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宝讲故事:南京大报恩寺的前世今生(上)
2009年01月09日 14:06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串场一:观众朋友新年好,欢迎收看第一期《智慧东方》。有人说,西方有科技,东方有智慧,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运用老祖宗遗传的智慧、再加上无坚不摧的现代科技,一起去破译一道现代进行时的历史悬案。节目一开始,您看到的那个锈迹斑斑的铁箱子就是我们今天的谜面。铁箱子里究竟装着什么?它从哪里来、主人又是谁?为什么会如此牵动人心、以至于要大动干戈地调动五家电视台进行电视直播呢?这一切都要从南京大报恩寺的重修开始说起。

小片: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从侄子朱允炆手中夺取皇位后,为报答生母殿妃的养育之恩,遂在南京城南的外秦淮南岸,兴建了江南巨刹大报恩寺。1854年,大报恩寺毁于太平天国的天京内讧。今天,一块斑驳的石碑便是它留给世人的唯一线索。

纪实:这个碑可以说经过了600年的风雨吧,实际上是永乐皇帝御赐的一个御碑,而且这个碑文都是皇帝自己亲自写的,它立于是永乐22年,那年呢是正好是永乐皇帝最后一年,永乐皇帝写完这个碑文后几个月就死在了北征蒙古的路上。

小片:大报恩寺始建于1412年,彼时,朱棣坐享太平已有11年之久,郑和的船队也最后一次远航归来,大明帝国疆域广阔、财政阔绰。因而,当金碧辉煌的寺庙横空出世的时候,立即引来了世人的惊叹。如果把大报恩寺比作一顶璀璨的皇冠,那么,寺内的九级琉璃塔便是这顶皇冠上最夺目的明珠。在它存世的400年间,中国没有任何一座建筑可以与之比肩。当年,在南京的任何一个地方,人们只要抬头南望,就能够看到它擎天巨柱般的雄伟身姿。今天,为了打造十里秦淮的文化名片,南京市政府决定:让这座消失了150多年的宝塔重现人间。2007年2月,一支考古工作队出现在大报恩寺的遗址工地。

主持人:当初怎么会有这么一个计划要到大报恩寺的遗址这一块去进行这种考古发掘呢?

嘉宾:因为我们很多有关大报恩寺的记录都仅局限于一些文献记载还有一些当时画的一些图纸,这些图纸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它没有实测的尺寸,它都是一些示意图,示意图,所以考古发掘的这个重要性就在于这,就是把原来这个这些遗址,遗迹的一些重要的基础,把它发掘出来以后,就是说比较准确的量出一个很准确的尺寸来,这是考古工作的一个基本任务。

小片:根据《金陵大报恩寺塔志》记载,大报恩寺周长九里,主要建筑坐东朝西,沿中轴线依次为金刚殿,香水河桥,天王殿,大雄宝殿,琉璃塔,观音殿,法堂。在今天的晨光宾馆内,考古工作队开始了一场发现的挖掘,持续翻动的铁铲下,几千年错综复杂的金陵史将一寸一寸暴露在世人面前。

纪实:这块地方虽然不大,但是呢就是说,历代反复地在这里进行寺庙地重建,就是说,屡毁屡建,但是这个,这个佛教的这个脉络啊,从来没有断过。

小片:南京是一座历史积淀深厚的城市,明文化之外,乱纷纷的六朝也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大报恩寺所处的古长干里,在2500多年前便是范蠡筑越城、开启南京建城史的地方,今天,沿着十里秦淮走来的人们,仍然喜欢在这里凭吊前朝,访古叹今。

嘉宾:长干,那就是南京最早的居民区,可这个地方呢它不成为都城的时候没事,它就是市井居民,最繁华的地方,可是一成为都城问题就来了,它南边是一道聚宝山,往里头过来大概七八百米吧就是一道秦淮河,所以从六朝建都就有一句话,说“都城不足守”,没法守,因为它竹篱笆,要守守哪,守雨花台,守秦淮河。那么这道山和这道河之间,就是长干这一片,就必然成为战场,两军必争之地。早起六朝,晚到1937年日本人进攻南京都是在打这一片打过来的。

小片: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古长干里虽然兵祸连连,却在历朝历代都因其长盛不衰的人间烟火而受到佛家的青睐。

嘉宾:要讲历史渊源的话,那是因为孙权,给康僧会造的第一个寺建初寺就在长干,孙权是说真话,很尊重佛学的一个人,康僧会呢?它是康居国的一个僧人,赤乌十年,大概论公元是247年吧,到了建邺,就到了东吴的首都,而且他呢来了就敢去敲皇宫的大门,说他身带佛宝,孙权就给他出了个题目,你拿真东西给我看,孙权给了他一个七天,他请不出来,又给他一个七天,动的孙权要动火了,第三个七天头上那个宝瓶里头鐺啷一声佛舍利出现了,孙权大为高兴马上就给他建寺,所以这个地方它就成了一个佛教的起源地。因为它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寺庙,有一座塔在那搁着。

小片:东吴时代,依傍着建初寺,众多寺庙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林立。其中,建于赤乌三年的长干寺因建筑恢弘、僧侣众多而被后世誉为“江南佛寺之祖”,它就是大报恩寺最初的前身。明代以前,这座寺庙经历了多次兴废,屡毁屡建,屡建屡毁。

今天,考古人员面对的地层已是2000多年历史的叠加,要把明大报恩寺的轮廓梳理出来谈何容易。2007年12月的一天,在考古人员慢慢翻动的小铲子下面,即将带来突破性进展的蛛丝马迹出现了。

纪实:很多人问我们是怎么找到这个地宫的,说在这片废墟下面,找这么一个2.2米直径的东西是不是很难,实际上对于我们考古来说这个倒不是很大的一个问题,因为我们根据我们考古学的基本原则,就是根据土色土质的不同来寻找它的不同,当时在这个地方,因为这一块这个圆形的土色土质跟周围是明显不一样的,然后再考虑到周围这些五层的结构,我们就确认下来这里是一个塔基。

主持人:当时候考古队员在这个地方揭露出一些东西以后,然后你到现场去看了,然后你判断以后,觉得它很可能是塔基是吧。

嘉宾:是的,因为它整个那片整个土质土色还是有明显的变化,可能感觉是不一样的。而且它地势也比较高,里面有夯土,有原生土,因为又有夯土,又有原生土。所以当时还比较复杂的,我们大概在现场清理了有四五天时间,整个情况刮清楚以后,后来确定下来这就是它的一个塔基,就保留了两边,就是一共是八边形嘛,它保留两边这个塔基的基础部分。

<< 上一页1234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陈雪婷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