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卫视中文台12月12日播出《走读大中华》“远在武平的家--厦门知青回乡记”以下是文字实录:
杨锦麟(主持人):我有40年没回到这块土地,这个土地其实给我的伤痛比欢悦和开心要多得多,我知道如果再回过头来再走原来的路我不一定能撑下去,但我真爱这块土地和这块土地的人。
杨锦麟重回梦中故里武平,回味厦门知青的峥嵘岁月。
1969年9月5日的这天,厦门火车站人头攒动,热闹异常,站台上,大包小包的行李被一件件地拉上火车。
潘世墨:一列火车塞得满满的,这个车上车下都非常压抑,但是有的人是强作笑脸,有的人掉眼泪,但是也有很多人一边唱着歌,呼着口号,随着一声的汽笛声,一列火车带着哭声歌声离开了家乡。
1968年12月,毛泽东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随即开展了全国范围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为了响应号召,厦门市上万名中学生背井离乡,踏上了西去的列车。那时的杨锦麟刚读初一。
杨锦麟:我记得我想约跟妈妈不能够掉泪,妈妈是肯定会掉泪的,后来有人说我火车一过集美海堤之后,我也扑扑的掉泪了,毕竟是第一次最彻底的和家告别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
火车载着对未知的好奇和恐惧,经过了漫长的跋涉,将5000多名知青带到了福建西部的大山深处,他们的知青故事就在这里开始,这个地方叫武平。
2009年,时隔40年后,我们邀请到了曾经和杨锦麟一同在武平插队的知青,又重新返回到这里。
杨锦麟:招娣啊,招娣啊,我认出你了。啊呀,
招娣:还好还好,锦麟你来了。
杨锦麟:1969年的9月5号,还没搬到知青点之前我就住在这里。
我们来到了一间小土屋,这个是村民罗德华的家。那个时候,刚刚到达武平的知青们还没有固定的居住点,很多人就被安排在了当地农民家里吃住。
杨锦麟:我下乡的时候,第一天晚上,以及刚开始和农民住在一起就是在这个地方,吃饭是在隔壁,友亮家吃饭,然后呢,以后才搬到知青点去。40年了,那个时候墙壁还没有白灰,还是土墙,还是土墙,老鼠到处乱爬。
到了农村的杨锦麟,在经历了一系列简单的欢迎仪式后,被安排在了象洞公社的联坊大队,从这天起,他的知青生活也算正式的拉开了序幕。
杨锦麟:我记得第一挑第一个担子是走12华里的山路,挑了半担谷子是75斤,我那时体重是74斤,那一担子走了12华里,休息了12次,500米休一次我这样,非常的艰难才把那个担子给挑回来。
农村的务农生活对于这些来自城里的知青来说是陌生的,刚开始或许还有些新鲜。然而久而久之,新鲜劲过后,剩下的就只有煎熬和痛苦了。
杨锦麟:山那边有一块田,一般社员春耕的时候不去的,那块田有一种小虫,但是那块田非常的肥沃,有种小虫会钻到人的皮肤里面去,奇痒难忍,每年的春耕的时候、夏耕的时候,我们就一到以后,就肯定是知识青年去做了,非常痒,那种痒没有办法形容,几乎都皮肤和脚,反正接触到那个水,几乎都溃烂了。
庄振典:为了肥沃土地,他把厕所的那个大便就放在田里面,看到那个大便在那边浮沉浮沉的,我们又要在上面插秧,很多人起初都恶心的。但是那时又不能休息。
庄振典和杨锦麟同在联坊大队,是这个大队知青班的班长。早在1969年的1月,庄振典就来到了武平插队落户,算是武平县的第一位知青了。
庄振典:那当初这个经济条件非常匮乏。我们一天吃的都是芥菜,青菜,芥菜,每天早上中午晚上都吃这个,而且没有一点油,那好不容易分配一个猪肉大家舍不得吃,就把这个油囤积起来,要炒菜的时候,在锅里擦一擦,用布抹一抹,擦一擦很省的。
《走读大中华》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首播:周六 07:00-07:40
重播:周日 18:15-18:55
周一 09:00-09:40
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