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南海渔民:每与他国舰艇遭遇一次 损失足以从小康回到赤贫


来源:凤凰卫视

内容提示:他们是蓝色国土的耕作者,在海洋领土的最前沿奔波、游走,台风、恶浪、抓捕、逃亡。面对日渐萎缩的大渔场,日趋激烈的领海争端,他们从漫长曲折的海岸线起锚,向着危机四伏的大海出航,《冷暖人生》南海渔

内容提示:他们是蓝色国土的耕作者,在海洋领土的最前沿奔波、游走,台风、恶浪、抓捕、逃亡。面对日渐萎缩的大渔场,日趋激烈的领海争端,他们从漫长曲折的海岸线起锚,向着危机四伏的大海出航,《冷暖人生》南海渔民求生记。

凤凰卫视7月26日《冷暖人生》,以下为文字实录:

解说:他们是蓝色国土的耕作者,在海洋领土的最前沿奔波、游走,台风、恶浪、抓捕、逃亡,日渐萎缩的大渔场,日趋激烈的领海争端。从漫长曲折的海岸线起锚,向着危机四伏的大海出航,《冷暖人生》南海渔民求生记。

陈晓楠:小时候学中国地理,我们还记得老师会告诉我们说,中国领土的最北端,是黑龙江的漠河,最南端是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而在手里的地图册上,也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南海那里有几条粗线,勾勒出了中国的领海和国境线。另外也可以看到,南海周边的国家非常多,中国、越南、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文莱。这众多的国家把南海环绕着,让它好像是变成了,一面巨大的内湖。而丰富的自然资源,复杂的地缘政治,众说纷纭的历史表述,又使得这一面内湖,成了各国角逐、政治军事实力的一个战场。和我们一样,在南海打鱼的中国渔民,也几乎是人手一本中国地图,他们在这片广阔的“蓝色疆土”上辛勤地劳作,也谨小慎微地驾驶着渔船,不让它们越过国界,但是现在这片由上天和祖,赐予的广阔富饶的求生之地,已经越来越风雷涌动,危机四伏。

南海作业的中国渔船超80%来自潭门 镇上渔民世代捕鱼为生 

解说:海南岛琼海市潭门镇,有中国南海最大的渔港,是西、南、中、东沙群岛作业渔场的给养基地和远洋渔货的集散销售基地。在南海作业的中国渔船,超过80%来自这里。很多外来的渔民,把渔船停泊在港内避风,就在船上生活,而镇上的人们,则世世代代以捕鱼为业。今年56岁的卢海川,是潭门镇的老居民,他的父亲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渔船上的轮机长。当时的渔民还叫“公社社员”,船也都是公家的,渔民们的收获,七成由水产部门收购,余下三成可自行销售。换些米面油盐,以及生活必需品。

卢海川:我们祖祖辈辈都在这个大海里干活嘛,就是抓鱼就是这些。我们小时候,七八岁的时候,也是在海边赶渔,夏天放假一个月两个月,就回来捡一点海鞘、螺这些东西卖一点,就是供学费了。

解说:潭门渔民的习惯都是男人出海,女人在家织网务农,种点水稻蔬菜。孩子们在海滩上捡拾海产,换点书本费。男人们每次去西沙群岛打渔,往返需两个月。女人孩子则在家,翘首以盼亲人平安归来。卢海川家的一个邻居,出海后遭遇风浪,船沉丧生,而1965年父亲出海后两个月还没有归来,西南沙公署的政府人员,带来一个坏消息,父亲和其他船员被遇难海军扣留,将近一年才被释放回乡。

卢海川:那个时候我们很小嘛,几岁的时候很小,就听说当时可能是周恩来总理,那个时候去干涉,他们就回来了这样。

解说:这是一部上映于1976年的电影,《南海风云》故事背景是发生于1974年的,中越西沙海战。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就有越南军方,在南海抓捕中国渔民事件发生,1970年代,中越交恶。越方有时甚至开枪射击,武装没收中国渔船。那时,两国在北部湾和西沙海域,已经舰艇相向、剑拔弩张。直到二十年后,中越关系正常化,这种紧张局面才略有缓和。1977年17岁的卢海川高中毕业,和家乡的每一个年轻男人一样,他拿到公家发的渔民证,登上了集体所有制的渔船,第一次出海远航。

渔民出海年收入几百元 洗澡用海水归来一身臭

卢海川:就是公家的船,当时我爸爸也在这条船上,就是带我们这样嘛,好多工作啦,什么地方我们也不懂,小的时候不懂,他就你要注意什么,做什么这样那样,他就教我们一下,就是爸爸带孩子这样。就关心一下,是吧。

记者:你刚上船相当于学徒?他们是师傅?

卢海川:对对对,他是师傅,我们是学徒工。老渔民就会看那个天气,天气红了,鱼群浮起来了。

记者:鱼群浮起来了。

卢海川:那个鸟啦这样都有,那个上蟑螂啦飞来飞去啦这样,都有征兆。

记者:就是大风浪的征兆?

卢海川:大风浪要来了,你就要注意啦。

解说:跟随着父辈,年轻一代渔民,进入广阔的南海,每一个船员都要自带口粮,每出海一次,船长可记100个工分,新船员最低65个工分。换算成钱,一年有几百元的收入。海上生涯淡水是生命线,一艘50吨的渔船,可装载20吨淡水,十几名船员,两个月内就靠此维生。

卢海川:烧饭就用,洗碗不能用,刷牙也不用,就是专门做饭用那个淡水。

记者:20吨淡水只能做饭?那洗澡不行?

卢海川:洗澡不行,洗澡就是洗那个海水。

记者:两个月回来人是不是都臭了?

卢海川:对呀,有一个味道啊,就说你出海回来,老婆家人都闻有一个味道,和岸上这个人味道都不同的,很臭。

记者:人是不是也又黑又瘦啊?

卢海川:又黑又瘦,那个毛红了,那个毛都红红的,红红白白的,好像白毛女似的。那眼睛,有一点,没有蔬菜吃嘛,维生素也没有嘛。

记者:眼睛会怎么样?

卢海川:眼睛蒙蒙的,看也看不清楚了。

解说:十年过去了,从一个学徒工,卢海川成长为一个年轻的船长,改革开放后渔民不再是挣工分的公社社员,全面和集体所有制的渔船,也开始承包给个人。1987年卢海川贷款几万元,承包下一艘35吨的半旧渔船,拉上16名乡邻兄弟做船员,从此开始了独立闯海生涯。承包之后,渔民的收入迅速增加,卢海川一年可收入十几万元,他得以将渔船的吨位提升,新的百吨渔船,配有先进的卫星导航,渔民们有能力,将船开赴更远更大的渔场——南沙群岛。

90年之前中菲尚能在黄岩岛共处 随后情况急剧恶化愈演愈烈

记者:当时岛上有人吗?

卢海川:没有人,就是菲律宾那边有些小船,他们也是渔民,也过来这边和我们一起生产。

记者:当时中国渔民和菲律宾渔民,都在黄岩岛打渔。

卢海川:都有。

记者:你们也和平相处吗?

卢海川:他们生产他们的,我们生产我们的嘛,就是互不干涉,那时候我们三条船在那里,他们就大概十五条船、十五条船就是他开那个小船过来,我们船上你要给一点,一瓶酒啦,一条香烟给他,他就走了,他就是没有东西吃嘛。

记者:噢,他们过来就是管你们要东西?

卢海川:只要东西。

记者:也不送你们东西吗?

卢海川:他送就送几个椰子,那个椰子。

记者:什么东西?椰子。

卢海川:就是送几个椰子给你,他就这样说,就是烟嘛这样喝就是酒了嘛,那你有酒就给他,香烟就给他,他就走了。

解说:黄岩岛是潭门渔民的传统渔场,从潭门航行三天三夜,可以到达黄岩岛。环礁围绕海面,形成泻湖,里面有丰富的海产,由于临近菲律宾,这里也有菲律宾渔民来捕鱼,在1990年代之前,中菲两国渔民在此共同捕捞,尚能和平共处,但从1990年代以后开始,情况却急剧恶化并越演越烈。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专署经济区的法规颁布实施,菲政府以黄岩岛位于其200海里专署经济区内为由,宣称对该岛拥有海洋管辖权,随后改称拥有主权。二十年间菲律宾军方对,在海岩到作业的中国渔船的,阻拦、恐吓、扣留、攻击事件从未停止。

陈晓楠:展开南海地图,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环绕南海的九段国境线,1947年的时候,民国政府在其编绘出版的,《南海诸岛位置图》当中,是以未定国界先标绘了一条由十一段断续线,组成的这样一条线。1949年之后,大陆政府的地图上,在同一个位置,也标绘了这样一条线,而且是把十一段线改为了九段线。但是这九段线却并没有得到南海地区其他周边国家的全部的认可。所以说也就此为南海争端,埋下的伏笔。自从1950年代以来,在北部海湾还有西沙海域,遇难和中国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摩擦,而在这种摩擦当中,其实承受最直接损失的,就是中国的渔民。到2004年,中越两国终于达成了,北部湾海上的划界协议,可是就在这个时候,菲律宾和中国的南海争端,又开始越演越烈。因为黄岩岛是位于菲律宾的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里面,那菲律宾政府就在1994年单方面对其宣布了主权,而且派舰艇在周边巡视。这之后,中国渔民再去黄岩岛捕鱼,就已经变成了一桩巨大的冒险。

《冷暖人生》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陈晓楠【主持人专区】

首播:周二 22:00-22:35 

重播:周三 03:25-04:00 15:40-16:15

想看更多金牌时评、热点解读、主播风采、幕后猛料?嘘!悄悄加入凤凰私享会(IDphtvifeng),让小凤君带您走一走凤凰卫视的小后门。 

[责任编辑:王雅贤 PV078]

责任编辑:王雅贤 PV078

  • 笑抽
  • 泪奔
  • 惊呆
  • 无聊
  • 气炸
2016-07-26冷暖人生 南海渔民求生记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p0.ifengimg.com/pmop/2016/07/26/e87a80fd-2fd6-4f95-bbfe-1cd2f9e7adca.jpg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