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毛主席看了这幅画后十分兴奋 称“别人比不过我们”


来源:凤凰卫视

核心提示:大雅宝胡同甲2号,是20世纪中国美术的传奇,在这儿居住的人们为新中国的美术奠定了良基,但他们的名字已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凤凰卫视7月30日《我们一起走过》,以下为文字实录:刘莹:大雅宝胡同

董希文探索“油画中国风” 毛主席看了《开国大典》后十分兴奋

解说:孩子们还记得等到大人们从全国各地采访写生归来过后,大雅宝连夜晚都变得忙碌起来,黄永玉最重要的创作活动是在夜间那时我们睡觉了,院子里只有蛐蛐儿、蝈蝈儿的叫声伴他长夜,可染伯伯画室的灯似乎一夜就没关过,黄叔叔年轻早上一定会入眠,但是可染伯伯却又早早地起来了。张郎郎还记得他清晨上学前见到的院子里的情景。“改造”这个词在建国初期的使用频率极高,在美术领域来说李可染和张仃的江南写生是传统深重的中国画,面向时代和人民生活的改造,与此相对的他们在大雅宝的邻居董希文正在进行的是外来画种油画的中国画改造,这两个相对的潮流贯穿了那个时代中国美术的发展,董希文对“油画中国风”的探索最家喻户晓的成果是这一幅画于1952年的《开国大典》,

董一沙(董希文之女):他说我就想这个从一开始我就想把它画成一个与平常的西洋风不同的油画,他呢就是从这个颜色的处理上把这个红、蓝天、缨络黄、菊花、这几大颜色吧把它就规整化,就是不要采用这么多的光化作用,西画一般的那画法光化作用下那个颜色有那么多的变化,去掉了一些这些手法上的东西,就是尽量地把这个颜色提纯。

解说:“民族化”在当时看来似乎是油画家在新中国生存下来的基础,它必须要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适应新中国亿万老百姓的审美,为了探索一条将西方油画和东方艺术结合到一起的路径,董希文曾花了三年的时间在敦煌莫高窟临摹壁画,他选择临摹的《萨埵那舍身饲虎》,《鹿王本生故事》等作品场面都十分宏大,受敦煌壁画的影响,创作《开国大典》时董希文同样想表现一个盛大宏伟的场面,为此他大胆采用了一个突破性的构图。

董一沙:把这个领袖人物就全都排在了这个左边的这一边,然后空下了大块的场面留给了这个天安门广场上的千千万万的群众,就把这个整个空间给拉开了,拉大了,为了要体现这一个大空间呢,他就有意把这个柱子的柱子稍微错后了一点。

解说:把领导人安排在画面的一侧,按一般的构图规律来说是有失平衡的,把天安门城楼的柱子往画右移,也不符合透视的原理。

董一沙:研究古建的那个梁思成他都说了,从建筑学上讲呢可能是一个比较危险的这么一个处理,或者甚至说是不合理的,这么一个处理,但是它把它作为一个艺术处理,画成这么一幅画,它是一个非常巧妙、非常成功的这么一个大胆的手法。

解说:1953年4月,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在中南海怀仁堂参观了董希文的《开国大典》,也接见了这位年轻的画家。

董一沙:当时那个毛主席就特别兴奋,当时就说,是大国,是中国,我们的画拿到国际间去,别人是比不过我们的,因为我们有独特的民族形式。

解说:毛泽东的评价与董希文绘画的初衷一致,是对于他“油画中国风”探索的最大肯定,《开国大典》在人民日报的头版发表后轰动了全国,董希文家的生活和创作条件也逐渐得到了改善,董一沙还记得从那时候起经常有一些“特殊的客人”被父亲邀请到家里。大雅宝胡同位于东城根,靠豁子那边的“大庙”里住着的都是普通工人,拉车的、送煤的,甚至还有要饭的人,困难时期父亲经常从外面把乞讨的人请到家中吃饭,弄得家中的保姆王大娘都抱怨,这么多人的饭已经没法做了。走出家门,与山水对话。

彦东:不能整天在画室里画模特,他们应该走入到火热的斗争生活,建设高潮中间去。

解说:改造艺术在传统与西方之间探求微妙的平衡。

董一沙:当时那个毛主席就特别兴奋,当时就说我们的画拿到国际间去别人是比不过我们的。

齐白石是大雅宝胡同常客 一进大门就受到孩子们前呼后拥

解说:大雅宝胡同甲2号住着一群美术大师,他们的朋友也都非同小可,因此大雅宝也就成为了一个群英荟萃的艺术沙龙,齐白石、徐悲鸿、沈从文、黄苗子等文艺界名流是这个院子的常客,画坛前辈齐白石是大雅宝人共同的老友,齐白石的两个弟子李苦禅和李可染一个住在大雅宝的前院,一个住在大雅宝的后院,因此齐白石便成了这个子的常客,他一进大门孩子们便高喊着齐爷爷来了,前呼后拥地将他迎到院里。

黄黑蛮:大家都出去拥出去了,就把他扶着就进来了。

董一沙:那时候我们因为特别小,反正就是一窝蜂地就是看一看热闹。

黄黑蛮:李可染先生他住在后院,所以一路上从前院开始一路走,整个院子要通过,才能到可染伯伯他家里去,一会来了,又送走了。

解说:大雅宝的孩子间流传着齐白石的趣闻,大家都知道齐老先生由于特殊的处境,脾气比较特别。

张朗朗:我们那孩子都被嘱咐过,到他们家不能吃他们家的东西,他们家的东西都是拿出来作为一个礼节,他拿出来的月饼可能是去年的,他拿出来的点心可能是过年的时候的,所以你千万别吃,一吃里边可能爬出来虫子了就,他只能摆在那儿是个意思,你要一吃老头就心疼,老头特别抠门。

解说:但是每年过春节齐白石一定会大方一回,每次过年他都会到大雅宝来,因为他的弟子在大雅宝,院子里的孩子都是他的徒子徒孙。

张朗朗:一听说齐爷爷来了,这院里几十个孩子本来是二三十跑来跑去的,连那个刚刚会爬的,刚刚会走的全来,因为只要是来孩子,叫一声齐爷爷拍一下脑瓜一块钱。

解说:平时齐白石到大雅宝有时候是到李可染家里画画,孩子们有时也被允许观摩,他们早已受过家长的教导,齐老画画时个个屏息凝神不敢弄出一点声响,这些从小受到的耳濡目染不知是否在他们心理种下了一颗艺术的种子。据说李可染家里一直挂着齐老的画,隔段时间换一张,张张精辟。

李小可:一张画就是齐白石的《樱桃》,他画了一个用墨加上绿,石绿和花青画的很浓的一个盘子,这盘子上头呢,摆满了那种紫红色、西洋红加胭脂,加上墨很浓的,排列得很好看的那个樱桃,加上那个樱桃的把,这种线和红的樱桃和这个盘子和留白旁边掉了几个樱桃,再加上写了几个字,盖个图章,所以这个让我父亲从他那儿学到很多的东西,而这个东西一个是笔墨一个是生活。

解说:这是1950年农历11月22日,在大雅宝后院拍摄的一张合影,这一天是白石老人90岁的生日,天气晴朗徐悲鸿和夫人廖静文也前来道贺,照片中身为徒弟的李苦禅、李可染自不必说,院子里的叶浅予、王朝文、滑田友等人也都与老人相交甚深,后来人总结说齐白石就是大雅宝的主心骨。

李小可:无论是从延安听过毛主席文艺座谈会的这一批艺术家,还有一个是就从解放前的国统区从重庆、从上海、或从各地聚集到北京,另外一些是从国外,香港或者海外,所以这些人不论是从哪来他们跟齐白石都有着一种很深的情感。

刘莹:可能他们的生活方式不一样,有喝咖啡的,有喝茶的,有喝大碗茶的,但是都喜欢齐白石,为什么都喜欢齐白石呢,就是都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

解说:齐白石一生勤奋,老来更感到时间的紧迫,他有一枚图章上刻“痴思长绳系日”希望能用绳子把太阳拴住,好让时间过得慢些。1957年李可染去德国访问写生之前惦念年岁已高的白石老人特地前去告别,老人拿出一盒当时比黄金海珍贵的西洋红印泥相赠。

李小可:后来我父亲一看,跟白石老人说,这么贵重的东西我不敢收,还是老师留着吧,后来这个白石老人又说,说可染你还是拿去吧,有一天老师不在了,你盖图章的时候还会想起老师,当时我父亲就是心里一阵的这种带有痛感,因为老师终究90多岁了。

解说:等到李可染从德国回来白石老人已经离开人世了,李可染和李苦禅失去了一位恩师,大雅宝人失去了他们的“大家长”,孩子们也失去了一位有趣的老者。20世纪50年代进进出出的大雅宝的既有齐白石、徐悲鸿这样的画坛泰斗,也有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民间手工艺人,我们全院小孩扣泥饽饽和泥人的模子都是一个推车的老头卖给我们的,他个子矮,我们就叫他小蘑菇,他推着小车一来,我们该围上去这是张郎郎在他的《大雅宝旧事》一书中记录过的一件童年趣事,“小蘑菇”卖小孩玩泥巴用的模子,跟大人做点心用的木头模子一模一样,只是他的模子是黄土烧的,只能做泥饽饽。

张仃及时注意到民间艺术流失 将泥人张、皮影陆、裱画刘请上大学讲台

张郎郎:当时买模子沙贝他们,他们家的零花钱给得比较多,他呢就可以买立体的模子,是两个模子扣出来立体什么老头钓鱼什么这些,我们买不起立体的,我们只能买泥饽饽的模子。

解说:那时候张仃在中央美院担任实用美术系的主任,正在思考如何让实用美术专业注意到民间艺术的精妙,看到儿子郎郎,带回来的泥饽饽张仃眼前一亮,他给了郎郎一个任务,帮他多买一些小小蘑菇的模子。

张郎郎:意思是他挑了满意的会额我加几分钱,算是我的有眼力或者跑腿费,我父亲他喜欢那个扣泥饽饽的模子呢,因为它很简练的一些图案,那是民间艺术的最原始的发源。

解说:父亲预支了充足的预算,张郎郎觉得自己一下子阔了起来,他和小伙伴们直接开拔,向城墙根下小蘑菇的家里进发。

张郎郎:他们家也没房子,就在城墙旁边围了一个棚子,城墙外边是砖,里边都是黄土,直接扒那个城墙里扒黄土,所以他烧东西很方便,就直接,原料都从哪儿出了对,这帮孩子也都帮我挑,然后我自己就阔了,我自己就里外里就多赚了不少钱。

解说:郎郎的好买卖并没有持续多久,当他再一次和小伙伴跑到城墙根上时,小蘑菇的家已经不见了,城墙周围都是飞扬的黄土灰尘,没有人知道小蘑菇去了哪里,张仃原本想见见这个不简单的手艺人,但也找不到机会了。但这件事让年幼的张郎郎长了个心眼,不久后的一天,他在大雅宝胡同里碰到了一个挑着担子卖面人的老头,手艺十分精妙,郎郎赶紧从他手上借了一个孙悟空面人,送到了爸爸的面前。

张郎郎:我爸一看说这谁做的,我说外边一个老头做的,他说,我爸一看就知道这肯定是面人汤做的,一般的人做不了这水平,我父亲小时候就看见过他捏面人,没想到他这么大岁数,已经1949年以后,解放了以后还在街头靠卖艺为生。

解说:那时候刚刚解放,大家都还来不及意识到传统艺术和民间艺术的重要,而张仃却一直怀着对民间艺术流失的担忧,后来张仃的促成下“面人汤”到了中央美院上班,有了工资不用再在街头谋生,张仃调到工艺美院后还把泥人张、皮影陆、裱画刘都请到了大学的讲台上,大雅宝的艺术家是包容的,所以大雅宝的客人从画界国手到街头艺人无所不有。

《我们一起走过》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姜楠

首播时间:周六 10:35—11:30

重播时间:周日 01:10 05:20 15:30 21:40

想看更多金牌时评、热点解读、主播风采、幕后猛料?嘘!悄悄加入凤凰私享会(IDphtvifeng),让小凤君带您走一走凤凰卫视的小后门。 

[责任编辑:王圳 PV026]

责任编辑:王圳 PV026

  • 笑抽
  • 泪奔
  • 惊呆
  • 无聊
  • 气炸
2016-07-30我们一起走过 大雅宝胡同甲2号——20世纪中国美术家记忆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p0.ifengimg.com/pmop/2016/07/30/15062dd5-48f5-48f3-be01-a18ff5c22f72.jpg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