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昆、钱伟长与科技界的拨乱反正
2009年09月14日 10:40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凤凰卫视2009年9月12日《我的中国心》节目:殊途同归报国恩:黄昆 钱伟长

殊途同归报国恩

曾子墨:1956年,国务院组织科学家制订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计划,确定了“四大紧急措施”,由中国科学院操刀,按编制规划的要求,必须写出任务说明书,其中“自动化”和“半导体”两项,分别由钱伟长和黄昆主笔。当时钱伟长刚刚和钱学森创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同时担任自动化研究所筹委会主任,而黄昆在北大物理系任教授,参与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半导体物理专业。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他们是各自领域里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

黄昆(1919-2005),中科院院士、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固体物理学先驱,中国半导体技术奠基人,2001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朱邦芬(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声子物理的一个开创人。

甘士钊(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在固体物理界,已经毫无疑问是世界第一流的学者。

泰国刚(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中国的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的创始人之一。

李晋闽(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所长):黄先生在英国的时候留学期间和著名的科学家,世界级的科学家玻恩合著的这本《晶格动力学》,他在这本书里头,就在4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描述了未来半导体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些基本的理论。

朱邦芬:这本书到现在还是一个标准的,这个领域的入门的一个著作,所以一直到现在,他这本书出版50年到现在还在印刷,还在有人在读,有人在买这本书来看。

李晋闽:我们在光纤通讯这个领域内,包括我们现在甚至于涉及到我们有关数字电视的,老百姓,我们大家直接感受到的这些技术,所体会到的这种高科技的这种东西的话,实际上都是建立在这种理论基础上。

解说: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的那一年,黄昆出生在北京,父母早年留学海外,回国后都在刚开始兴办的银行里工作。

朱邦芬:他家里是比较西化,像他小时候他看的小说,基本都是英文小说看得非常多。这样的话他到初中的时候,他的英文就很好了,相反的他的中文,他作文不怎么好,因为他的中文小说看得并不是太多,所以到后来他中文的写作,也是他这辈子的一个弱点。

解说: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这一年17岁的黄昆由潞河中学被推荐进入美国教会开办的燕京大学。

朱邦芬:燕京它完全是美国的那种风格,美国的一般讲,它的大学本科是要求比较,学业要求是相对松一点,是让学生自由发展,所以他当时在燕京他有很多时间,他就自学了量子力学,自学了很多东西,所以这对他后来一生的发展就起很大作用。

解说:1941年黄昆在燕京大学物理系取得学士学位,战时动乱,经人介绍他来到昆明,在西南联大物理系做助教。在那里黄昆结识了杨振宁和张守廉,他们三人被称为物理系的三剑客。

朱邦芬:当时是杨振宁是西南联大公认的天才学生,黄昆他也跟我讲过,他说杨振宁考试很厉害,一般来讲他都考不过杨振宁,但量子力学这门课杨振宁考不过他,他的考分考得最高,所以这个事情黄昆他记得很牢,一直过了好几十年,黄昆对这个事情印象还很深。

解说:那时抗战还在继续,许多理工科的学生选择留学西方,师夷长技,实业报国,黄昆也选择了同样的路。

朱邦芬:他想考美国的《庚子赔款》的留学,他没考上,因为他的语文不行,紧接着他就考英国的《庚子赔款》那个留学。主要是改作文的老师,看看大家的作文,他觉得都不行,所以大家都给40分,所以这样的话,他就相应的话,他的成绩就跟别人,原来他明显比别人语文要拉分的,这回不拉分了,所以他考上了。

解说:1945年的秋天,黄昆踏上了前往英国求学之旅,几经辗转终于到达了英国的布里斯托尔大学,师从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莫特。

朱邦芬:他在莫特那儿待了一年多点,他的博士论文就做完了,做完以后他还有一年多时间,当时他就,他自己有钱,因为是庚款的那笔钱,所以当时他就想换个地方,再多学点东西。

泰国刚:他知道玻恩是英国另外一个,固体物理学的泰斗。当然搞的方向跟莫特是不一样的,所以他当年就到玻恩那去了。

<<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machao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