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胆”之死——陈布雷违心为蒋介石代笔
2016年02月23日 11:57
来源:凤凰卫视
核心提示:1927年北伐战争期间,蒋介石身边出现了一位新闻报人出身的秘书,这个人就是陈布雷,因为被蒋介石赏识,也被蒋的礼贤下士所感动,陈布雷成为了蒋介石身边最信任的秘书,一做就是22年。直到1948年
核心提示:1927年北伐战争期间,蒋介石身边出现了一位新闻报人出身的秘书,这个人就是陈布雷,因为被蒋介石赏识,也被蒋的礼贤下士所感动,陈布雷成为了蒋介石身边最信任的秘书,一做就是22年。直到1948年陈布雷自杀身亡,作为国民党的领袖“文胆”蒋介石最信任的幕僚长,陈布雷最初选择与蒋介石共患难,却为何最终在蒋介石政权风雨飘摇的时刻选择默默地离开呢?
凤凰卫视2月22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各位好,这里是《凤凰大视野》,1927年北伐战争期间,蒋介石身边出现了一位新闻报人出身的秘书,这个人就是陈布雷,陈布雷个子不高,瘦瘦的,经常身穿一件深色布衣,操着浓重的宁波口音,待人亲切,因为他被蒋介石赏识,也被蒋的礼贤下士所感动,所以陈布雷从一位朴素的报人成为了蒋介石身边最信任的秘书,幕僚长和领袖“文胆”,一做就是22年。直到1948年陈布雷自杀身亡,那么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会用五集的篇幅来讲述《“文胆”之死——陈布雷的传奇人生》。
解说:1948年11月14日,深秋的南京城内爆出一条惊人的消息,陈布雷昨日因心脏病突发逝世,蒋介石总统夫妇亲往吊唁。有关因心脏病突发逝世的消息出自《中央日报》,然而在短短几天内,真实的内幕就由内而外传播开来,陈布雷是服安眠药自杀的。陈布雷自杀的消息震惊朝野,作为国民党的领袖“文胆”蒋介石最信任的幕僚长,陈布雷最初选择与蒋介石共患难,却为何最终在蒋介石政权风雨飘摇的时刻选择默默地离开呢?所有故事还要从北伐时期,蒋介石与陈布雷的最初相识说起。王泰栋是原宁波日报记者,与陈布雷同乡,多年潜心研究陈布雷与蒋介石之间的关系,著有《陈布雷传》,根据他书中记载,蒋介石与陈布雷是在北伐战争时期相识的。
王泰栋(《陈布雷传》作者):第一次跟蒋介石见面,由他的堂兄陈屺怀介绍给蒋介石。
解说:1926年7月,蒋介石率领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此时作为北伐军总司令的蒋介石战务倥偬,迫切需要一个新的新闻秘书,之前蒋介石的新闻秘书是邵力子,北伐初期国共尚未分裂,但裂痕已经产生,蒋介石对中共的态度日趋强硬,邵力子比较亲共,蒋已多有不满,希望找到一个更能够体现自己意图的新秘书。
蒋介石最初属意的是时任上海《商报》社长的陈屺怀。
王泰栋:陈屺怀的年纪比蒋介石要大10多岁,“他(蒋介石)叫我去给他当秘书,他(觉得)不好做,为什么呢?我这么大年纪了,他是我下辈,我去了不大好,再说我这么大年纪再去跟着他,有些话也不大好讲。”
解说:陈屺怀是老同盟会会员,很支持蒋介石的革命主张,他虽然婉拒了蒋介石的邀请,但还是向蒋推荐了自己的堂弟陈布雷。陈布雷原名陈训恩,1890年出生于浙江省慈溪县,慈溪距离蒋介石老家溪口直线距离不过40公里,1904年,陈布雷就读于慈溪县中学堂,后转入宁波府中学堂,接受现代教育。
吴志贵(慈湖中学校长):慈湖中学最早是从南宋时候开始的慈湖书院,有1000多年的历史,然后1902年我们成立了现代的慈湖中学,陈布雷先生就是从1904年在我们学校读书,1905年的时候离开了我们学校,他在我们学校读书的时候表现得非常优秀,他的文学功底更加突出。
解说:日俄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年,华侨民主革命领袖孙中山成立同盟会,改革与革命风起云涌,期间陈布雷深受堂哥陈屺怀的影响,经常阅读政治性报刊,思想倾向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同年陈布雷毕业于浙江高等学堂,进入上海《天铎报》工作,他就以“布雷”为笔名,在上海《天铎报》撰写评论,积极响应革命。
王晓华(民国史学者):大概从3月份到11月份,他就接近写了将近90篇的那种社评,谁也写不过他,所以他名气很大。
解说: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病逝,中国各界反对军阀统治和外国列强的呼声越来越强烈,陈布雷以犀利的语言主张全民革命,与广州国民政府的革命主张遥相呼应,受到国民党元老张静江与戴季陶的关注,所以当蒋介石征询二人对陈布雷的看法时,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王晓华:蒋介石当时准备北伐了,他就需要有人帮他来做宣传,蒋介石有一个用人标准,叫做黄浙陆一,黄是黄埔,浙是浙江,陆是陆大,一是第一军,陈布雷正好是浙江人,又是他的老乡,名气又那么大,所以蒋介石就派人去找陈布雷。
解说:北伐时期上海作为全国的舆论中心,邵力子奉蒋之命自广州到上海,宴请上海报界人士,说明北伐形势,扩大舆论宣传,会上邵力子走向了一位个子不高,瘦瘦的男子身边,这个人就是陈布雷,邵力子将携带的一张大信封送给陈布雷,并对他说,蒋先生对你早有耳闻,对你是极为慕重啊,陈布雷打开信封,发现里面竟是一张蒋介石的戎装照片,照片上还附有蒋介石的亲笔签名,赠陈布雷先生,弟蒋中正。
郭必强(中国第二档案馆研究馆员):称自己为弟,称陈布雷为兄,这种文人之间的这种说法很重要的,会让文人容易感动。
杨天石(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这个是表示蒋介石对于陈布雷的重视,也是争取联络陈布雷这一个人的开始,陈布雷和蒋介石还没有见面,用中国古代的两个字来表示,这个叫“神交”,精神上的朋友。
解说:1927年阴历除夕之夜,应蒋介石之邀,陈布雷与《申报》总编辑潘公展来到南昌拜见蒋介石,第二天从庐山牯岭归来的蒋介石接见了陈潘二人。
杨天石:这个蒋的日记有记载,就是第一次见面,讲的是两方面的问题,一个就是国民党的事务,另外一个就是蒋介石个人的一些苦衷,他的一些想法。
解说:第一次见面,陈布雷已经多少感觉到蒋介石邀他入府的意图了。
任韧:两天之后,蒋介石在南昌又约见了陈布雷,希望陈布雷加入国民党,他说君等在精神上早为本党同志,入党与否本无关系,然国民救国为人生天职,加入以后则力量更有发挥之处,蒋介石热心地介绍陈布雷加入了国民党,可是他并不了解陈布雷对于踏上政坛之路,其实心有踌躇。
解说:那天潘公展走后,蒋介石单独挽留下陈布雷,希望他住在总司令部西花厅,以便朝夕相处,参赞机务。
陈红民(浙江大学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所以一开始的时候就两个人应该是开诚布公,很坦诚的。
解说:北伐时期黄埔军校学生遍布在全国各个阵营中,为了凝聚军校人心,蒋介石考虑以黄埔校长的身份向黄埔学生发表一篇文告,当即蒋介石召见陈布雷,要其起草一篇《告黄埔同学书》。
郭冠英(台湾历史纪录片制作人):他(蒋介石)就觉得他(陈布雷)写得很好,他的意见他全部可以写成很漂亮的文字表达的东西。
郭必强:《告同学书》写了以后,蒋介石非常满意,无论是文风,无论是文章的气势,还有中间的真切的感情,完全符合蒋介石的要求,所以蒋介石一下子就看中他了,就请他做他的(秘书),后来慢慢发展成文胆了,就是所有东西都是他来起草了。
解说:然而陈布雷的志趣不在官场,“蒋公问询我此后的志愿,我以仍希望回沪做记者回答,蒋公听后不悦。”蒋介石盛情难却,陈布雷陷入犹豫之中。1927年4月,蒋介石率北伐军攻克南京,建立南京国民政府,此时陈布雷接受了蒋介石的邀请,出任南京国民党中央党部书记长,这是陈布雷第一次担任国民党中央职务。1927年夏季,直系军阀孙传芳得到山东军务督办张宗昌的支持,组成直鲁联军,占领徐州,重创国民革命军,此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与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处于军事对立状态,为平衡国民党内部各派势力,8月中旬蒋介石在各方压力下,第一次被迫下野。
王晓华:陈布雷跟着蒋介石的时候替代蒋介石写了一个辞职信,然后他很快也下野了。
张文琦(台湾文史学者):那么当时陈布雷认为说,在那个动乱的政府当中,感觉蒋介石还是在各军阀当中是一个民主的,而国民政府当时也是属于一种正统,所以他以一个传统的这么一个文人,他觉得找到了他应该追随的这么一个领袖,所以他跟随他进退。
解说:蒋介石下野后,国民党高层看似形成以汪精卫为首的领导格局,实际上形成群龙无首的局面,1927年12月3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在上海召开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预备会议,决定蒋介石复职为北伐全军总司令,继续领导北伐,蒋介石再次邀请陈布雷来到南京,出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秘书长,陈布雷对蒋说,我的初愿是以新闻工作为终身职业,若不可得,愿为公之私人秘书,位不必高,禄不必厚,但求对公能有涓滴之助,机关重职,非我所能胜也。
郭必强:应该讲起来,陈布雷先生的做法他完全是一个自己投身革命的一种意愿,应该讲他是本人就愿意做这个事情,他是真心实意地就是要想利用自己的所谓文人的技能,加上蒋介石的军事的谋略,来实现自己一个对国家的一个责任。
解说:为了平衡自己文人抱负的理想,他一面任《时事新报》的总主笔,并与戴季陶等人创办《新生命月刊》,另一方面则以蒋总司令私人秘书的身份为蒋介石撰写各种文章,但是陈布雷此刻感到,笔锋已不如在《商报》时锐利了。1928年夏秋之际,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国民革命军进驻北京,完成北伐,为告慰三年前在北京去世的国民党创始人孙中山,国民党中央决定,在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安放处,北京西山碧云寺举行祭典大礼。陈布雷为蒋介石起草《祭告总理文》,蒋介石在祭奠大典上亲读祭文,“弟子中正昔侍总理,亲承耳提面命,期望于中正者铲除革命之障碍,以早脱人民于水火。”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日加紧了军事对抗,担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蒋介石设立行营,并根据行营秘书长杨永泰的建议,建立侍从室,陈布雷出任侍从室主任,成为了国民党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幕僚长,正式踏入了跟随蒋介石的政治征途。
陈红民:陈布雷跟他的关系,除了那个文胆以外,那个幕僚的关系,甚至有点跟朋友倾诉的关系。
郭必强:在陈布雷先生看来,他对蒋介石应该讲还是很佩服的。
陈红民:几乎因为他在边上嘛,其他人要见蒋介石,那也会通过陈布雷来安排,所以陈布雷对蒋介石其实那个影响还是蛮大的。
解说:1935年11月,国民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在南京召开,蒋介石要求陈布雷起草外交报告,陈布雷绞尽脑汁前后修改了多次。12日,蒋介石在五次全会上,发表了著名的对日政策演说,他说,和平未至完全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和平有和平之限度,牺牲有牺牲之决心,以最后牺牲之决心,为和平作最大之努力。
1936年12月12日,正在南京颐和路寓所养病的陈布雷忽然接到时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陈果夫的电话,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变,扣押了蒋介石。
郭冠英:事实上张学良是要逼他抗日,跟他(蒋介石)是不是要抗日没有关系,只是说你不能够再不抗日下去了,你再拖下去那不好了,所以两个人就为此大吵,大吵了以后就等于是发动了“西安事变”。
解说:陈布雷怀着内疚心情在当天的日记中写到,如此奇变,真出乎意料之外,身为侍从人员,适在后方,未能患难与共,此心何以自安。
陈红民:陈布雷跟着蒋介石当时有一个整个形势的计划,先到了洛阳,然后再到西安去,结果到了洛阳之后,本来身体就不好,然后突然就拉肚子,很厉害,所以他就请假,没有跟着蒋介石去西安,他非常地懊恼,而且让陈布雷更加内疚的是,当时侍从室里有好多人跟着蒋介石去的,结果也有人被流弹打死,包括邵元冲也死了。
解说:西安事变爆发后,陈布雷先后参加了中央谈话会,中常会等重要会议,虽然一向低调行事的陈布雷在会上没有过多的发言,但在思想上,他还是主张希望能通过和谈停止内战,他认为讨伐与轰炸是操之过急了。陈布雷找到《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沟通协调舆论宣传的口径,向张扬施加压力,为营救和释放蒋介石造势。1936年12月18日,《大公报》上刊登了一篇名为《给西安军界的公开信》,这封公开信飞临西安上空,大量散发。1936年12月25日,张学良护送蒋介石回到南京,负荆请罪,26日蒋介石夫妇抵达南京,十一时三十分,即往通济门外机场迎接蒋委员长,“他下飞机时向我点头,嘱咐我立即前往公馆相谈,我到蒋公馆见他面容憔悴,睡床上频蹙呼腰骨疼痛不已,我趋前握手,几乎泪下,蒋命我就旁座,口述在陕对张杨训话要旨。”1937年1月初,蒋介石回到老家奉化溪口疗伤,嘱咐陈布雷随行,1937年2月7日蒋介石召见陈布雷,要其写一部《西安半月记》,来记录西安事变的经过,他说要使世人知道张杨的狼子野心,犯上篡权,使世人了解我是如何感化张杨二人的,还要讲明我是如何在上帝的庇护下化险为夷。
陈布雷感到有些为难,欲以没有去过西安不清楚事件为由表示婉拒,蒋介石一再表明其可以胜任,陈布雷只得答应了,“至三时起,着手起草《西安半月记》,至夜九时仅成三页,余亦倦于执笔遂终止。”
王晓华:这个当中他就非常痛苦了,为什么呢?他有时候往往一天坐到书桌前拿着个毛笔,有时候一个字都写不出来。
陈红民:11号给了蒋介石,蒋介石就跟他讲,说你还要再改一点,他就又拿回去,14号又给蒋介石看,蒋介石说你还要改四五段,他就又拿回去改。
王晓华:急了以后没有办法,就把他自己心爱的毛笔就把它折断了,有时候拿那个笔,就在那个纸上乱倒一气,乱戳一气。
解说:蒋介石把自己的日记拿给陈布雷以作资用,经过近2个月的时间,《西安半月记》完稿,后附宋美龄著《西安事变回忆录》,由正中书局出版,畅销30余版。
嘉宾:那个后来就变成蒋介石正式的,他在西安事变的这个脚本,我们在台湾以前《西安事变半月记》都要研读的,以显示领袖的伟大。
解说:然而《西安半月记》文中只字未提中共谈判代表周恩来在西安事变中,与蒋介石见面的情形。
杨天石:因为当时的周恩来,当时的中共是所谓的“匪”,周恩来是所谓的“匪首”,蒋介石是国家领袖,政治领袖,军事领袖,在西安事变背后,居然和一个“匪首”见面谈判,这个在蒋介石本人看来或者在陈布雷看来,都是有损于形象的。
王晓华:他(陈布雷)要违心地写一些东西,但是他还是按照蒋介石的意思把它写出来了,蒋介石很满意,但对他来说,是受了一次很大的一种折磨。
解说:“余今日之言论思想,不能自作主张,和灵魂已渐为他人一体,人生皆有本能,孰能甘于此哉。”
任韧:《西安半月记》发表之后,中外各地的报刊纷纷转载,对于蒋介石而言,这是一次相当成功的公关宣传,重树了国家领袖的威严,那么蒋介石对陈布雷也非常满意,而对陈布雷这样一个报人而言,这样一种为人作嫁衣裳式的代笔带来的却是少为人知的内心冲突和苦闷。
扫描屏幕下方的二维码关注凤凰卫视官方微信平台,更多精彩尽在凤凰私享会!
点击关注@凤凰私享会,更多实时猛料全部掌握
《凤凰大视野》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陈晓楠
首播时间:周一至周五20:00-20:30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视频
-
李咏珍贵私人照曝光:24岁结婚照甜蜜青涩
播放数:145391
-
金庸去世享年94岁,三版“小龙女”李若彤刘亦菲陈妍希悼念
播放数:3277
-
章泽天棒球写真旧照曝光 穿清华校服肤白貌美嫩出水
播放数:143449
-
老年痴呆男子走失10天 在离家1公里工地与工人同住
播放数:16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