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人人羡慕的“金饭碗”新中国第一代空姐——十八姐妹


来源:凤凰卫视

自动播放

核心提示:新中国刚刚成立时只有不到30架飞机和12条短程航线,机组人员也只有机长、副驾驶、领航员、机械员和报务员,唯独没有专职的服务人员。在这样的背景下,周恩来总理指示中国民航要重视服务,并要招收年轻

核心提示:新中国刚刚成立时只有不到30架飞机和12条短程航线,机组人员也只有机长、副驾驶、领航员、机械员和报务员,唯独没有专职的服务人员。在这样的背景下,周恩来总理指示中国民航要重视服务,并要招收年轻女性担任空中乘务员,可以从北京的中学生当中挑选。这样一来,北京的各个中学像“过筛子一样”展开了推荐和选拔工作。

凤凰卫视12月7日《腾飞中国》,以下为文字实录:

何亮亮:1949年11月,中共策动原隶属于国民政府的中国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北飞起义,这位新中国民航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时,新中国只有不到30架飞机和12条短程航线,机组人员也只有机长、副驾驶、领航员、机械员和报务员,唯独没有专职的服务人员。

到了1955年,新中国民航拥有的运输飞机增加到了57架,还首次从苏联购买了四架伊尔14型飞机,国内航线和国际航线也达到了19条。在这样的背景下,周恩来总理指示中国民航要重视服务,并要招收年轻女性担任空中乘务员,可以从北京的中学生当中挑选。这样一来,北京的各个中学像“过筛子一样”展开了推荐和选拔工作。

到了1955年末,经过层层的面试、体检和政治审查后,16名北京中学生和两位民航局的工作人员成为了新中国的第一代空姐,被称为“空中十八姐妹”。“十八姐妹”的年龄大多在十八九岁,她们的政治条件优秀,社会关系合格,而且品学兼优。在那个年代民航局挑选空中乘务员主要看的是“政治成分”,外表被放在次要的位置。

由于那时的空中服务员并不面向全社会招收,只有受到组织信任的人才能够入选,所以“空姐”这一职业一直颇具神秘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能够乘坐飞机的要么是外宾,要么是局以上的领导,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一个月的工资甚至还没不起一张机票,就算是有钱人家买机票也必须要有一定级别以上单位开具的介绍信。但是“十八姐妹”却能够享受空中的旅程,还能为国家领导人和外宾服务。

今年已经年过七十的王竹报是当时“十八姐妹”中的一员,她在1957年到1967年多次在周恩来总理的专机上执行飞行任务,伴随周总理飞过了全国数十个城市。较高的收入和社会地位让“空姐”这一职业在当时成为人人羡慕的“金饭豌”。然而,要端好这个“金饭豌”其实并不容易。由于当年飞机小,舱位只有十几个,客舱也不是密封的,一旦遇到强气流,飞机就会严重地颠簸,晕机,飞机速降等意外状况是时有发生。

如今,中国民航已经开辟了近三千条航线,曾经是只能承载十几个人的小型客机也早已发展成了能够容纳500多人的空中“巨无霸”。“空姐”一职也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而“政治成分”早已不是被考量的标准。学历、外表、个人综合素质等因素成为了新的硬性指标。

《腾飞中国》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何亮亮【主持人专区】

首播时间:周一至周五 20:30-20:35 

重播时间:周一至周五 13:30-13:35

         周二至周六 06:55-07:00

想看更多金牌时评、热点解读、主播风采、幕后猛料?嘘!悄悄加入凤凰私享会(IDphtvifeng),让小凤君带您走一走凤凰卫视的小后门。  

[责任编辑:程昊 PV084]

责任编辑:程昊 PV084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腾飞中国:新中国第一代空姐——十八姐妹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p0.ifengimg.com/pmop/2016/12/07/94d88827-e9a6-4cc8-89e3-d5caaff04d1d.jpg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