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小三线”青春记忆 用热情与汗水浇筑国家希望


来源:凤凰卫视

核心提示:满足了基本的温饱生活之后,三线人遇到了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贫瘠的文化生活,三线厂的工人们不得不想方设法开发娱乐项目,而在当时的环境下,能引起大家共鸣的活动就是露天电影了,对于三线厂的大人和孩子们,这恐怕是最为温馨的记忆了。

核心提示:满足了基本的温饱生活之后,三线人遇到了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贫瘠的文化生活,三线厂的工人们不得不想方设法开发娱乐项目,而在当时的环境下,能引起大家共鸣的活动就是露天电影了,对于三线厂的大人和孩子们,这恐怕是最为温馨的记忆了。

凤凰卫视9月29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靠山分散隐蔽,这三个词组在一起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呢,其实这正是当年三线建设时期的一个重要的方针,国防尖端项目要搬到三线地区,应当按照这一方针来进行选址,而这一原则其实是周恩来等人根据毛泽东的意见提出来的,用来指导部分机密性高的军工企业的选址,后来才逐渐转变为了一切三线企业的选址要求,自然小三线企业呢也不例外。

小三线工厂选址有讲究 村落式厂房设计防敌机

解说:这里是位于安徽池州的上海小三线建设重点项目八五钢厂,当年这个工厂的选址就是完全按照山散洞的原则来布局。

许汝钟:真正的在山沟里,跟我想像的不一样,我们搞钢铁的大家都知道,厂应该建在运输方便的地方,交通发达的地方,没想到给建在那么一个地方,这是上级是军人指挥,是南京军区的姚副司令他拍的板,他是以过去那个战争年代的那种经验,就是敌机俯冲不到你,炸不到你这个厂才能保留,他从这个角度出发,不让我们建设在平原上。

解说:许汝钟是1970年初从上海上钢五厂抽调去参加八五钢厂建设的,那时正是生产准备阶段,许汝钟一开始担任的是技术科副科长的职务,这个工作需要与每个车间都要打交道,对于小三线建设时期不合理的厂区设计,他有着直观的感受。

许汝钟:当时我一去了以后感觉到,这么困难实在是,再加上不按照我们的生产工序那个流程办,这个山沟能摆炼钢就摆炼钢,那个山沟能摆轧钢就轧钢,另外一个山沟能摆锻造就锻造,都分散在几个小山沟里,造成我们内部的运输非常复杂。

徐梦梅:所以说我们的工厂告诉我们,当时按照小三线设计的要求,在工厂要搞一些很隐蔽的工程,比方说它的厂房它是村落式,它的房顶全部是按照,农民房子造的,当地农民房子造的,从上面的飞机看下来看不到,是农民房子。一般小的公路水过路面,水稍微大一点,它会把这个路面掩盖,冲过来掩盖掉水过路面。

解说:与许汝钟一样,徐梦梅也是1970年开始参加小三线建设,他所说的水过路面,其实就是指厂区内的一些销路,常常会被河水淹没,据说这样设计的原因是保证将来,不容易被敌人的飞机发现。如今听起来,似乎有些天方夜谭了。

徐梦梅:沿着一条大的山沟开一条公路,公路两旁在山体后面搞一个小车间,其实就是一个小的班组,或者再搞一个小的库房,里面放半成品啊放炸药,这样会显得比较安全一点,它就是这么个瓜蔓式,还有呢它再搞一些像重要的建筑物的时候,还搞沙发式,比方我们的医务室卫生所它就是后面枕山左右也是山,前面对着公路,这样呢风水也好也安全,所以说呢我们这个工厂,我们协作机械厂真正是一个在深山老林里面的,在山沟里面的军工厂。

解说:徐梦梅所在的工厂在浙江临安,工厂的代号是9383,而用数字作为企业的代号,则是小三线企业的一个共同特征,在与浙江临安相隔大约八百公里的湖北襄樊,杨克芝所在的工厂代号是846。

杨克芝:什么都是保密的,一个是卫东机械厂,再一个就是通信地址,没有什么通讯地址的,我们写信只有邮箱,下面就是写的湖北襄阳204信箱,这个信箱就是我们的代号。

韩光华:襄樊市204信箱,那就是普通的职工给家属给朋友通信的时候,都是写的这个,邮电部门204信箱他就给你送到这地方来了,不能用846。

解说:韩光华是1965年就到846厂的三线建设者,三线工厂为了保密,除了代码之外往往都有一个普通的厂名,846厂的第二厂名就叫南河农具厂,而这个厂名其实更为当地人所熟悉,由此也可见当年保密意识的强烈。

韩光华:当时我们叫南河农具厂,有外面的人打电话给我,咱这不是农具厂吗,需不需要稻草绳子,包装这个农具呀,我说我们不需要,但是也不能够说,说清楚我们是干什么的,我只能说我们不需要稻草包装,他说农具厂生产农具,就应该用稻草包装啊,其他的农具厂都需要我们的稻草呀,在外面包装啊,你们为什么不需要,我说我们就不需要,他说为什么,我说我不能够回答你的问题,我就说不需要。

解说:韩光华所遭遇的尴尬应该是当时大部分的三线职工都曾经经历过的,邱云德1970年从上海去皖南山区支援小三线建设,他当时是医疗组的一员,跑遍了安徽大部分的小三线工厂,可是在他印象中在这些工厂里,他没有拍摄过一张照片。

邱云德:从我们下去,包括我们后卫组到医院,我所知道的没有人带照相机,我也喜欢拍照,为什么我照片比较多呢,因为小三线是搞军工的生产,军工那时候来讲,军工就是秘密,而且你生产的地点暴露了,你在那里拍照万一漏出去不是要暴露了嘛。

解说:喜欢拍照的邱云德一直严格遵守着纪律,令行禁止是当年小三线单位一贯的优良传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批职工,不管什么样的三线单位都把保密这一基础保持得相当到位。

陈晓楠:可以想见,不管是安徽皖南还是浙江临安,抑或是湖北襄樊,当时的中国有着许许多多这样的地方,因为三线工厂的到来改变了当地的生活形态,三线厂在这些贫瘠的山沟沟里勘探选址,开发建设,一批批的外乡人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开始在当地的未知生活,迎接他们的又将是怎样的情形呢。

刘辉松:我来的时候是晚上来的,晚上来的,当时路也没有路灯也没有。

王远佑:那时候是属于农场,有个单位在这里种的桃树,到处遍野是桃树,真的是世外桃源。

刘辉松:我当时八个人一个房间,我在老家都是我一个人,因为我房子比较大,到这里来八个人一个房间,我睡在上铺,我第一次睡这种上铺很不习惯,但是也感到很新鲜。

史志定:每天要干十个小时 一顿饭要吃一斤一两

解说:王远佑和刘辉松都是846厂的职工,对于三线厂的回忆,大多数的三线人都是从新鲜感来切入的,面对陌生而略显艰苦的环境,那些从大城市迁徙而来的人们,自然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

祝翠华:我妈那一段时间是经常哭,我妈说我没想到我会到这种地方来,因为我们在武汉,你看武汉那时候都已经很发达了,一九六几年非常发达了已经是,但是到襄樊来我连汽车都很少见。

扫描屏幕下方的二维码关注凤凰卫视官方微信平台,更多精彩尽在凤凰私享会! 

点击关注官方微博@凤凰卫视官网,更多精彩内容实时掌握

《凤凰大视野》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陈晓楠

首播时间:周一至周五20:00-20:30

[责任编辑:姜天骐]

标签:小三线 建设

2015-09-29凤凰大视野 千山红树万山云——“小三线”青春记忆(二)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5/09/29/c3a402cc-c44f-4ec9-80cc-e5bd87b196d8.jpg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