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信报》6月8日社评】自二战以来,全世界享受了六十多年和平日子,经济不断成长,新兴经济体一个接一个出现,天然资源买少见少,各类资源价格虽然会不时出现波动,但整体向上的趋势似乎已成定局;就以铁矿石为例,中铝和力拓在二月十二日达成合作协议,但二月底力拓部分机构投资者即开始质疑中铝提出的价格偏低,力拓不应「贱卖资产」。短暂的价格下跌,只要能够顶住一段时间,价格终会回升,现在力拓拒绝中铝入股之后,与另一铁矿石企业巨头必和必拓组成联盟,这种上游企业形成联盟最早出现在石油业,OPEC现在就掌握了油价的定价权,这种趋势,现在不过是逐步蔓延至其他资源企业而已。中国的钢铁企业较为分散,过去几年内地从国际市场采购的铁矿石产量愈来愈多,去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达四点四三亿吨,占全球铁矿石出口总量五成左右,如果「两拓」二合为一,未来在铁矿石市场的讨价还价能力必大大提高,中国的议价能力则无可避免受削弱,每年一度的谈判将会更加艰难。大国崛起,过去靠的是公开掠夺资源,建立殖民地或附庸国;中国倡导的是和平崛起,和谐共存,希望循经济手段以入股或以收购的方式保障资源供应,看来此路愈走愈难。对中国来说,入股力拓最终失败是一次重大教训,也应是反思国家发展策略的起点。
凤凰卫视2009年6月8日《总编辑时间》
吕宁思:我们看看台湾的新闻。国民党主席选举的议题持续在台延烧,党主席吴伯雄8号亲口证实,过去坚持不以党领政的马英九,近期曾向他提过打算兼任党主席。加上吴伯雄日前表态,无法接受两个人竞选的局面,外界解读吴伯雄已经有意交棒。
吴伯雄证实马英九欲兼任党魁
解说:国民党主席吴伯雄接连几天释出,马英九极有可能兼任党主席的消息。8号面对支持群众劝进,他再次强调,无法接受两人竞选的局面。
吴伯雄(国民党主席):像我跟他选,两个候选人,这点对我是有困难的。但是他到现在还没有开这个口,我看开他要开这个口也是“天人交战”,我想。但是你们一定要请大家谅解,假如说认为他要选,你们就不能逼我非跟他干到底不可。
解说:吴伯雄甚至明白指出,马英九近期的许多做法已经清楚表达,兼任党主席的意愿。
吴伯雄:之前所谓提示,也算是提过了吧,评估一下。
解说:2007年2月13号,马英九因为特别费案遭到起诉,宣布辞去党主席职务,同时投入2008年大选,吴伯雄临危授命接下党主席的位置,进一步把马英九推上盛选之路,促成国民党重新执政。如今两年任期即将届满,国民党将在7月下旬改选党主席,马、吴人两已有共识,6月15号领表参选前完成协调,吴伯雄的态度也透露出,他已经有交棒的准备。
吕宁思:天人交战,有良心的人会常常出现天人交战,但是作为一个政治家,他必须有一种现实的、务实的精神,所以天人交战必须是人获胜。那么前大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副委员长,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管理学院院长成思危以经济学者的身份访问台湾,8号前往他的父亲成舍我创办的世新大学演讲,就“陆资来台”、以及“建立亚洲货币、亚元”等议题提出他个人的分析。
成思危赴大学演说论两岸财经
解说:成思危是著名的经济学家,此行他获邀来到父亲成舍我创办的世新大学,就两岸财经发表专题演说。对于台湾央行总裁彭淮南抛出,亚洲成立地区货币亚元的议题,他也提出个人见解。
成思危(中国社会科学家管理学院院长):要想实行亚元,恐怕要比欧元还要更长的时间,人民币能不能作为亚元?我个人看法难度很大,为什么呢?因为亚洲有日本,有韩国,有印度,他们能接受人民币作为亚元吗?我很怀疑。
总编辑关注点:中铝入股力拓失败 教训在哪里?
吕宁思:中国最大的国有企业海外投资项目,中铝入股全球第三大矿业公司澳洲力拓失败,是中国与全球市场经济磨合中的一个典型案例,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海外诸多媒体关注的焦点都在于中国应该从这一入股失败事件中,吸取怎样的经验教训呢?
美国《华尔街日报》、英国《金融时报》,还有香港的《信报》等都为此发表了社论、评论以及署名文章。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了该报专栏撰稿人(刘刚)的文章,题目是《从中铝失意,看中国国家战略的缺失》,他写到力拓毁弃了与中铝价值195亿美元的投资协定,政治因素再度成为中国企业开展海外并购的一块绊脚石。但中铝此次失意恐怕很难再唤起国人的悲情意识,道理很简单,如果第一次被算计,尚可愿对手坏,那么被同样的手段再算计一次,只能愿自己没有想明白。
文章说,中铝此次跨过联姻,单从中铝公司的战术运作上看,似乎并无明显漏洞,交易在力拓最软弱无力的时候达成,时机可谓掌握的恰到好处。交易条款的建构也很理性,没有像四年前中海油收购美国加州联合石油那样咄咄逼人的寻求控股权。这桩交易之所以仍然难逃失败命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在全球政治、经济事务中,谋求更大话语权的国家战略,没有设计好。中国由于国情所限,政治上一直被西方国家视为“异类”,但由于在全球经济影响力日益增大,因此经济上与西方国家的融合合作是大势所趋。
在西方国家主导全球事务这一现实,短期内无法改变的客观形势下,中国与西方国家打交道时的国家战略,只能是把自己的经济影响力发挥到最大,把自己与西方国家政治差异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缩减到最小。但如果主观上把中国的经济影响力无限放大,把中西方政治分歧,必然产生的经济交流障碍无限缩小,并在这个基础上制订中国企业的走出去国家战略,要想不碰钉子,怕也难。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