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天路”--杨锦麟青藏铁路大纪行
2009年08月24日 17:34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相关标签: [走读大中华] [青藏铁路] [杨锦麟]

正在加载中...

铁路工程师艰苦筑出天路

解说:在格尔木更换了火车头,我们就开始了格尔木到拉萨段的铁路之旅。在中午1点左右的时候,列车开始爬上了风火山和唐古拉山。青藏铁路包含675座桥梁,以及10座隧道,1142公里的铁路,横跨危机四伏的青藏高原,它无疑是史上难度最高的工程,但夏季融冰下陷的永冻土才是工程的最大难题。

张树森(原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副院长):把下面的这层刨掉,搁在底下的那层冻土上,但是属于你人为的因素啊开挖啦,或者说是机车上去以后,震动啦,它底下如果融化的话,这个路基会变形的,路基一变形,就影响行车,所以这个问题啊,是影响正常运营的一个关键问题。冻土问题啊,是关键问题。

解说:青藏铁路工程师巧妙的克服了大自然的阻碍,并基本解决了火车每小时60公里运行冻土不变形的技术难题,在与世隔绝的风火山上,常年留在这里的只有三四个观察员。在这里,我们听到了风火山观测站第一代站长的周怀珍老人的工作故事。

周怀珍(风火山观测站第一代站长):四下没人,一下命令到什么地方去就对了,到了格尔木研究所报道,去报道的时候,一人发一支枪,就上山了。

解说:1961年4月,周怀珍从兰州乘坐苏制卡车,沿着似路非路的小道,过草原、跨戈壁、翻山越岭,历经了四夜三天的颠簸,饱尝了头痛,头晕,呕吐,鼻孔流血等高原反应来到了风火山。度过高原反应期后,迎接他的却是极其严酷的生存考验。

周怀珍(风火山观测站第一代站长):1961年、1962年、1963年,这三年确实苦,就吃点萝卜干,大米,米饭,米饭也做不熟,在风火山开水70度就开了,米饭怎么煮得熟,夹生米饭,有门路的就托领导,到内地去了,也就没剩几个人。

解说:建站开始,观测站上只有10个人,夜里住帐篷,白天在露天作业,他们每日观测3次,早上8点,下午2点和晚上8点。观测人员称它为“828”行动,828这三个数字,成为了周怀珍在风火山上全部的生活。火车在高海拔穿行的时候,我们很难想像当年的一批又一批科研人员是如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下来,在我们看来甚至有一些不可思议,这一段段铁轨的铺设又是靠着铁路工人如何的劳作,在世界的怀疑下坚持下来的。

杨锦麟:没有这些铁路员工的努力,这条铁路,也就是青藏铁路这个战略高地和具有战略要地的这么一个铁路线,这条生命线,也就不会有畅通无阻这么一个今天。

解说: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将穿越昆仑山、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三大山脉。一路上我们沿着青海湖、昆仑山、可可西里、三江源、藏北草原、错那湖等著名景区蜿蜒而过。

餐车电气化解决高原煮饭难题

杨锦麟:在高原运行的列车,其实有一个难题,就是餐车的服务,其实是有很多的难度的,比如说在这么高的海拔,他怎么蒸饭,饭能不能蒸熟,会不会夹生,我们走进餐车来看看我们的炊事长,我们这个餐车里面负责人,来给我们介绍一下,他们是怎么工作的。

解说:青藏铁路上的列车并没有供氧设备,所以在这狭小的车间里呆久了,会有胸闷的感觉。可是这些列车上的厨师们,却要从凌晨4点钟就开始准备乘客们一天的饮食。

杨锦麟:不容易。

餐车工作人员:这个是我们那高压蒸饭箱。

杨锦麟:高压蒸饭箱。

餐车工作人员:高压蒸饭箱,这个蒸饭箱它增压的,它是这样的。

杨锦麟:确保这个饭不夹生。

餐车工作人员:确保这个饭不夹生。当时用的时候呢,我们掌握不了这个时间,也掌握不了这个水呀,放多少水,需要多少时间去蒸它,有时候出来,有时候感到发黏啦、饭夹生啦、饭硬啦,现在我们已经克服这个了。

杨锦麟:所有的洗菜和各方面的废水,完全呢,到一个集中的地方呢,它不往铁轨底下渗透,就保护可可西里,保护我们青藏高原的环保生态。那么这个废水呢,一直到了总站以后呢,来集中地来处理。这次呢,这趟列车它具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色,就是环保意识非常地强。

解说:餐车全部实行电气化,不仅可以把米饭、面条轻易煮熟,而且可以像普通列车餐车一样,即可以提供快餐,还可以提供精美小炒。

杨锦麟:这个不能超员、不能满员。

列车工作人员:这个是全是定员车厢。

杨锦麟:定员车厢啊。

列车工作人员:嗯,害怕就是人多了以后,它氧气不循环,氧气。

解说:每年的7、8月份都是去西藏的最佳时节,于是火车票开始变得一票难求。

下一页

藏族大学生:毕业后一定要回家乡

沿线群众失地 政府当积极补偿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