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徐悲鸿对齐白石的这句评价 后来成了中央美院的校训


来源:凤凰卫视

核心提示:齐白石给了中国艺术的鲜活气,他的诗、书、画、印、山水、花鸟、人物、工笔、写意,无一不通,是中国艺术集大成者。他笔下那些生发于内心成于笔下的花花草草虫虫太美,只是纸上的它们,没有了悦耳的鸣叫,

吴洪亮:齐白石的一生就是性情中人

吴洪亮:我觉得齐白石画草虫,画一花一木,跟中国人的这种理念有关,所谓一花一世界,不是画一个小虫就只是一个小虫,他其实告诉我们的,可能是一个整个的对世界,对于自然的关照,我觉得这可能是中国这脉传统来的一种特点,而齐白石把它发挥得更极值了,他画得更精微,所谓“尽精微至广大”,其实这六个字,我觉得如果从形象角度去描述,就换一种角度去看的话,齐白石确实也真的达到了,而且他在草虫中给我们带来的那种生命力,到今天看来还是那样的活灵活现,这个使他可以穿越历史,而且有一点我觉得是奇怪的,就是齐白石虽然画的是一个所谓小虫,小虾,但是他给我们后面这些传播者,带来了无限的便利,我说句真心话,因为我们在做展览,在跟很多人交流,只有齐白石我无须解释,他全部可以进行一个没有障碍的与大家的沟通。

解说:写意的大花卉,写实的工笔小虫结合在一起,齐白石最终创立了“工虫花卉”的独特样式,八十多岁齐白石也无奈老眼昏花,再次,他已经有一段时间不太碰工虫花卉了,但是抗日战争爆发,为了躲避祸患,他又开始闭门画起这个题材的作品来。

一日,北平伪警司令,大特务头子宣铁吾过生日,硬邀请齐白石赴宴作画,齐白石来到宴会上,环顾了一下满堂宾客,略微思索,铺纸挥洒,转眼之间一只水墨螃蟹跃然纸上,众人赞不绝口,宣铁吾喜形于色,不料齐白石笔锋轻轻一挥,在画上题了一行字,“横行到几时”,后书“铁吾将军”,然后仰头拂袖而去。

王鲁湘:就是我觉得齐白石他的这个,那种情怀用我们今天的一个词,可能不是很恰当,但是我觉得好有一比,一种非常自觉的屌丝情怀。

吴洪亮:您说的是。

王鲁湘:是吧。

吴洪亮:是是是。

王鲁湘:他从不把自己看成是一个社会的一个大人物,一个成功人士。

吴洪亮:一个大精英。

王鲁湘:一个大精英。这种意识他全部都没有,是吧。他然后就是自比喻,在草间偷活的一个昆虫。但是我活得有声有色。

吴洪亮:对对对,我还可以活得很灿烂,因为我,像您说的,他放到这样一个屌丝的状态,他就可以表达他更真切的性情,因为他不承担,或者说我们愿意让他承担那部分,他拒绝了。

王鲁湘:他拒绝了。

吴洪亮:他拒绝,所以他才会画什么人骂我,我也骂人,对,这一般人是不会画这样的画的。

王鲁湘:他不必装了啊,他不必抬着自己呀,端着自己呀,他这些东西,这些姿态都没有了呀。

吴洪亮:是是是。

王鲁湘:他就是一个很放松的姿态了。

吴洪亮:对对,而且他可以把他脾气留下来。

解说:因为木匠出身,齐白石晚年虽然很有名气,但还是被一些京派画家看不起,曾与他同在国立北平艺专教书的王梦白,就经常当着面揶揄他。

吴洪亮:我们这儿曾经有一张画,北京化运藏了一张画很有意思,就画了一个仕女的背影,拿了一个扇子,当然有一点伤春之意,然后他那个跋来告诉我们,他画这张画有趣,他说大概的意思就是说,有客人来找我,说让我临一张谁的画呢,王梦白的画,王梦白是同代的,也同在北京艺专教书,据说是王梦白老损他,说他是乡巴佬,坊间有这样的传闻,所以肯定他跟王梦白的关系后来有点纠结,那么你想那么大一艺术家,临别人的一张画,这个一般人做不到,齐白石真的就画了,画了以后他怎么写呢,还找补一句,会说老年人肯如人意,有请应之。就是说反正我年纪大了,你请我,我就画。

王鲁湘:你请我,我就答应你。

吴洪亮:但是他还要写道说,你后面你看画的人,如果看到王梦白那张画,谁上谁下你们自知,你要自己去评价,其实齐白石又有对自己的极度的自信。结果我就想说,我找王梦白那张画,我真的找了三年,还问了王梦白另外的学生王雪涛的后人,又是齐白石的学生,又是王梦白学生的家人,我说你们见过没见过那张画,他们说大概都没见过,结果那张画,王梦白的那张画,也在北京画院收藏,所以就当时是一个藏家,一次性捐进来的,所以后来在展画的时候,这两张画我就一起挂出来给大家看,既有王梦白的特点,又看到齐白石的艺术的风貌,而且有齐白石的脾气,所以很有意思,齐白石他就特别真实来表达自己。

不见一只青蛙 却能听取蛙声一片

解说:1951年,已经藏有许多齐白石作品的老舍先生,抱着“难一难”白石老人的想法,刻意摘了几首诗句,请白石老人作画,齐白石想也没想,就收下了老舍先生的纸条,回头打开一看,一句是“蛙声十里出山泉”,该如何画这么抽象,但却内涵丰富的画呢,白石老人犯了难,没多久,老舍先生拿到了白石老人的画,这是“蛙声十里出山泉”,在四尺长的立轴上,一远山的映衬下,从山涧的乱石中泻出一道急流,六只蝌蚪顺流而下,虽然画面上不见一只青蛙,却使人隐隐如闻远处的蛙声,正和着奔腾的泉水声连成蛙声一片。

吴洪亮:去年我们做了一个齐白石的展览,去匈牙利的国家美术馆,那个展览我们也用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方式,当时我们也担心,就是我们这套语序是不是能建构一个更合理的交流,所以我们就请他们东方馆的馆长策了这个齐白石的展览,我说你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当做完那个展览以后,我突然发现确实外国人,和我们认识齐白石有些许不同,比如说他要了大量的齐白石的图稿,那么这个在北京画院,我们展览会做图稿对照,但是一般人不太看重,但他要了二三十件图稿,哎呦,我说做什么,那么当进入展厅的时候,他专门把齐白石的一句话放在展厅最前面就是,写生而后写意,写意而后写生。

解说:齐白石常对学生讲自己的创作心得,“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人”,一天,李可染等几个弟子到他家,大家闹着让老师在他们面前露一手,老先生很高兴,提笔就画了这样一幅画。

王鲁湘:画完以后呢,老头就坐下来了,然后学生们就看,看完以后就七嘴八舌,反正就到老师面前也童言无忌嘛,其中有一个学生就说,老师你今天这个花盆画得不好,然后齐白石就问,哪里没画好,他说您这个花盆画歪了,画得不正,齐白石当时没说,过了一会儿,齐白石缓缓地说,瓦器没有正的。

吴洪亮:啊,真生活。

王鲁湘:瓦器没有正的。

吴洪亮:观察,观察生活,对对对。

王鲁湘:回来以后,可染先生激动得不行,就跟郑佩珠说,就说你看看老师今天给我们上了多深刻的一课,观察生活不能只观察表象,要掌握它的规律,你看一个瓦罐不能只看一个,你要看了多少瓦罐,你才能得出这一句话,老实说的这句话,瓦器没有正的。

吴洪亮:是是是,而且这是中国艺术很重要的一点,它并不是真的对那个对象的完全性的描述,它是对那个对象整个性格,包括它形象的一个总结,这个也是齐白石很多作品中,给我们带来的很多有意思的,规律性的东西。

解说:“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人”,艺术不是不负责任的涂鸦,也不是照作标本的样图,似与不似之间是情感的留白,是齐白石的精妙之所在。

吴洪亮:在我们重回齐白石本体艺术的时候,我觉得他抓住了人性中,或者人类艺术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他真性情的去表达了,他眼中的自然,而这个东西恰恰是中国文人画,到了清末以来比较衰落的部分,也就是说鲜活气少了,而齐白石给了中国艺术的鲜活气,再有因为他太刻苦了,他或许也太爱了,他画的艺术之中的所谓诗、书、画、印、山水、花鸟、人物、工笔、写意,无一不通,所以说集大成者,当然,他的性格又那么好,又成为所谓话题主人公,所以我觉得他真的是个很好的中国艺术的代言人。

《文化大观园》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王鲁湘【主持人专区】

首播:周六 12:00-12:30 

重播:周日 06:15-06:45 09:45-10:15

      周一 00:15-00:45 04:30-05:00

想看更多金牌时评、热点解读、主播风采、幕后猛料?嘘!悄悄加入凤凰私享会(IDphtvifeng),让小凤君带您走一走凤凰卫视的小后门。 

[责任编辑:李宜晓 PV079]

责任编辑:李宜晓 PV079

  • 笑抽
  • 泪奔
  • 惊呆
  • 无聊
  • 气炸
2016-08-27文化大观园 齐白石的微观世界(上)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p0.ifengimg.com/pmop/2016/08/27/b42eef11-08b8-462d-ad5f-3b0ed14268d9.jpg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