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朝中有人难回京:首都干部子弟万伯翱的传奇基层经历


来源:凤凰卫视

核心提示:非常年代以身作则成为“首都高干子弟下乡第一人”,十年知青峥嵘岁月秉笔直书,沉淀历史思考,红二代传记文学作家万里长子——万伯翱的一生经历了哪些不

核心提示:非常年代以身作则成为“首都高干子弟下乡第一人”,十年知青峥嵘岁月秉笔直书,沉淀历史思考,红二代传记文学作家万里长子——万伯翱的一生经历了哪些不为人知又让人啧啧称奇的经历?

凤凰卫视3月12日《我们一起走过》,以下为文字实录:

解说:非常年代以身作则成为“首都高干子弟下乡第一人”,十年知青峥嵘岁月秉笔直书沉淀历史思考,红二代传记文学作家万里长子——万伯翱。

田桐:1968年中国国家主席毛泽东一声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知青上山下乡由此形成宏大的规模,而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万里比这场运动还要早六年就为长子万伯翱选定了下乡的人生道路,当时干部子弟最多在北京的近郊象征性地劳动一阵子,万里却给儿子选择了河南黄泛区农场并且一去就是十年,从此这样一个全国关注的模范开端开启了万伯翱一生波折的命运。

万伯翱18岁高考落榜 被父亲送到农场劳动

解说:1962年秋天,9月5日黄昏,北京东城区演乐胡同的一个小四合院里,时任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北京市第一副市长,也是后来的国务院副总理万里的家中聚集了全家老幼八口人,气氛严肃,万里七十多岁的老母亲万老太太不时发出抽泣声,万里正在给全家上下做思想工作,他决定将高考落榜的18岁大儿子万伯翱送到千里之外的农场去劳动,这时的中国城乡刚刚度过三年大饥荒。

万伯翱(万里儿子作家):很多人都哭了,弟弟、妹妹、我妈妈呀什么,都是说那个地方冷不冷啊,能不能吃饱饭呐,有的就不同意嘛,你说你没有一个,你还可以再读一年嘛,再考大学嘛。那个是50年前那种笔记本,我做的日记的,就是他亲手交给我的,就是1962年9月6号这一天他把这个,这个是全国劳模才能发一本,就像之张百发呀,像瑞环同志啊,老爷子亲自把这个笔记本送给我,并且他从来不题字,现在你们也看不到全国有什么他的题字,但是他这个呢,他主动地要求给我题字,一遇动摇,立即坚持,就说我在农业第一线上产生动摇啊不想干啊,你得看看这个题字,你就坚持下来,就这个意思。

解说:在父亲郑重赠予的笔记本上,万伯翱记下了他知青生涯日记,而接踵而来的政治风波里日记常常成为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思想黑材料所幸他的日记本涉险过关。

万伯翱:造反派抄家的时候把这个也作为黑日记要没收,我赶快把邓小平的像“中国二号走资派”,这60年前打了一个叉。

解说:渡尽劫波的日记本是万伯翱下乡岁月的见证,其中开篇的日记是万里召开家庭会议,动员儿子下乡时的讲话,万里说,我国农业极落后,几乎世界上最落后,在美国一个人可以供养26个人,毛主席提出在二三十年内把我国建成机械、半机械如果你坚决干起来打有前途变成很有学问的农学家。万伯翱从小爱好写作,当时已经在报刊刊登过多篇文学作品,他希望走上文学道路,万里以在中国富有号召力的前苏联作家高尔基为例劝告他,高尔基的感情最接近劳动人民,不了解农民情况绝写不出他的三部曲《母亲》等作品。在谆谆教导的同时万里还撂下一句狠话,他说,你不能当逃兵,逃回来我也不会让你进家门,18岁的万伯翱还从来没有出过远门,他觉得父亲太不近人情。

万伯翱:去就去吧,反正先去看看那怎么样,反正是也死不了人,也有这种想法,反正就是在矛盾中,也是怀疑自己行不行啊。

解说:万老太太哭着要万里把自己的皮大衣送给长孙,但最终万里让万伯翱带走的是自己解放战争中进军南京时穿的旧军棉衣。

万伯翱:这手一夹一床被子,这手一提一个网兜,基本上就是这样,没有什么更多的东西,没什么财产,兜里揣着15块钱,就是全部财产,再有两本书,一本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本是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解说:在抗战形势严峻的1938年6月,花园口决堤,使上千万人或丧生洪流或流离失所,形成了连年灾害,饿殍遍野的黄泛区,1951年豫中黄泛区农场因此成立反垦,万伯翱劳动的农场就是在河南西华县黄泛区,这里的农业生产以栽种果树为主,劳动强度很大,万伯翱初来乍到难以适应。

万伯翱:有最重的呢,要装麦子和黄豆,那个大概得有160、180到200斤,那个就是还得有技术,因为你要爬到那个仓上,那个粮仓有时候还很高,要爬梯子,梯子到了仓,到仓你还自己解开那个口,还要把它倒进去,然后你再慢慢才能撤回来,那还得需要技术,那个还是需要多锻炼,身体要更十分强壮才能做。

解说:打农药是农场常见的活,一颗果树需要打十遍农药,这也是万伯翱记忆中最难的经历,当时使用的农药都毒性非常大,防护措施只是带上草帽和口罩,在裸露的皮肤上涂肥皂水。

万伯翱:感觉那个风,它的风是有时候不定型的,你打着药,风一吹那就吹你一脸,吹你一身,这都是常有的事儿,而且这前头不有一个小型的拖拉机拉着,后头四个喷枪手,那实际上就是人在和机器比赛,它一箱就是一吨,就是2000斤的药,所以这咣噹噹咣噹噹咣噹噹,那个,那根本人就不敢有一点停,一点儿歇的时间,并不是你自己掌握这个喷药的时间,就是这完全是由拖拉机手和拖拉机拉着4个皮,那个橡胶的管子,你举着一丈多的这个喷头,那个是非常艰苦。

解说:劳累一天收工的时候往往没有条件洗澡,当药水毒性发作时万伯翱浑身酸痛地瘫倒在大通铺上,他心想,这种生活到哪一天才是个尽头啊,为此他悄悄流过泪。下乡半年后万伯翱盼来了第一个春节,他写信回家希望能够像往年一样和家人一起度过,不久万伯翱收到了父亲在他下乡后写来的第一封信。

万伯翱:伯翱,我与你妈妈好好商量了一下觉得我们虽然都想念你都想看到你,但是为了你更好地进步、更好地锻炼,你还是不回北京的好,因为你刚走了半年就又请假回北京看,看亲不好。

解说:看信后,万伯翱有些想不通,他去找党委书记汇报思想。

万伯翱:想不开这个你一看周围的人都回去了,那知青也都回去了,当然也有动摇了,你说一看四围都没有亲人了,每个春节都可以在家里过,这突然得自己过了,这是难免的。

解说:党委书记用战争年代的艰辛开导万伯翱,万伯翱安下心来,把父亲的来信公公正正地抄写在了日记中,过年时他在农场里阅读着父亲寄里的小说,《林海雪原》、《红旗谱》、《苦菜花》,闲暇中和军属们一起打打球。1963年周恩来总理在首都应届中学毕业生代表大会上把万伯翱称为:干部子弟下乡的典型”这段讲话在全国播放,当年的中学毕业生几乎都听到了广播。著名剧作家曹禺也曾把他成为“首都干部子弟下乡第一人”,而当时对知识青年的宣传口号是要“扎根农村一辈子”。

万伯翱:脚踩烂泥巴,心怀全世界的是这么一种教育,这么一种思想,当时我作为周恩来表扬的人物,那不能轻易回来。

解说:在漫长的下乡岁月中,被树立为先进典型的万伯翱像无数的知青一样其实也产生过离开农村的想法。

万伯翱:这个读书的愿望肯定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那如果你连读书的希望都没有了,连深造的这个机会也没有了,那只有是绝望的时候。

解说:万里为此曾写信给万伯翱他说,中国的园艺事业很需要你们这些有知识的青年,为什么不能把自己的毕生经历献给这个伟大的事业呢?在日记中先进典型万伯翱也告诉自己我没有什么可再犹豫的了,我一定要听党的话,干一辈子园艺工作。

郭世英弃学到农场 向万伯翱述说被下放秘密

田桐:1963年春天,万伯翱所在的豫中黄泛区农场苹果花开的时节,农场传来一个姓郭的北京大学生下放到农场的消息,万伯翱特意跑到招待所去看个究竟,在那里他意外地看见了郭沫若的儿子郭世英。

解说:万伯翱在2015年出版的散文集《红墙内外》中回忆了当时的一幕,见了来人我不觉一愣,这不是世英吗,为什么不上大学到农场来干什么,万伯翱与郭世英是同龄人也是好朋友,1962年万伯翱高考落榜选择下乡劳动,郭世英则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郭世英到农场后的第一个星期天两人相约,在落英缤纷的苹果下散步聊天,万伯翱表示为郭世英放弃学习来劳动而感到惋惜,郭世英则向好友述说了自己被下放的秘密。

万伯翱:他就是对当时的一些政策,有所怀疑,就是比如说三面红旗呀,就说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到底正不正确呀,要正确的话为什么大家吃不上饭,为什么还饿死这么多人,那城市里的人也没东西吃,他怀疑,这是一,然后呢,他也怀疑过就是你要说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发展的顶峰,那顶峰就不能发展了,这是在这个哲学上这个是不对的,应该是,应该能够发展的,另外他几个,他和一些青年在一块谈呐,聊啊,还有刻蜡版出一些诗刊,后来就被公安局盯上以后被定为这个反革命小集团。

解说:郭世英组织X小组研究敏感哲学问题,被定性为了“敌我矛盾”,周恩来总理听说后指示公安部门安排郭世英到基层劳动一段时间,而来到了河南西华农场的郭世英距离万伯翱所在园艺场只有大概三四里路。

万伯翱:他和我也可以说朝夕共处吧,当时他那个劳动的样子那家伙蓬头垢面呐,这个也不买好烟,就抽那个烟叶儿,洁白的牙抽得黑黄黑黄的,这不到半年,那就说了一口琉璃的河南话,他本来那个于立群给他准备的那些下乡衣服不管怎么着也是干干净净的吧,结果最后都在那个棉田地里都拉成一道一道的了,身体上面也拉了一个口子,因为那个棉田到9月份的时候都变得非常坚硬,你要是,尤其都要摘棉花的时候就变得很,比较坚硬了,到时候都拔掉它,当柴火烧的时候更坚硬了,所以他这身上划的都是伤,他也不在乎,在农场处处领先。

解说:小粪筐,小粪筐,粪是孩儿你是粮,迷家的粪合成了堆,散发五月麦花香,清晨唤我来起身,傍晚一起回床旁,你给了我思想,你给了我方向,你我的心呀在齐唱,这是郭世英在拾粪中创作的诗歌,曾经有报纸把他称作先锋派的诗人。

万伯翱:那他就得起早贪黑,那个粪堆也要量的丈量啊,有多高,有多宽,来给你评第一,那他就,那就是他的粪筐就基本上下不离身,然后他要到供销社去买烟去了,结果路上有一泡马粪,他绝不放过,他也没带粪筐怎么办?他就把那个斗笠这现在又叫草帽给弄下来以后他用报纸一弄,把那个粪就带回去,撒到他的粪堆上,

解说:郭世英表现突出,多次上了农场的光荣榜,下乡两年后得以返校,他要求从北京大学转学到农业大学读书,他说学成归来时要让棉花产量和稻谷产量都翻一倍。1966年山雨欲来风满楼,郭沫若被周恩来保护了起来,但是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万里却被造反派关押了起来,郭世英和同学组织了一个串联队,在串联途中,他特意骑着自行车来看万伯翱,而这匆匆一晤竟是两人的永别。

万伯翱:他到我那个小木屋里头,也是透风的那么一个屋子里头,去跟我聊了一会儿,我留他吃了碗面条,然后呢他劝我,我又问他,我说这,那我爸既然被抓住了,将来怎么样?最后恐怕还要回到毛主席革命路线一边吧,他安慰我嘛,这个他自己就是继续串联。

解说:然而郭世英在北大组织过X小组的经历,使他终究逃不过被囚禁被凌辱的命运。

万伯翱:要查他这段现行反革命的历史,要查他的思想,查他的根源,他又很孤傲,也受不了这种百般的凌辱,反正是从学校的四层楼上还绑着他,不知道怎么就摔下来了,到底是别人推他还是他自己投楼自杀,他跟我讲,他对生命并不在乎,他的学校里这个事儿出来以后他就想过自杀,他卧轨,他抽着烟,等着火车过来,但是火车半天没过,他又烦了又抽着烟又起来,他是这样,还有郭老另外一个儿子,海军的儿子比他小,叫毛毛,小名,一个“五好战士”学音乐的。也开枪自杀了,所以郭老在这个文革中损失了两个很有才华的,这个20多岁的儿子,这对郭老的打击是非常大的。

解说:郭世英死于非命以后,年过古稀的郭沫若默默地走进书房,把儿子的日记逐字逐句腾写在宣纸线装本上,一共腾写了八册。

万伯翱:郭老不了解自己的儿子,他要重新了解自己的儿子,那实际上那些儿子都只不过是都是思想上的问题,都是思想上的先知先觉,和思想上的就是认识这个不一样,而且现在看起来还都是正确的。

解说:挚友的英年早逝,让万伯翱难以释怀,他执笔摹写下郭世英的音容笑貌、才华、抱负和亲友的伤痛,并在文章的最后呼吁,世英你这颗划破夜空的流星我们要大声呼喊,不能让这样的悲剧在中国的大地上重演了。在郭世英下放万伯翱所在农场的1963年,隆冬腊月,朔风呼啸时,还有一位犯了“生活作风问题”的将军,王近山也被下放到了农场,王近山被看作是曾经风靡全国的电视剧《亮剑》主人公刘云龙的原型,他作战勇猛,曾在战场上与敌军共同抱着滚下悬崖,因此得了一个“王疯子”的绰号,王近山凭着卓越战功于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万伯翱:就这么一个老将军因为生活作风问题,林彪的批示刘少奇的什么,还有一些老太太的告状啊什么的,把他贬到农场,就是虎落平原呐,虎落了平原。

解说:王近山认真地学习着园艺技术,万伯翱笑言,只是当年行军打仗布阵看图他样样精通,而如今给果树剪枝却叫他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万伯翱:哪一是叶芽,哪是多余的枝,哪一个枝是挡光线的,这个枝拿下以后就底下的枝就都可以解放了。

解说:给果树剪枝是技术工人们常常争论的技术难题,万伯翱刚来农场时上了几堂修刀课,记着书上的口诀“疏强留弱”,念叨着“敢想敢干”的口号就一刀剪掉了本该保留的延长枝。

万伯翱:老工人很直爽啊,你怎么把这个延长枝给剪掉了,哎哟,我说这是延长枝吗,当然是了,你剪掉了这个枝就还管个熊用啊,哎哟,我说这太不好意思了。

解说:当王近山来到农场时万伯翱一手书本和笔记一手剪刀和锯子,已经比较熟练掌握了一些修剪果树的方法,王近山操着浓厚的湖北腔,请万伯翱修建示范给他看,这在当时成为农场职工们口耳相传的经典缎子。

万伯翱:当副场长那我(王近山)就尽职尽力我要学习这个剪枝,那指挥大战役的人突然到我树底下我在书上头小万呐,小万呐,给我表演一个到哪留啊,还有啥子小平头啊,你跟我说很虔诚的,鼻涕也流着,那个帽子冻,来学习这些生产知识。

解说:放映电影,是农场难得的娱乐,为数不多的几部电影中有新上影的《上甘岭》,万伯翱发现,每回放映《上甘岭》王近山就会泪流满面地提前离场,后来,万伯翱才知道闻名中外战史空前惨烈的上甘岭战役正是王近山指挥的最近一场战役。当时王近山任中国人民志愿军三兵团司令员,率三兵团作战。

万伯翱:当然后来《上甘岭》可能也批判了说那个女的唱歌是什么修整主义什么,后来他说根本就没有唱歌的,那战争太残酷了,他说那个,他说比电影上还要残酷100倍。那战士都是瞎子看不见了,但是瘸子能看得见,瞎子推着瘸子让瘸子在上头拿着机枪扫,就打到那种程度,他说那打着打着就一个大腿就飞的过来,打着打着一个脑袋就飞到眼前来了,他说那个战争那是他记忆力头最残酷的战争,激起了他的豪情,拿起冲锋枪就往外冲,这让人家司令部都做出决定,就得看住司令员,不能让他往前线冲,出去解个手,就有被炮弹轰死的可能,所以说那个战争打的时候简直是不堪回首。

解说:1974年,许世友上将面临被批斗的命运王近山怒发冲冠与主张批斗的人拍案争吵,他回到家以后就腹痛如绞发作,万伯翱写道,1978年暮春,久病不愈的战神王近山在医院专门为他录放的高亢雄劲的《解放军进行曲》和用不可当的军号声中永远睡去,他走了,带着他的愤怒和遗憾走了,或许只有那里才是英雄的最后归宿。

田桐: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万伯翱不仅开创了首都干部子弟风气之先,他也是难以提前回城的一员,万伯翱写道一生中最珍贵的阶段都是在农场度过的,他也曾经笑言,别人是“朝中有人好做官”,我却是“朝中有人难回京”。

解说:在万伯翱下乡锻炼已经有三四年的时候北京市市长彭真对万里说,你的儿子在农村锻炼三四年,差不多了,应该让他回来干点别的事儿吧。

万伯翱:但是我父亲也没有就是听他的话,而且1966年他们俩都打倒了,就是另做别论了,就是他们俩恨不得都压到秦城监狱而且他们的夫人像我妈妈都已经也下放到河南驻马店一个农场劳动了,所以那文革中就不可能再说什么回来不回来的事儿了。

扫描屏幕下方的二维码关注凤凰卫视官方微信平台,更多精彩尽在凤凰私享会!   

 点击关注官方微博@凤凰私享会,更多精彩内容实时掌握

《我们一起走过》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姜楠

首播时间:周六 10:05—11:00

重播时间:周日 21:40—22:30

[责任编辑:刘晓慧 PV027]

责任编辑:刘晓慧 PV027

标签:万伯翱 万里

2016-03-12我们一起走过 朝中有人难回京——万伯翱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6/03/12/5bbeed06-80b7-4960-9f0f-48428a2005e1.jpg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