚之子):北京人艺有这么一个传统,几乎每一个人都是多面手,不光是演戏,你可能还得会拆台,会灯光,会在后面做效果,会跟着一块唱叫卖组曲,他就是聪明,他聪明到一定程度你每天那点生活给他干的那点事儿,甭管从事的什么职业,关不住他。

视频片断:新中国那新北京,国泰民安,享太平。

解说:建院伊始院长曹禺曾激动地说国家把这么一个话剧的剧院叫做我们办,这是对我们的异常信任,所以只有办好,不能够办坏,或许是聪明,或许是激情使然,亦或是那股子认真劲儿,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一台具有地域特色和浓烈生活气息的话剧《龙须沟》走上了新中国的舞台,轰动应城,《龙须沟》成为焦菊隐导演学派的起点,也为北京人艺现实主义风格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李滨:让人一看耳目一新,为什么耳目一新呢,中国舞台上没有过像这么基层的市民在舞台上出现。

方子春:在我印象和感觉中大人们永远在说的话探讨的事,下了班重物从传达室过那一小下还在说排演场里的事,这孩子们也就很觉得这个是个事,只要一说要演出了要排戏了什么的话,大家都特别认真,天大。

解说:自此人艺先后排演了《雷雨》、《日出》、《虎符》等剧目,彼时关于到底要演些什么剧人艺曾有过争论,有人说应当排演契科夫奥斯托洛夫斯基的高艺术水准的剧目,也有人认为应该排演《白毛女》《夫妻识字》,把解放区的精神面貌带到大城市去。《龙须沟》演出后周恩来高兴地说政权要在城市里扎下根来,光让人们学习社论不行,需要文艺作品帮忙,而渐渐的为着帮这个忙院子里的人有了许多困惑。为娶“白微”牛星丽失去党票。

牛响铃:我爸就说党给我介绍的,党干嘛又不同意了。

解说:发展剧院人艺人各显神通。

英达:他就是聪明,几乎每一个人都是多面手。

思思:太奶奶说他很喜欢演戏,可是后来演着演着大家就不会演啦,我问为什么,她说今天的日子可真好。

1954年《雷雨》初搬新中国舞台

解说:1950年10月曹禺发表文章《我对今后创作的初步认识》要把自己过去的创作放到“工农兵的X光线中照一照”,挖掉自己“创作思想的脓疮”随后为配合政策,曹禺开始创作,以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为主题的具备《明朗的天》。1953年为适应新社会,老舍配合“五反”运动写出的新作《春华秋实》在人艺上演,在接连不断的运动中人们似乎被卷进一个又一个的漩涡。1954年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要扩大文艺宣传的范围,把“五四”以来的优秀话剧作品有选择地搬上新中国的舞台,首当其冲的就是《雷雨》。

夏钢:《雷雨》刚写出来夏淳就接触到了这个剧本,而且读了以后他特别感动,当时刚出来的时候被当时的政府禁演,他和当时人艺的后来的刁光覃各自说服自己的家庭,同意他们到天津去看戏,就去看了《雷雨》。

解说:夏淳曾参与周恩来领导的抗日演剧队,建国后率先到达北京做宣传动员工作,与焦菊隐,欧阳山尊、梅阡并称人艺四大导演,1954年《雷雨》搬上新中国的舞台,是夏淳做梦都渴望的事,作为中国话剧最经典的剧目之一,《雷雨》所描写的是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里错综复杂的矛盾,每一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的选择。在不同的时代,《雷雨》也有着不同的解读,而在数十年前如火如荼的运动中夏淳曾回忆,我在1954年排演之初,尽想再阶级斗争这个题目上作些文章。

刘华:你比如说繁漪,这是曹禺最喜欢的他写的人物,他有一种叛逆的性格,在极左的那个情况你说她跟这大少爷勾搭,那就变成坏女人了。

话剧《雷雨》复排片段:这是你的媳妇,你见见,叫他爸爸,你也认识认识这位老太太。

吕恩:这个角色我很喜欢,我很喜欢,可是用阶级分析一分析,我就不喜欢她了,那心里不喜欢她还要我喜欢,我怎么能喜欢出来,我说我演了十年戏我现在就不会演戏了,我就觉得。

解说:话剧定了性,夏淳就要求演员体验生活,他们走访了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家,资本家被四五个女眷拥簇而出,女人们还穿着缎子的短衫和绣花鞋,站在后面听男人讲话,而工人们则挤在窄小的土炕上睡觉。

郑榕:光着身子挤在一个上边,能睡十好几个,又再来一个,他拿盆冷水再这么一泼,人一冷一缩就又挤进一个去。

解说:这一次走访让夏淳感触颇深,而这就是他们所看到的生活,即将演绎的生活,在阶级斗争的基调下,鲁大海的反抗性被不断加强,人性被结石为阶级矛盾,周朴园是剥削阶级,离开后的鲁侍萍与周朴园再度重逢,是初恋还是“敌人”,人们都变得迷茫了。

郑榕:周朴园相认那场几乎就演成像白毛女斗黄世仁啊,所以朱琳就情绪特大。我干嘛还找他,我凭什么回来,我根本就不想回来,他就特别有气,你知道吧,他跟曹禺住一个院,她那天睡午睡,曹禺就搬了个小板凳坐在她床前跟她说,人生的初恋是一辈子忘不了的。

夏刚:我觉得我父亲他内心其实有一些矛盾,但是他是会用革命的道理来说服自己,来努力的做到更好,让当时的政治形势也能满意,让观众也能满意,然后说服自己的内心也能接受。

解说:写《雷雨》时曹禺并不懂什么叫阶级,《雷雨》上映前他不大来排演场,也不愿对此发表意见,只有一次,他跑到后台对主角儿郑榕说,受不了了,我剧本里没写这些东西。在那段脸谱化的岁月里,遇到困惑的不只有旧时代走来的老剧人,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当刚刚毕业的英若诚走进人艺剧场的时候他从未想过,一度遭到冷落的自己,日后能够重新诠释《雷雨》这样的大剧目。

英达(人艺英若诚之子):拍《长征》他根本就轮不上一句话,这些都是工农红军什么的,一看这个学生样子,刚说没两句台词就问旁边哪里来这样一个人,话都不会讲,就给轰下去了,他就被派到一个当时叫图书室,反正他跟我说当时心情是很糟糕,觉得这辈子大概演不了戏了。

解说:英若诚的父亲英千里曾任北平教育局长及社会教育司司长,1948年,英千里与胡适等人飞往台湾,任辅仁大学副校长,从此与英若诚音讯隔绝,因为家庭出身,文革结束前英若诚始终未能入党,后来他曾回忆,西方普通读者怎么能理解字啊日本侵略下生活多年的中国年轻人的心理,他们怎么会明白,我是多么心甘情愿为新政权服务,但即便是登上舞台这样的愿望似乎也离他越来越遥远了。

英达:我父亲很长时间做这个工作就整个叫舞台计划,你怎么排戏怎么给演员写小传,怎么选定的演员然后调度是什么样的,几乎每个部门都在这一台戏当中做的贡献都用文字把它固定下来,没办法才这么做的,焦先生中间安慰了好几次,这是建立一个现代剧院,一个他理想中的跟旧中国不一样的,那样一个剧院体系当中最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而且别人未必做得了这事。

《我们一起走过》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姜楠

首播时间:周六 10:35—11:30

重播时间:周日 01:10 05:20 15:30 21:40

想看更多金牌时评、热点解读、主播风采、幕后猛料?嘘!悄悄加入凤凰私享会(IDphtvifeng),让小凤君带您走一走凤凰卫视的小后门。

[责任编辑:胡玥 PV082]

责任编辑:胡玥 PV082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2016-12-10我们一起走过 人艺往事——史家胡同56号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p0.ifengimg.com/pmop/2016/12/10/3f432a89-cc08-4b3e-a18f-02c58919c278.jpg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