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中美科技交流秘档 钱学森归国开启教育改革创新


来源:凤凰卫视

核心提示:随着大量华裔美国科学家的相继到访,还有中美正式地建立外交关系,中国向美国派遣留学生的计划又重新提上了日程,面对着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级人才,尤其是高科技人才的严重的短缺,这样的困境中国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的向美国派遣留学生的政策和计划,由此开启了中美之间科技交流的春天。

留学生所学领域随改革开放深入不断扩大

解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国内急需大量的建设人才,中国政府向国外派遣的留学生也从最初的每年几个,几十个,逐渐地成倍增长,到后来的成千上万个,以至于几万个,留学生所学的科目也不再局限于语言方面,而是扩展到物理、化学、数学、生物等自然科学领域,甚至于还有很多人从事文化艺术方面的研究,欧盟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博士,也有幸成为这一留学大潮当中的一分子。

王辉耀:到旧金山一看那机场那么大,北京机场那么小,旧金山又转到纽约,纽约你飞到那个纽约上空当时晚上一片灯海,一片亮得整个绵延可能几十公里,都觉得从来没见过这种场景。

解说:从百废待兴的中国来到繁华的美洲大陆,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对于第一次踏上异国土地的王辉耀来说,一切都是陌生的也是新鲜的,当时他是纽约商学院有史以来第一个来自中国的留学生,美国大学的教学体系和学习方法与国内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同学之间的陌生感也让王辉耀印象深刻。

王辉耀:同学之间也有很多这种对中国不了解嘛,说你们中国有没有飞机呀,你们那个现在中国有没有火车?都有问这种事,就非常大家的世界非常隔绝,甚至有的同学说我可以摸你一下吗?我说你摸吧,有什么不可以的,他摸了一下他说,哎呀,我摸了一个来自红色中国的什么什么人,Red  China,好像觉得你是个怪物,就中国这个当时确实大家双方隔离了很多年,“冷战”几十年没什么了解。

解说:由于“麦卡锡主义”思潮在美国盛行了几十年,再加上中美两国的交流长时间处于停滞状态,相互之间的陌生感与日俱增,随着中美两国留学大潮的重新开启,人员往来日益频繁,在那些留守美国的华裔科学家的推动下,两国逐渐消除敌意减少误解,重新建立起相互之间的信任感,人员之间的交流也变得顺畅起来。

王辉耀:交流是解除任何猜忌,这种怀疑,这种不信任最好的方式,那么留学生是最好的一个培养信任感的一个方式,如果我们想像以后未来的这些企业的领导人,国家的领导人都是校友,都是这个同学,那你想想看这个就是最稳固最持续的关系,就会对这个国与国,企业甚至与人民之间都会有巨大的反响,巨大的帮助。

解说:钱学森不仅在中国的“两弹一星”事业上成就卓著,而且在人们并不熟知的其他科学理论方面也是成绩斐然,钱学森在美国期间完成的《工程控制论》系统工程理论,如今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军事、农业、林业等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实践活动当中,并且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当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涂序彦(系统科学家钱学森研究中心北京中心研究员):《工程控制论》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是翻译成中文、俄文、德文、法文很多国家的文字,所以呢就是说这是他在很多的这个科学贡献中,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理论,也是影响面最广的理论。

解说:经过潜心研究,钱学森创建了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使得科学和技术日益一体化,它实际上就是整个人类的知识体系,虽然当时中美两国关系还没有完全解冻,但是谁也不能否认这是中美科技交流的重要成果之一。

卢明森(思维科学专家钱学森研究中心北京中心研究员):必须跳出本专业,站在更高层次上,把所有的科学技术都总揽全局去看,才能够把各门科学技术摆在一个比较恰当的位置,他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就是这样一个体系。

人才归国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力量

解说:钱学森在自己喜爱的科学理论研究领域花费心血最多的就是建立了系统科学体系,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叫做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其实由具体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系统就是一种复杂巨系统,钱学森复杂巨系统理论的提出与他在美国期间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密不可分。

嘉宾:现在这世界是个复杂多变的系统,光从分门别类来看有局限性,所以他提出了开放复杂巨系统,他认为这是新的时期,科学发展的一个对象,新的对象,是一个新的领域。

解说:钱学森利用综合集成法结合他在美国的工作经历又创新性地建立了大成智慧学。

白云帆(钱学森研究中心北京中心研究员):钱学森提出的“大成智慧”教育思想,借用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的一句话,他说呢钱老的教育思想或许是我国教育改革创新的一把钥匙。

解说:大成智慧学的提出,对于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的“顶层设计”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顶层设计”这一新名词进入中国新五年规划,预示着中国的改革事业进入了新的征程。

于景元(系统科学家原中国航天710研究所研究员):加强顶层设计,这不(习近平)总书记几次讲话都讲嘛,顶层设计实际上就是钱学森提出来的总体设计,就一个系统开始干事干起来的时候,我必须有一个总体设计,明确总体目标,明确总体方案,明确方案这个总体下边各个系统的协调,大力协同等等,这一套东西,这都在顶层设计或者总体设计里头。

解说:钱学森在科学理论方面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巨大,令人敬佩,基于在美国的工作经历,和在中国“两弹一星”事业上的实践经历,他对中国军事科学研究提出了更高层次的重要思想和观点,并直接倡导了军事运筹学的建立与发展。作为中国军事科学院军事运筹所的第一任所长,孙柏林对军事运筹学可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

孙柏林:军事运筹学呢就是其中作战模拟是主要的,就是有如果用美国人讲话,就是用计算机来模拟打仗,把双方的兵力兵器加进去,然后呢做成模型打仗。

解说:美国对军事运筹学的应用已经遍布各个军事部门,其海陆空军包括海军陆战队在内,都建立了大量的作战模型,而且编拟了模型集,在国际上应该是首屈一指的,美军通过各种作战模型首先在部队模拟中心进行模仿,然后再把它运用于实战,以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

孙柏林:美军的模型也不是万能的,因为否则万能的话它不会再伊拉克在阿富汗(失败),最后有的地方就不能完全模拟,模拟在战术上是行的,越是接近有人参与的,它越不准。

解说:1978年5月,在钱学森等人的积极倡导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了军事运筹学和系统工程的研究试点工作,军事科学院成立了第一个军事运筹研究分析机构,美国军方对中国在军事领域所取得的进步刮目相看,中美军方经过谈判达成军事互访的意愿,随即两国的军事交流也开始逐渐解冻。

孙柏林:他们现来也参观了我们一些地方,然后我们去的,以后的交流就多了,经常它的武官它的代表团,因为我呢在军事科学院我还管外事嘛,所以它美国的这个代表团来呀,可以(说是)必访军事科学院,原因在什么地方呢?它说军事科学院才真正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真正的战略思想。

解说:如今的中美两国早已经从“冷战”的阴云当中摆脱了出来,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一大批科研人员,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在不同时期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在中美两国关系不断向好的征途上,中美两国的科技交流必将不断地向前迈进。

陈晓楠:随着中美关系恢复到正常的状态,中美科学家和留学人员可以自由地互访往来,中美科技合作和交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了日益深入的发展,时间的脚步迈入到21世纪,面对着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崭新的时代,中美两国的科技交流又会谱写出怎样的乐章呢?请各位明天继续收看《中美科技交流秘档》的第五集《奥巴马时代》。

扫描屏幕下方的二维码关注凤凰卫视官方微信平台,更多精彩尽在凤凰私享会! 

点击关注官方微博@凤凰卫视官网,更多精彩内容实时掌握

《凤凰大视野》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陈晓楠

首播时间:周一至周五20:00-20:30

[责任编辑:姜天骐]

标签:中国 留学生

2015-09-24凤凰大视野 中美科技交流秘档——从冷战时期到奥巴马时代(四)科学的春天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5/09/24/c394e912-1bc0-4949-b6b4-3f6111f7a80b.jpg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