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司徒雷登的传教理念异于他人 只因对儒学持这一看法


来源:凤凰卫视

核心提要:140年前,司徒雷登出生在杭州,而且在中国生活了半个世纪,他说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更甚于一个美国人。历史学者林孟熹曾经这样评价他,整个20世纪大概没有一个美国人像他那样曾经长期而全面地卷入到了中

最想当教师 而不像父亲一样成为传教士

沈建中:他因为见过他父亲上街传教的这种很窘迫的状态,因为当时中国人懂外语的很少,他父亲中文程度又不好,那么在这儿宣教那就围了一大群中国人很迷茫的眼神,一个洋人在这儿讲,他受到很大的刺激。

夏自强:他觉得他爸爸好像碌碌无为,他觉得他爸爸就是在一个很小的范围里头,在乡下传道啊,办学呀,觉得还影响不大。

沈建中:由此他对传教呢产生了厌恶,所以他说我将来我一定不会走我父亲的路。

解说:可是现实的情况是司徒雷登在大学期间被选为基督教青年会会长,青年会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动员青年学生赴海外传教。对司徒雷登来说,是接受自己内心的呼唤在美国做一名教师,还是放弃在美国的优越生活,到海外艰苦的地方做一名传教士,这一度让他很是苦恼和纠结,夜间时而辗转反侧。1899年在协和神学院学习和为“奋进运动”工作期间,司徒雷登结识了莱西·莫菲特,并成为好友。莱西·莫菲特对赴海外传教活动极为热衷,部分是由于这位好友的影响,司徒雷登最终摆脱了纠结的心态。

司徒雷登:在信仰的驱使下已经有数以千计的大学生们奔赴到亚洲和非洲去了,别人能做的事情,自己为什么不能做呢,难道自己就不能为了信仰放弃舒适的物质生活的诱惑吗?果真如此的话,自己还有什么脸面去动员和说服别人参与海外传教活动。

解说:1904年夏天司徒雷登和好友莱西·莫菲特准备履行他们在“奋进运动”中许下的诺言,到中国去传教。可就在他们做临行前准备时,一次偶然的机会让这两个青年传教士有了姻缘的际遇。

沈建中:这时候还有一个插曲,他结识了艾琳,艾琳就是他后来的妻子,这是美国南方的一个美女,路易斯安那长大的一个孩子,一个女孩,他认识了她,也是经过一个同学介绍的,后来他跟他同学一块去以后两个人同时看上一对姐妹,他看上的艾琳是姐姐,他那个同学看上的是妹妹。

司徒雷登:于是两人在1904年11月17日同时在新奥尔良举行了婚礼,我的新娘是艾琳,莫菲特的新娘是凯特,原先艾琳并不想做传教士,只是在其他三个姐妹的帮助下她才下了决心,直到艾琳于1926年在北京去世,我和她一道生活了二十二年,一直过着一种传奇般的生活。

中国的时局变动后 正合司徒雷登心意

陈晓楠:1904年底,作为被派往中国的传教士28岁的司徒雷登和好友莱西·莫菲特携带了各自的新婚妻子艾琳和凯特来到中国,莱西·莫菲特夫妇被派到了苏州,而司徒雷登和艾琳则是到了杭州。这是司徒雷登阔别了17年的城市,此时的中国经历了1895年的甲午战败,经历了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发起的戊戌变法,经历了1900年义和团运动,还有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清王朝可以说是岌岌可危,以年迈的慈禧太后为首的清廷统治集团终于痛定思痛,已经开始实行清末新政。刚刚返回中国的司徒雷登当然不会料到迅速变化的中国时局会对他个人的命运产生多大的影响。

解说:1905年,也就是司徒雷登携妻子回到杭州的第二年,作为清末新政的一大举措,在中国实行上千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了。而兴办新式教育新式学校也蔚然成风,从而激发了传教士们创办教会学校的强烈意愿。美国南北长老会成立了在华联合教育委员会,并委任司徒雷登出任该委员会秘书,这个差事和他以前热衷教育的愿望正相吻合。

沈建中:1905年司徒雷登回到杭州以后,有时候担任区域传教士嘛,同时,他还有另外一个职务,就是之江学堂的董事会的董事,当时之江学堂呢是在杭州城内一个很狭窄的一个小巷子里,那么学校要发展那个巷子显然不能适应学校的发展,决定在钱塘江外,钱塘江之滨来寻找新的校址。

解说:司徒雷登担任杭州之江大学校董期间,将学校迁到了钱塘江畔的六和塔新校区,修建了很多中西合璧的教学楼,图书馆等,大大改善了教学环境,使之江大学成为中国当时最有名望的基督教大学之一,也就是现在浙江大学的之江学院。

沈建中:后来他的弟弟沃伦司徒华淩还做了这个学校的校长,1946年10月当时作为美国驻华大使的司徒雷登重返杭州,也重返之江大学,就是在这个门洞里穿过,到大礼堂去做演讲。

解说:1906年司徒雷登和艾琳的独生子约翰出生了,儿子的出生以及在杭州传教办学让司徒雷登感到生活充实而充满了乐趣。他也一度以为会在杭州一直生活下去。1908年前后美国基督教南北长老会在距离杭州430公里的南京联合创办了金陵神学院,并邀请司徒雷登前去任教,就这样司徒雷登又来到南京金陵神学院,并很快便投入到紧张的教学当中。为方便中国学生学习希腊语的《新约圣经》,司徒雷登在教学之余编写了《新约希腊语初级读本》和《希腊语-英语-汉语词典》,作为金陵神学院的教材使用。在司徒雷登任教于南京金陵神学院期间,基督教原教旨的保守派和与自由派之间的神学争论不断升级,司徒雷登也卷入了这场争论之中。

司徒雷登的演讲被断章取义 只得被审查

沈建中:司徒雷登就属于自由派的,他要求宗教不要拘泥于具体的形式,他要求要在内心的心灵的沟通。

司徒雷登:基督教青年会请我在他们召开的干事会上就基督教的几个主要方面,上帝、耶稣、圣灵和《圣经》,用汉语做一系列演讲,所有的演讲都没有讲稿,只是在演讲中做了速记,事后,基督教青年会征求我的意见速记稿不宜公开发表,但是否可以由他们刊印出来自己用,我当时正在为邀我去北京的事忙得不可开交,我连清样也未曾过目就同意了。

解说:此时有两位客人从美国来访,他们此行的目的是要在中国传教士中观察现代主义表现情况,一些原教旨派的人将司徒雷登演讲稿提供给了这两位来客。

夏自强:这个时候,有的人,就像我们现在经常说的给他打小报告,就把他一次演讲断章取义地就是控告他,这个呢后来美国教会为他这个事情对他审查过。

司徒雷登:他们问我愿意用什么方式对我进行审查,我回答说,我愿意由一个专门委员会或者采取任何他们感到满意的方式。

司徒雷登:将基督教与传统儒学有机结合

夏自强:最后呢,就判断他还是正确的,也就因为这样的情况,他也就在一般的传教士当中他就出名了。

解说:经过在金陵神学院几年的教育实践,司徒雷登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宗教教育观,他将基督教与中华文化进行了有机的结合,中华文化讲究孔孟之道,司徒雷登认为中国儒家的“世界大同”,就是基督教世界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用儒家思想诠释基督教精神,这是司徒雷登与其他传教士的不同之处。

夏自强:他主张尊重别国的文化,他主张要承认别的文化的优秀,别的文化的存在的。

解说:1908年,也就是司徒雷登从杭州到南京任教那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在三天里相继去世,年幼皇帝溥仪的父亲载沣摄政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推动清末新政的袁世凯赶回老家,组建满人皇族内阁,排斥汉人,阻止立宪运动。1911年司徒雷登夫妇来到南京的第三年,辛亥革命爆发,长期从事推翻满清王朝的孙中山回到中国,到达南京。1912年,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在南京宣布建立中华民国,南京一时成为中国革命的风暴中心。此时的司徒雷登被美联社特聘请为特约通讯记者,负责报道中国政局的发展态势,司徒雷登以美联社记者的身份经常能见到孙中山,频繁出席各种社会活动,还结识了一些政要。司徒雷登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的“独立战争”,他满怀热情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发回美国国内。

沈建中:他的观点其实是站在革命党一边的,他认为中国必须要有所变革,所以他后来在1912年的4月份他以特约记者的身份去参加了孙中山召开的一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孙中山宣布辞去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的职位,而把这个职位让给袁世凯。

解说:1912年的秋天36岁的司徒雷登结束了短暂的记者生涯,回到金陵神学院继续教学工作,1913年司徒雷登的父亲斯图尔特病故,享年73岁。带着悲痛,司徒雷登把在中国传教46年的父亲葬于杭州西湖畔的九里松墓地。

陈晓楠:司徒雷登在南京金陵神学院工作了十年,过着相对平静的生活,1918年12月10日司徒雷登突然接到一份电报,电报内容是北京汇文大学理事会邀请他前往北京,主持筹办一所新的大学,就是后来的燕京大学。

 《凤凰大视野》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陈晓楠

首播时间:周一至周五 20:00-20:30

重播时间:周二至周六 09: 00-09: 35

          周一至周五 16:15 – 16:50

想看更多金牌时评、热点解读、主播风采、幕后猛料?嘘!悄悄加入凤凰私享会(IDphtvifeng),让小凤君带您走一走凤凰卫视的小后门。 

[责任编辑:李宜晓 PV079]

责任编辑:李宜晓 PV079

  • 笑抽
  • 泪奔
  • 惊呆
  • 无聊
  • 气炸
2016-09-19凤凰大视野 知是故人来——司徒雷登在华50年(一):传教士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p0.ifengimg.com/pmop/2016/09/19/a38752b3-bbb8-4d30-9ae0-cb1ad8c75e33.jpg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