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问"七七事变" :挑事日军的非正常死亡
2008年04月30日 17:00凤凰网专稿 】 【打印
相关标签: [蒋介石] [卢沟桥] [七七事变]

袁世凯庐山讲话

五、蒋介石是否处处对日妥协?

国民党走向比较积极的抗战有一个过程,一开始是希望作为地方事件处理,一直是这一个态度,不希望扩大,希望就地解决。包括一面抵抗,一面谈判,通过谈判解决问题,通过一些协定作出让步,希望通过妥协让步得到一个解决。随着日本步步向华北进逼,蒋介石准备抗战部署的决心越来越大。基本上到了1935年华北事件以后,蒋介石开始积极做了准备。修了很多公路,达到10万公里,接通了很多铁路。在北方接通了从大同到风陵渡(山西的最南端)、陇海铁路(接到宝鸡天水)等,这些都是有军事意义的战略铁路。另外,在后方建立兵工厂、一些重工业工厂。

国民党部队写的战役总结中,很少因为后方粮草供应不上而导致战争失败的。不是物资缺乏,而是一部分将领贪生怕死,所以蒋介石也毙了好几个人。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蒋介石一方面指示宋哲元和日本人进行谈判,力求作为一个地方事件解决,一方面加紧军事部署,密令孙连仲、庞炳勋、高桂滋率部向石家庄、保定集中,还计划组织保定会战,准备设立石家庄行营,徐永昌任主任,就近指挥。同时电令何应钦马上从四川返回南京,主持战事。直到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了著名的《对于日本的一贯方针与立场》的讲话:

“我们既是一个弱国,如果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生存。那时节,再不允许我们中途妥协,须知中途妥协的条件,便是整个投降、整个灭亡的条件。全国军民最要认清所谓'最后关头'的意义。

和平已非轻易可以求得,眼前如果平安无事,只有让人家军队无限制地出入我们的国土,而我们本国的军队反而要忍让限制,不能在本国土地内自由驻扎;或是人家向中国军队开枪,而我们不能还枪。

我们的东四省失陷,已有6年之久;现在冲突地点已到了北平门口的卢沟桥。如果卢沟桥可以受人压迫强占,那么我们百年故都、北方政治文化的中心与军事重镇的北平,就要变成沈阳第二!

今日之北平,如果变成昔日的沈阳;今日的冀察,亦将成为昔日的东四省。

北平若可变成沈阳,南京又何尝不可变成北平!

所以卢沟桥事变推演,是关系中国国家整个的问题,此事能否结束,就是'最后关头'的境界。

万一,真到了无可避免的'最后关头',我们当然只有牺牲,只有抗战;但我们的态度只是应战,不是求战;应战,是应付'最后关头'必不得已的方法。

我们固然是一个弱国,但不能不保全我们的民族的生命,不能不负起祖宗先民所遗留给我们的历史的责任。”

下一页:中国军队为何“以多败少”?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