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剑英:我反蒋不图什么 只图个革命
2016年10月17日 14:22
来源:凤凰卫视
核心提要:1976年9月8日毛泽东去世前一天,中央政治局委员排队到其病榻前同他告别,毛泽东此时意识还清醒,当叶剑英走进床前时他双目微睁,动了动手臂但叶剑英并没有察觉,叶剑英走到病房门口时毛泽东又吃力地
叶剑英笔录:我们离开北平只是暂时的,我相信过不了几年,我们一定会回来的!
解说:叶剑英刚到延安胡宗南就率大军压境,毛泽东决定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4月11日中共中央决定组成由叶剑英担任书记的中央后方委员会统筹后方工作,此后的一年时间里叶剑英卓有成效地领导了通讯联络后勤服务等工作,特别是至关重要的情报工作,为保证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转战陕北,指挥全国解放战争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年率部在陕北作战的王震这样评价说。
王震笔录:有些同志以为中央和毛主席转战陕北期间没有参谋部,这是一种误解,毛主席在陕北之所以能够料事如神,指挥若定,后委起了重要作用。
陈晓楠:1948年秋天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按照毛泽东在河北平山西柏坡指定的战略决策,解放军从1948年9月开始先后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在轰鸣的炮火声中叶剑英和战友们迎来了革命的胜利,也翻开了自己的人生新篇章。
解说:1948年12月,平津战役刚刚发起不久,中共中央就开始准备接管北平建立了中共北平市委和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彭真任市委书记,叶剑英任市委副书记,军管会主任兼市长,12月17日,从石家庄先期北上的叶剑英在保定主持召开了中共北平市委第一次会议,他在会上着重指出了接管北平的重要意义。
叶剑英笔录:北平是一座中外闻名的历史文化古城,接管的工作进行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共产党和切实的声望,也影响到其他待解放城市的接管,我们每个人都要认清自己肩上的责任。
解说:1949年1月31日北平正式宣告和平解放,2月12日庆祝北平解放大会在天安门广场召开,社会各界20多万人参加,这是北平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为几个月后举行的开国大典做了一次成功演习,为了搞好接管工作叶剑英制定了周密的程序和办法,经过一个多月的细致工作,对旧北平市政府机构文教卫生单位厂矿企业等各方面的接管顺利完成,当时国民党统治区的《新闻天地》刊文报道说。
《新闻天地》:叶剑英领导的中共干部为了打稳中共未来受都的基础,接管是审慎、周到、仔细、严密的几乎做到尽善尽美的程度。
解说:1949年3月,毛泽东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全党工作中心将从乡村移到城市,他还明确地说“我们希望四月或五月占领南京然后在北平召集政治协商会议,成立联合政府,并定都北平”。3月23日上午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率领中共中央机关乘汽车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第二天叶剑英赶到涿县高碑店迎接毛泽东一行,特特意告诉毛泽东北平和平解放后不少民主人士来信来电表示他们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希望在北平成立全国性政府。为了保证新中国筹建工作的开展,叶剑英把主要精力放在两件事情上,一件是整顿治安维护社会安定秩序,一件是恢复工农业生产解决衣食住行等民生问题,在他的领导下整个北平社会趋向稳定,200多万人民的生活一切正常, 济建设也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这就有力回击了“共产党打得了城市但管不好城市”的言论,也为之后的接管城市工作提供了经验。1949年8月9日北平市第一届各界代表会议在中山公园中山堂召开,在这次会议上叶剑英作了《关于北平市半年来接管与施政工作的报告》,对军管会和市政府的工作进行了总结,这也是叶剑英与北平告别的报告。第二天,他就离开北平,南下江西赣州领导解放广东的的战斗,因为在几天之前中共中央已经决定组建新的华南分局,由叶剑英担任第一书记,加强对广东、广西地区党政军工作的统一领导。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布新中国成立,身在赣州的叶剑英从收音机里收听了开国大典的盛况,10月2日,他和陈赓指挥的广东战役正式打响,10月14日,广州胜利解放,为新中国献上一份厚礼,10月21日,叶剑英从赣州来到广州,担任广州市军管会主任兼市长,再度踏上广州这块土地,距他发动广州起义失败后离开转眼间22年过去了,叶剑英印象中那个生机勃勃的广州已经变得百业凋敝,满目疮痍了。为了巩固解放战争的胜利成果,叶剑英主持华南分局开会,决定西安集中一段时间以主要精力开展广州市的工作,以此为突破口,打开华南地区工作的局面,他在11月27欸召开的广州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向父老乡亲发出号召。
叶剑英笔录:我们要建设人民的广州
解说:向主政北平一样,叶剑英首先抓的是广州社会治安问题,打击潜伏下来的特务分子,收容国民党军队的散兵游勇,并组织工人、学生纠察队,协助政府清除各种不安定因素,当时台湾“国防部保密局”局长毛人凤下达密令,将主政广东的叶剑英作为暗杀的第一目标,在广州市政府所在地就发生过两起特务将炸弹扔进院子里爆炸的事件,在一次外出开会的途中,藏在一辆卡车中的特务突然向叶剑英的专车开枪,好在司机躲避及时,叶剑英才没有受伤。
陈晓楠:社会治安状况好转后,叶剑英呢又抓住保证粮食供应、稳定金融物价等突出问题,打赢了一个又一个“战役”,进而展开了大规模的市政建设,广州人民看到城市面貌的一天天变化,特别是自身生活的日益地改善,更是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把守祖国南大门的斗争中去,叶剑英没有想到的是在广州城大施拳脚的他却在农村土地改革中磕磕绊绊,结局是他受到毛泽东的批评,怀着抑郁的心情黯然地离开广东。
解说: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根据新的形势制定了在新解放区土地改革中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针对广东地处东南沿海,工商业比较发达,特别是华侨人口众多的特点,叶剑英要求坚决执行中央指示,积极稳妥地进行土地改革。
叶剑英笔录:华侨在国内农村中所有的土地和房屋,大多是靠其本人辛勤劳动所得汇回国内购置而来,与一般封建地主的剥削有所区别,对于华侨与农村土地关系之特殊性,应予适当照顾。
解说:为了确保广东土改稳步前进,叶剑英与时任广东土改委员会主任的方方等人决定先在揭阳、兴宁、龙川三弟搞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向全省铺开,但是毛泽东认为广东的土改步伐慢了,并于1950年11月14日电示叶剑英,“广东必须在广大地区立即开始进行土改,拖延则是失策”。尽管叶剑英努力贯彻毛泽东的指示,将试点县增加到11个,加快了全省土改节奏,但当时直接领导华南居的中南局还是不满意,不仅指责广东土改群众发动不够,太右,是“和平土改”,而且将之归因为基层党组会不纯,许多干部同地主、官僚、资产阶级华侨地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951年7月10日,中南局机关报《长江日报》发表社论,《论正在前进的广东农民运动》,批评叶剑英领导土改不利,是广东农民运动“糟的很”派,叶剑英看到后拍案大怒。
叶剑英笔录:为什么将党内的认识分歧公诸报端?我是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为什么部给我打招呼?
解说:在中男爵和华南分局的这场争论中,毛泽东明确支持与他意图一致的中南局,为了改变局面,毛泽东亲自点将,被他成为“党内一头牛”的陶铸奉命南下广州,担任华南分局第四书记,接替方方主管广东土改运动,陶铸到任后,主张暴风骤雨式地开展土改,同时大规模整顿土改队伍,与叶剑英、方方产生了严重分歧。1952年6月12日,毛泽东在中南海主持中央书记处会议,专门讨论广东土改问题,他以自己特有的幽默批评叶剑英、方方说。
毛泽东了笔录:全国单个岛屿,广东、福建和广西,现在福建、广西爬上来了,广东还在爬...我要打快板,方方打慢板,方方你做了十件工作,九件做好了,但是土改这件工作没有做好,因此降你一级。
解说:或许是顾及多年的情面,毛泽东对叶剑英的批评较之方方要缓和一些。
毛泽东了笔录:叶剑英在华南工作是有成绩的,他在地方主义问题上没有什么责任,更不能说他是搞地方主义的头头,大家要理解他,当然,包括叶剑英同志在内,各地的同志都应从这事件中总结教训,防止今后再发生此类错误。
解说:毛泽东给了叶剑英一个台阶,但他深知毛泽东已经作出华南分局“土改右倾”及“地方主义”的定论,回到广东后,叶剑英和方方为了顾全大局,一再检讨自己的错误,叶剑英还形象地说自己的主帅无能累及三军。
愤懑的心情使得叶剑英出现心脏病症状
陈晓楠:过度地劳累,不公的批评,愤懑的心情使得叶剑英在1952年8月出现心脏病症状,胸部疼痛,心律失常,中共中央得到消息之后派飞机将他接到北京治疗和修养,从1954年10月开始,叶剑英长期在中央军委工作,不过他始终牵挂着广东这块土地,1979年2月,已经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会委员长的叶剑英在广州听取了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习仲勋和吴南生关于办出口加工区的设想,当即表示赞同,让他们赶快向邓小平汇报。
解说:邓小平听取了广东省委负责人的汇报后,要求他们尽快拟出经济特区条例,呈报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1980年8月,在叶剑英的支持下,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颁布实施《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第一次从法律上为经济特区建设提供政治保障。
王守江(叶剑英办公室主任)笔录:叶帅就说,搞个法,在人大以法律的方式,把它固定下来,通过以后,不是哪个人都可以叫停的。
叶向真笔录:父亲知道,经济搞不上去,民不聊生,人民没出路,在这种弊政下,还想保持自己额度政权,那是不可能的,任何政党,当你违背民意的时候,说再多的漂亮话,老百姓都是不满意也不接受的。
解说:通过法制建设,推动改革开放的进程,也正是叶剑英作为“文化大革命”后第一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最突出的贡献,1979年2月15日,他就法制建设问题专门向新华社记者发表了谈话,指出。
叶剑英笔录: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从建国以来,还没有很好地健全起来,林彪、“四人帮”钻了这个空子,在所谓“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幌子下,想抓谁就抓谁,对广大干部和人民实行法西斯专政,这一教训使得我们懂得,一个国家非有法律和制度不可。
解说:从1979年2月,至1982年12月,叶剑英下先后发布了14个“委员长令”,颁布了《刑法》、《刑事诉讼法》等14部重要法律,他还签署了12个人大常委会令,公布了一系列由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条例和决议,在新时期的法制建设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叶剑英亲任宪法修改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制定了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部宪法,也是叶剑英眼中“建国以来最好的一部宪法”,五届人大五次会议还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议》,恢复《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是叶剑英几年来的一桩心愿,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时任北平市长的叶剑英为第六小组副组长,主要任务是制定国旗、国徽、国歌,经公开征集,共收到国歌歌词632件,国歌词谱694首,虽然数量很多,但叶剑英主持召开关于国歌的会议时,与会者都认为这些方案都不理想,有人在情急之下提议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9音乐2日,第六小组再次召开关于国歌的会议,毛泽东、周恩来一同出席,这时很多代表都赞成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叶剑英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叶剑英笔录:《义勇军进行曲》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就在人民中广为流传,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广播电台,尤其是民间广播电台,都将《义勇军进行曲)视为中国国歌,甚至不知道孙中山作词的中国国民党党歌《三民主义吾党所宗》已被国民政府定位中华民国国歌。
解说:最后,毛泽东亲自拍板,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然而在“文革”期间,由田汉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歌词一度被禁唱,粉碎“四人帮”后,又有人以国家进入新时期为由,提议重写国歌歌词,1978年3月5日,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新的国歌,当时,叶剑英在无奈之中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叶剑英笔录:本人曾参与新中国制定国歌的具体工作,那是难忘的事情,《义勇军进行曲》是几十年来在中国广大人民的革命斗争中最流行的歌曲,已经具有了历史意义,毛泽东当时曾说:采用《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现时的国歌而不加修改,是为了唤起人民回想祖国创建过程中的艰难忧患,鼓舞人民发扬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热情,把革命进行到底。
解说:时隔多年,体现民族精神的国歌终于恢复了本来面貌,她也从一个侧面反应了中国时代的变迁,而叶剑英之所以牵挂这件事情在于他希望全体中国人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不解奋斗,也正因为如此,尽管自己在中共党内,解放军内和全社会都享有极高的声望,但叶剑英更关心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步入晚年,他的心头大事是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1982年3月,叶剑英在一次讲话中特别谈到三国时期蜀国在接班人问题上的教训。
1979年叶剑英要求退出领导岗位 但未获中央批准
叶剑英笔录:蜀国那时也有个干部老化的问题,诸葛亮老了,又不放手选拔使用年轻人的接班人,后来,诸葛亮很急,好容易发现姜维是个人才让姜维做了接班人,蜀国人才老化问题、接班问题,很值得我们借鉴。
解说:早在1979年,叶剑英就给中央政治局常委逐个做工作,要求同意他退出领导岗位,但未获中央批准,1981年,他又给中央写信,要求在中央政治局常委名词的排列中将他的名字放在邓小平之后,也没有得到同意,1983年,在五届人大常委回委员长任期将满的时候叶剑英写信给人大常委会请求不在提名他为下一届委员会长的候选人,终于得到了同意,1985年9月,夜间用同其他63位老同志一起致函即将召开的中共十二届四中全会,请求不再担任中央委员或候补中央委员,以便让一批比较年轻的同志进入中央委员会,全会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并给叶剑英写了一封致敬信,信中说。
致敬信内容:我们深信,您对党和国家作出的重大历史贡献,将为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所永远铭记,您为中国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献身精神,您在复杂的革命斗争转折关头表现出来的非凡的革命胆略,您好学深思、勤奋工作、照顾大局、团结同志的高贵品格,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陈晓楠:叶剑英曾经在一首题为《题画竹》的诗中这样说,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这是他写给自己的自勉的格言,也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胸有成竹,这样才能从容地应对艰难时刻,方显英雄本色,1986年10月22日,叶剑英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九十岁,斗转星移,29年的时间过去了,但这颗光芒闪耀的帅星永远活在人们心里。
《皇牌大放送》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首播时间:周六 21:40-22:45
重播时间:周日 16:30-17:45
想看更多金牌时评、热点解读、主播风采、幕后猛料?嘘!悄悄加入凤凰私享会(ID:phtvifeng),让小凤君带您走一走凤凰卫视的小后门。
[责任编辑:刘梦瑶 PV080]
责任编辑:刘梦瑶 PV080
- 1好文
- 3钦佩
- 0喜欢
- 0泪奔
- 0可爱
- 0思考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视频
-
李咏珍贵私人照曝光:24岁结婚照甜蜜青涩
播放数:145391
-
金庸去世享年94岁,三版“小龙女”李若彤刘亦菲陈妍希悼念
播放数:3277
-
章泽天棒球写真旧照曝光 穿清华校服肤白貌美嫩出水
播放数:143449
-
老年痴呆男子走失10天 在离家1公里工地与工人同住
播放数:165128
图片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