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小三线”青春记忆 用热情与汗水浇筑国家希望


来源:凤凰卫视

核心提示:满足了基本的温饱生活之后,三线人遇到了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贫瘠的文化生活,三线厂的工人们不得不想方设法开发娱乐项目,而在当时的环境下,能引起大家共鸣的活动就是露天电影了,对于三线厂的大人和孩子们,这恐怕是最为温馨的记忆了。

洪泽民:那这就是科长楼,科长楼里面有一个小厨房,然后有两个房间,一个大房间一个小房间,还有个小小的卫生间,科级干部就可以住这个科长楼,科长楼这面有一栋,那边山上面有两栋,科级干部都住这个楼。

解说:这是一片典型的三线工厂家属楼,在安徽绩溪的小三线厂这几栋建筑属于后期修建的比较高档的宿舍了,在这几栋楼里曾经生活过的大多都是上海支内的三线建设者,汪福琪作为安徽绩溪当地人,亲眼目睹了这些上海人与本地人的沟通与融合。

汪福琪:第一他们是毛主席派来,搞三线建设的,当地群众肯定是欢迎的,当地呢很仰慕这些三线厂的员工,他们的技术他们的设备,他们的生活各个方面,都比我这个深山沟里的群众高一个档次。

张观根:当时好多商品都是从上海每一个礼拜都运一次来,包括上海的水产品,当时我们大闸蟹、咸鱼、带鱼,海带皮这些东西,全部从上海过来,所以当时这个生产在上海小三线的话呢,生活是很舒服的物价并不高,包括我们抽的香烟飞马大前门都是从上海过来。

汪福琪:所以有羡慕感,所以这样子结合起来呢是比较快的,我记得当年上海人带来的这些情况,不光是生产用品上,衣食住行上,都对绩溪发生了深刻的影响。

解说:上海的这些小三线单位,建在安徽的土地上,行政区化归安徽,但在汪福琪的记忆里,这些上海职工的生活方式却是完全海派的,在衣食住行上,都对绩溪人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在穿着上,绩溪人几乎跟上了上海那个大都市的潮流。

汪福琪:一个是款式,上海人的款式,一个是衣料,在款式上呢上海人穿的衣服,是跟着外面的潮流,我记得当年他们穿的裤子,是窄裤脚的很窄的,但很长下面只有五寸,我们是大裤脚的,所以后来许多人就改小裤脚了,在衣料上我们这里过去是青灰蓝单色的多,格子这些东西呢,印花格子的少,上海人能穿了,还有一个料子质量上,上海人当年带来的是的确良,那是当年是比较时髦的,化纤产品穿起来很挺,颜色很白,洗起来不容易脏非常好,所以大家都喜欢。

解说:除了穿着在吃的口味问题上,三线人与当地人也是这样互相影响,那些在当地人看来,根本不可能摆上餐桌的东西却成了三线职工嘴里的美味佳肴。

洪泽民:互相改变的,因为上海人的见识比农村里面是要广泛一些,比如我们山区的螺丝,螺丝在我们山区是一个很常见的东西,原来根本就没人吃的,你比如讲,在小河沟里面螺丝都很多的,原来像我们绩溪县人,就不吃这个东西,但是上海人他就作为一个好的东西来吃,后面慢慢就改变了我们,这东西还能吃,我们大家老百姓就到河里面,田里面去捞来吃了。

邱云德:他们不吃黄鳝,黄鳝稻田里面很多,螺丝这些他们都不吃,我们去的职工呢休息了,晚上弄黄鳝弄青蛙抓田鸡。

毛德宝:还有一个就是山蛙,山沟里面山蛙,她们根本不吃的上海人都吃,所以他们编了一个口头禅,上海人有钞票左手一个表右手拎个包,吃的好死的早。

开发娱乐项目 露天电影成三线人温馨记忆

解说:满足了基本的温饱生活之后,三线人遇到了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贫瘠的文化生活,三线厂的工人们不得不想方设法开发娱乐项目,而在当时的环境下,能引起大家共鸣的活动就是露天电影了,对于三线厂的大人和孩子们,这恐怕是最为温馨的记忆了。

毛德宝:开始时候没有电视机,没有电视机嘛,我们后方基地有一个电影放映站,到上海了来取片子,取好片子以后我们放映站的三位同志一个月轮流到各个厂去放。

青国治:到1967年的时候,才开始陆续地有些放电影,个电影弄个啥东西,一星期能放场电影,感到不错了,一说放电影了,你看吧家属们小孩子们,两三点钟的时候就把凳子放那占个地方,想看抢位是不是,厂里放电影人家隔壁厂也来,农村的也来,要隔壁的放电影我们也跑到人家那儿去看。

解说:在我们去到的每一个三线厂,基本都有灯光篮球厂,而当年的电影放映在没有大礼堂的日子里,几乎都是在这种场地进行的,电影放映在满足企业职工需求的同时,也吸引了大批当地的农民。

徐梦梅:记得第一次正式开映的时候,是放《少林寺》李连杰演的,那一次因为我们和当地老百姓关系处理得很好嘛,就是说我们要演让当地老百姓都能看到,记得好像演了七场还是九场,老百姓那天是有条不紊,从早放到晚,一出到门口漫山遍野都是老乡,他们在抽老烟,啃那个有大蒜的夹饼,空气中弥漫着大蒜和老烟的气味。

解说:一周一场的电影自然并不能完全解渴,三线企业的领导们继续在想尽一切办法提高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三线职工们所能享受到的待遇总是要比当地人先行那么一步。

许汝钟:光放电影还不过瘾,职工感觉还是电影一个礼拜就顶多放一趟嘛,怎么样想办法解决看电视,自己在山顶上建一个差转台一个塔,自己上山做架子修造那个,另外专门搞了一个转播室。

徐梦梅:上海也关心后方小三线,它会派一些文艺演出团到后方来演出,比方说上海歌剧院,上海邮电杂技团都会到后方来搞些演出,那时候搞演出我们工厂都是作为重大的节日,他们要舞台嘛,要把舞台把它搭拉起来那不容易,搭一个礼拜的舞台,就为这一次几小时的演出,丰富一下生活。

汪福琪:还有一个上海人它每个厂里都有群众文艺活动,我们县里有一些厂房也有群众文艺活动还经常交流。

解说:三线厂与当地工厂的文娱互动没有和谐的群众基础,是几乎不可能出现的,而这种和谐也意味着这些小三线的外乡人已经适应了这块土地,并在这片新的居住地扎下根来,开始了属于小三线人的平实生活,开始一种与城市生活截然不同的三线体验。

陈晓楠:经历了出发到达和建设,这群歌声嘹亮充满激情的年轻人,正式开启了他们的小三线建设之路,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这些职工和他们的家属们,在这样一个背井离乡的环境之下,是如何开创出一片崭新天地的呢。

扫描屏幕下方的二维码关注凤凰卫视官方微信平台,更多精彩尽在凤凰私享会! 

点击关注官方微博@凤凰卫视官网,更多精彩内容实时掌握

《凤凰大视野》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陈晓楠

首播时间:周一至周五20:00-20:30

[责任编辑:姜天骐]

标签:小三线 建设

2015-09-29凤凰大视野 千山红树万山云——“小三线”青春记忆(二)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5/09/29/c3a402cc-c44f-4ec9-80cc-e5bd87b196d8.jpg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