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西北王”胡宗南:薪资三分之二给部队三分之一给家人


来源:凤凰卫视

自动播放

核心提示:在澎湖的林投公园里,有一尊胡宗南在台湾唯一的铜像,他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就如同胡宗南在台湾生活的岁月,曾经留下痕迹,但是从不张扬。宦海沉浮,虽说时代决定人的命运,可是人的意志却可以决定命运的内

解说:当蒋经国奔波于中部横贯公路赶工的同时台湾海峡战火再起,那场叫做八二三的战役严重考验着蒋介石的政权。1958年8月23号,距离厦门只有十一海里的金门笼罩在一片炮火中,当时三十九岁的郝柏村在小金门担任师长,听到炮声之后不到一个半小时整个金门列岛所有通讯就完全中断。炮战发生之后的一个深夜,一艘小艇在炮火中悄然接近小金门,小金门那时候有两个码头,一个是九宫码头,当时的九宫码头每隔几分钟就有一群炮弹打下来。

郝柏村(前台湾小金门师长):所以那个地方上下是很危险,后来我选择了九宫码头另外一个海滩,九宫码头大概有三千公尺的样子,两三千公尺,那时候就决定你蒋经国要来啊就到那里去,大概是晚上八点钟吧,滩头上一个简单的工事,一个小碉堡不坚固啦,经国先生同王升坐一条船准时地到达了这个后头,一上了岸我们马上就走到碉堡里头去了,外面还是炮弹,但是我们在碉堡里面比较安全一点。他对于金门炮战的经过,士气还有补给的问题,同我们讲一些都很好啦,没有问题了。

解说:其实早在炮战之前的三天,蒋介石就曾经飞抵金门,仿佛是预知战争的来临。他要求金门岛上的官兵与战地共存亡。由于心中早有准备,因此蒋介石在8月23号那晚格外镇定。

应舜仁(原台湾士林官邸侍卫人员):晚上啊,这条线经常联系的啦,有一阵很多的炮打来,要报告这个状况,这个老先生已经睡觉了,老先生睡觉,那武官就跟这个副官一个科长,蒋科长也是姓蒋的,要蒋科长报告先生,蒋科长就讲了他睡觉了休息了,我怎么报告啊他说,我怎么去报告啊,我报告要骂了他说,好,结果不报告,第二天早上报告,第二天早上老先生一起来,就向他报告,听到说这个炮打的很厉害,他就心里上就有预感,也没有感觉到很震惊。我们听到都这样发抖,好像炮弹落的很多就这样的,他照样静坐。

解说:八二三炮战是两岸之间最后一场大型战役,七年后四十六岁的郝柏村进入士林官邸担任蒋介石的侍卫长,推荐郝柏村的正是八二三炮战期间与他挤在碉堡里讨论军情的蒋经国。

郝柏村(时任蒋介石侍卫长):老“总统”他是一个军人,是非常的严肃,他除了对一般的军事干部都不必说了,就是对这个文人的干部,因为他的威望太重太高,所以后来岁数大一点了,比较和蔼了慈祥了,他在年轻的时候,在六十岁以前眼睛瞪起来那可是蛮怕人的。所以很简单一件事情我们可以看出,老“总统”他很少同部下握手的,什么人见到他一鞠躬或者站在那边,就是平常宴会吃饭,很少握手,我的印象中他除了外国人外宾来了,他一定要握个手。那经国先生当然不一样,经国先生不管长官部下,大家见了面先握个手,从这里看出很明显的不同。

解说:接替郝柏村担任侍卫长的是孔令晟,他与郝柏村都是江苏人,算是小同乡。孔令晟担任国防部作战助理次长,他参与1960年滇缅边界的战役,而那次战役也有蒋经国的影子。

孔令晟(前台湾[国防部]作战助理次长):蒋经国下面特种部队,真正执行这个东西是特种部队,特种部队分两种,他们美援过来的特种部队,是用空中海上陆地渗透过去,利用当地不满政府的人,利用他们组织游击队来配合,主要是正面的军事反攻,然后后面再配合起来,这个就更加有力量。而我们反过来了,正面是副的,我们的主力是在敌后,晓得吧,因此我们是叫突击人民公社的构想,最后这个基地丢了。当然这个状况非丢不行,当然我们的计划丢的话我们就转移到泰国老挝的边境上,我们有个计划,在那个地方,因为可以打游击是不是,那么它拿这个孟帕辽,那个基地叫孟帕辽,所以那个机场也叫孟帕辽机场,在孟帕辽的话他们拿下来以后最后因为堆积了很多的我们台湾送去的箱子啊,那个箱子上都有美援的,那个没有去掉,因此他们大陆上同那个缅甸政府对整个国际新闻记者打开来一看,美国人就要求我们撤退,所以我们就把它撤退。撤退回来以后老先生气啊,很气。

胡宗南薪资三分之二给部队 三分之一给家人

解说:这次失败让蒋介石从此放弃了反攻大陆的行动,但在他的心底深处这个遗憾如影随形。

蒋介石的反攻计划破灭了,回到台湾的胡宗南内心也是疲惫至极,此时位阶已经不在他的计算中。

张政达:在锦州街的时候,王叔铭几乎天天来,有一天他跟我讲,哎,张参谋,你们快有事情做了,我说什么事情啊,他说我今天给他做简报,“总统”要叫他当“参谋总长”,我跟他讲空运方面的东西,那我很开心,那我们也可以去做事去了。过了两天没有消息了,我问王叔铭说,王将军啊,怎么了,你们的老板不肯干。

解说:胡宗南离开大陈一年多后,国民党也从大陈岛撤离,后来部署为了纪念他,将留在大陈的相关文物设立一间纪念馆,置放在马祖的东引。

周钟颀(胡宗南王曲军校学生):他到哪里都想老百姓,所以老百姓始终不会忘记胡宗南,就这样子。那么我们当学生也好,当胡先生部下也好,也是一辈子不会忘记他。

解说:就在大陈岛的记忆还在胡宗南部署的心理回荡时,胡宗南早已抛下浙江反共救国军总指挥的身份起身前往台湾的另一个偏远的离岛,澎湖,展开他人生的另一段旅程。位于台北的石牌小学在1953年时曾经是日本白团训练国民党将领的秘密军事学校。

郝柏村:老“总统”(蒋介石)就是鉴于大陆军官学术的失败,不如共产党的意思,当时有这个冈村宁次召集一部分这个日本的二次大战的军官,从少将到少校,都是日本陆军大学毕业的,那时候他们等于是偷渡到台湾来的,坐渔船来的。

解说:当年黄埔十二期的郝柏村在这里遇到了黄埔第一期老学长胡宗南,两人成了同班同学,这是胡宗南军旅生活中最宁静的一段,当时他刚从大陈岛回到台湾。

郝柏村:胡宗南那时候在那受训,我也在那受训,我同胡宗南有一年的时间等于我们是同学。

解说:事实上胡宗南对于军事教育训练并不陌生,1938年抗战初期胡宗南在西安成立中央军官学校第七分校,又称王曲军校,培养抗战的军事干部。

孔令晟:我是选择胡宗南的一个部队,当时叫做预备第七师,他成立干部训练班,就是要去打仗去。

解说:从大陈岛回到台湾后,胡宗南还是习惯军中的生活模式,只有假日才返回家人的身边。

胡为真:我很少看到父亲,每次他好不容易回到家的时候,我可以看到母亲的那个兴奋和高兴,嘘寒问暖,这时候我们小孩在旁边是多余的了。

解说:尽管和家人相处时间不长,在胡宗南的大儿子胡为真的记忆里,父亲的话语总是清晰。

胡为真:那天父亲把我叫住,问我,你将来想要做什么,我不加思索,我马上说我要像你一样做军人,他只是微笑一下,然后用庄重、缓慢但是坚定的口气跟我说你要做大丈夫。

解说:1955年9月,回到家里才一年多的胡宗南再次离开妻儿,前往澎湖担任澎湖防卫司令官,扛起军人的职责,胡宗南将薪资的三分之二给了部署和部队,最后的三分之一才留给家人。

胡为真:那几年每次母亲在家里接到澎湖寄来的父亲的薪水的时候,老觉得不够,但是家用不少啊,我们有四个兄弟姐妹,怎么办,母亲就想要赚一些额外的一些钱,她就想办法写稿,第一次投稿的时候这稿子被退稿了,脸色马上沉了下来,就回到房间里去。我跑到房间里去看我母亲,一看她正在哭。

解说:直到1959年胡宗南在澎湖任期四年后才正式退休,结束了长达35年的军旅生活。然而很快的他进入了国防研究所再度当起学生。

胡为真:我就记得他在房间里面摆了一个黑板,黑板上头写的都是英文单词,有空有背,他的发音不一定标准,所以母亲就纠正,母亲纠正,他就跟着念。

解说:当起学生的胡宗南和家人相处不到三年,一向硬朗的他竟一病不起。

胡为真:父亲生病是起因于心脏,咳嗽咳得很厉害,蒋公跟夫人去看他的时候,父亲立刻坐起来,坐起来以后非常感谢蒋公说,“总统”你来看我,后来蒋夫人为他祈祷,父亲感动的眼泪都掉下来。

解说:1962年2月14号农历过年期间胡宗南因心脏病发,病逝于台北荣总,得年六十六岁。

已经年迈的王曲唱着黄埔的校歌,胡宗南去世至今已经超过五十四个年头,但当年他的部署们依旧每年为他举行纪念仪式。

女:向胡上将遗像行三鞠躬礼,一鞠躬。

周钟颀:我们只要提到我是王曲七分校毕业,大家就想到胡先生。

张政达:他说我要到大陆上去,只要大陆上有一块地,有十公里大,我就去了。

刘燮林:委屈他了,像胡先生这样一个人。

陈晓楠:在澎湖的林投公园里,有一尊胡宗南在台湾唯一的铜像,他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就如同胡宗南在台湾生活的岁月,曾经留下痕迹,但是从不张扬。宦海沉浮,虽说时代决定人的命运,可是人的意志却可以决定命运的内涵。明天同一时间请各位继续收看《凤凰大视野》民国大佬的台湾往事。

  《凤凰大视野》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陈晓楠

首播时间:周一至周五 20:00-20:30

重播时间:周二至周六 09: 00-09: 35

          周一至周五 16:15 – 16:50

想看更多金牌时评、热点解读、主播风采、幕后猛料?嘘!悄悄加入凤凰私享会(IDphtvifeng),让小凤君带您走一走凤凰卫视的小后门。 

[责任编辑:胡玥 PV082]

责任编辑:胡玥 PV082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2016-12-06凤凰大视野 流转岁月——民国大佬的台湾往事(二)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p0.ifengimg.com/pmop/2016/12/06/790a5d3d-36e7-415d-898f-6db7ea906fc7.jpg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