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古国唤醒西南民族传奇:揭秘古滇国(上)
2009年10月26日 10:48 】 【打印共有评论0

王鲁湘:最适宜人居的地方了,对。

张新宁:那最适合人,那么生产、生活、居住、生衍、繁殖。

王鲁湘:那就是鱼米之乡啊。

张新宁:对,那么恰好,那么滇中,就是云南的中部就连续的,像这种盆地,这种坝子就有好几个。北面的是滇池盆地,就昆明盆地,就滇池,往南呢是澄江盆地,有抚仙湖,抚仙湖往南那么是江川盆地,那么有星云湖。

王鲁湘:就是这一块地方是一个最好的地方。

张新宁:应该说在云南古代农业的整个的经济最发达的地方。

李家山早期零星出现的青铜器此时开始不断地提醒专家们,如果这里同样埋藏着滇国的秘密,那么摸摸李家山的底,会不会就能找到更多想要的答案呢?然而,期待才刚刚萌芽,云南省的考古工作便因为文革的到来被迫中断。

李家山的第一次考古发掘是1972年。那时,中断已久的云南文物考古工作逐渐恢复,专家们坐不住了。从1960年代中期打算试掘李家山时起到现在,一晃就是五六年,原本存放在早街村生产队仓库里的那批青铜器据说装满了整整18麻袋,卖给了供销社当废铜处理了,这让文物工作者心急如焚。1972年一开年,考古队员拿着工具,到了李家山。起初,当地革委会的“军代表”以为这一群人是来收缴武斗期间散落在民间的枪支弹药的,因此还不大配合,声称:“县里的武器早就交完了,没有铜了。”几番解释过后,军代表们终于把这四个专家安排在了生产队的一间破仓库里。条件是窘迫了点,可队员们却兴致勃勃。在工地上搭起临时“工棚”的那一天,大家还颇有信心地开玩笑说,一定要抱个“大金娃娃”,不然绝不回去。

从元月十八号开始,挖掘工作进行得颇为顺利,清理十八号大墓的时候,一个女俑杖头铜饰露出头来,考古队员见其长发披肩,随口就说:“呀,这还是个女的”。这一喊不要紧,早街村开了锅,到处哄传李家山墓地挖出来个大姑娘,于是,附近村民像赶庙会一样把考古工地围了个水泄不通。

王鲁湘:张老师,你看,咱们现在爬的这个山路,整个这个山就叫做李家山吗?

张老师:不,这个山是多依山。

王鲁湘:叫多依山,李家山指的是这个。

张老师:指前面那一个,就那一小块。

王鲁湘:那我们发现的这个古滇国的那些遗址是在那个山头上的,李家山那个山头上的。

张老师:对,主要的它的中心区就在那个山的山顶一直到向下边看,就是那个南坡到这个炮楼,就这个之间,这一片。我们目前发掘的那么就栽了树的山顶这一块。那么从栽了树那里到炮楼这一段,现在还没搞发掘。

王鲁湘:还没搞发掘,但是肯定有。

张老师:这我们都探过了。

王鲁湘:探过了。

张老师:都已经探过了,这是肯定有的。

李家山背靠多依山,是多依山系的支脉,站在多依山山顶,李家山、星云湖和江城坝子尽收眼底。

王鲁湘:山下面正对着的这个湖,这个湖叫星云湖是吧?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zhenghf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