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界容易忽视社会大众
余秋雨:震海,我首先有一个,我讲过好多次的观点,可能知识界不一定完全接受,我认为我们过去在讲中华民族的精神状态的时候,更多的集中在文本文化和精英阶层。其实在分析整个中国历史的时候不是这样的,我多次讲过,就是在我出生的年代,哪怕是在我的家乡浙江余姚,这样的一个文化传统比较发达的地方,它的文盲的数字也是在90%以上,甚至于达到了98%左右的数字,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人是没有接触到文本文化和精英文化的。
关注大众精神家园和生活方式
余秋雨:所以我的历史观就是要非常密切的关注的态度,来关注千家炊烟、万家灯火中所浮现的文化,这个文化就是我所说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而不是我们所说的哪一个文人在江边小屋里发表了什么一篇文章,这个写出来的文章其实当时也没有发表过,我们先大肆讨论。或者哪个学者写了一本非常深奥的书,这个书在当时也没有传播,后面也没有传播,将来也难以传播,但是我们把它当做非常重要的里程碑,这是非常违背文化人类学,你所知道的文化人类学的一个观点的。
中华文化何以长久不衰?
余秋雨: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始终认为,中国文化能够成为唯一活下来的古文明的话,它的一个整体的文化素质是不错的,它吸收了儒家、佛家、道家好多好多的优点,而且在平常的农耕社会当中,反对极端主义,用中庸之道的方式来看待一年年的花开花落,来过着平和的日子。
中华文明具有强烈互助精神
余秋雨:通过“5·12”地震我们知道了,人类这个文明为什么不灭亡?人类其实在文明发展过程当中,会遇到很多很多灾难,没有一个灾难可以靠个人和小小的群体能够对付。所以这个民族之所以不灭亡,就证明他们在历史上互助的精神其实不差,其实一直是不差,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点,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直到现在为止,中华民族的精神素质是不错的。
中华文明具有较强承受能力
余秋雨:包括面对现在可能金融风暴对中国的波及,我相信中国的老百姓,他的承受度、他能够转型的能力、他能够保持着奋斗的状态,他能够承受的某一种挫折和艰苦的这种限度,都在世界上不会太差,他的这个素质是不错的。所以不能仅仅我们从文化界所发生的事情来说明我们的精神文化素质。
邱震海:对。
中华文明须增强公共意识
余秋雨:但是最关键的问题,我前面讲到,第一,增加公共意识,就是这个还是我们的民众的文化上的一个非常大的缺漏,就是增加公共道德和公共意识。
中华文明须减少互相伤害
余秋雨:在公共道德和公共意识当中,有一点非常重要,千万要减少互相伤害,这是我们中国的一个误区,就是由于没有公共空间的感觉。公共空间你知道是法兰克福学派非常认真的提出来的一个概念,但是由于缺少,所以互相伤害的事情很多。
邱震海:好的,让我们再回到文化创新、文化界,我们知道这个您刚才已经讲了很多次,我们大概也批评过很多次,中国文化精英,往往是在灾难还是历史拐点重要关头都会集体失语言,那么这里面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中国缺乏真正意义的知识分子
余秋雨:原因就是中国照西方的标准来说,其实是没有机会建立起真正的近代知识分子队伍,我们现在怀恋的某一种古代的知识分子,那个情况确实是我们理想化的,实际情况并不完全如此。那么鲁迅先生过去曾经像写过孔乙己这样的,他已经把那个知识分子的好多悲剧已经概括起来了。
八十年代:知识分子摧枯拉朽
余秋雨:新一代知识分子在“五四”前后有产生,但是后来由于兵荒马乱的岁月,他其实走到了不同的路上去了,就没有形成一支这样的队伍,始终是如此。在80年代的时候,我觉得中国文化当时好像隐隐绰绰有一群人,从灾难当中出来的知识分子队伍产生了,差别是摧枯拉朽的来批判中国的文化现状的时候,实际上都在批判自己,因为自己心头曾经接受过这一切,他们在蜕变,而且在促使中国蜕变,这是在80年代。
九十年代:文化重归精英范围
余秋雨:到90年代的时候,这个蜕变过程好像有点减退,然后大家突然觉得需要一个文化了,而这个文化当时选择的方位,是选择了一些国学大师,作为我们崇拜的对象。这个也增加了文化的地位,但遗憾的是,这些国学大师到底说了什么?他们所说的文化和广大民众有什么关系?这个始终是个谜。所以把这个文化一下子就缩小到一个非常小的精英范围里边了,他们互相的享受,而且使人们感到文化和自己没关,文化是高高在上的,是大家不太能够懂的一些东西。
相关新闻
编辑:
石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