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承志胸怀家国天下的智慧人生
2009年05月07日 14:32凤凰网专稿 】 【打印已有评论0
相关标签: [曾子墨] [我的中国心] [廖承志]

乐美真(时任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讨论的时候我还提出改一个字,我说这个“听者”能不能改成“识者”,大家还采纳了我的意见,所以我说我对这封信还有一字之贡献。

并且提出来一个非常值得他深思的话,事关国民党兴亡绝续,望弟再思。事关国民党兴亡绝续,这句话,2000年的时候,国民党失去政权,不幸而言中。

解说:在“三思”中,廖公个人情感出发,析事论理,劝说蒋经国要把孝顺的心扩大为民族感情,去奉献于国家。若能如此,无论对个人还是国家民族而言,都可谓忠孝两全。否则,“吾弟身后事何以自了”。

乐美真(时任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所以说,从一思、二思、三思,就讲一些道理,希望奉劝蒋经国认清形势,做出决断,这应该说是入情入理。

解说:这封信燃起了无数中国人内心最深切的民族情感。不仅如此,廖公还引经据典,巧妙地将中共几代领导人对于台湾问题的态度都融入了这封致蒋信中。

信的结尾,廖公引用了当年周总理的两句话,“寥廓海天,不归何待”。并且引用了鲁迅的两句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乐美真(时任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说到这里呢,我回忆起,应该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当时毛主席、周总理托民主人士,正式给蒋介石写过一封信,当时是章士钊,正式送这封信。所以周总理在这封信的结尾正式加了四句话,叫“台澎金马,唇齿相依,遥望南天,诸希珍重”。所以从这个继承下来,我们信的结尾,就正式写了,就是“遥望南天,不禁神驰,书不尽言,诸希珍重。”把这句化成这样一句话。

赵玮(时任邓颖超秘书):写完了以后,邓大姐给加了四个字,加了什么四个字呢?最后搁的:佇候复音。就说我啊,耐心等待你给我回音。

解说:廖公的这封致蒋信堪称是上品佳作,析事论理、表情达意、布局用语及格式规范等都恰到好处,令人叹服。一经发表,便引来一片赞誉之声。

乐美真(时任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当时海外有的老华侨,看了以后热泪盈眶,他们评价很高啊,他们把这篇文章评价为“今文观止”,那么“今文观止”实在是太高了,但是确实在当时来说,能够有这样一篇入情入理的信确实能够打动人心。

解说:经国吾弟:咫尺之隔,竟成海天之遥。南京匆匆一晤,瞬逾三十六载。幼时同袍,苏京把晤,往事历历在目。惟长年未通音问,此诚憾事。近闻政躬违和,深为悬念。人过七旬,多有病痛。至盼善自珍摄。

廖公与蒋经国是儿时好友,有世交之情,同窗之谊。所以信中对蒋家两代深为挂念,多有嘱咐。

近读大作,有“切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之语,不胜感慨系之。今老先生仍厝于慈湖,统一之后,即当迁安故土,或奉化,或南京,或庐山,以了吾弟孝心。吾弟近曾有言:“要把孝顺的心,扩大为民族感情,去敬爱民族,奉献于国家。”诚哉斯言,盍不实践于统一大业,就国家民族而论,蒋氏两代对历史有所交代;就吾弟个人而言,可谓忠孝两全。否则,吾弟身后事何以自了。尚望三思。

吾弟一生坎坷,决非命运安排,一切操之在己。千秋功罪,系于一念之间。当今国际风云变幻莫测,台湾上下众议纷纭。岁月不居,来日苦短,夜长梦多,时不我与。盼弟善为抉择,未雨绸缪。“寥廓海天,不归何待?”

廖公在结尾处还提到:人到高年,愈加怀旧,如弟方便,余当束装就道,前往台北探望,并面聆诸长辈教益。“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遥望南天,不禁神驰,书不尽言,诸希珍重,伫候复音。

很快,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通过了这封信,并且要求尽快发表。但是,在当时两岸严禁三通的状态下,想让蒋经国和台湾民众能看到这封信谈何容易。那么,廖公是通过怎样的渠道让台湾百姓看到了这封信呢?蒋经国看到写给他的信后,又会作怎样的反应呢?

曾子墨:廖公心里清楚,要想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不仅要争取蒋经国,还要做广大台湾民众的工作,让他们及时了解到共产党和平统一的诚意,看到在时隔三十多年之后,大陆方面依旧把他们看作是久别的亲人,在等待他们回家。但是,由于台湾当时有非常严格的报禁和新闻审查制度,要想让台湾百姓在报纸上看到这封信,并非易事。

乐美真(时任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这封信当时如何来办,确实在技术上有问题,因为当时两岸不通邮,这封信没办法寄。所以当时对台小组就决定,我们用电报发过去。当时虽然不通邮,但是在通信方面,我们可以通过第三地来中转,台湾可以接收到。所以当时呢,我记得一个小花絮啊,当时这个还是派我去办的,当时就是说,你把这封信,因为稿子已经经过中央批准了。我找到了当时的邮电部对台机构,当时是研究室,一个刘广乾同志,一个张忠恕同志,通过电信总局,两条经过第三地中转的线路发到台湾。

解说:为了让台湾民众也能看到这封信,廖公作了细致周密的安排。他专门找来了时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秘书长的杨奇,希望他想尽一切办法,让《星岛日报》和《华侨日报》巧妙包装后刊登,顺利进入台湾。

乐美真(时任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因为廖公他长期搞对外宣传,他很了解对外宣传的时效性,尤其他在延安在新华社就工作过,所以他就把当时的香港新华社的负责同志叫来。

解说:这不是杨奇第一次临危受命,当年“叶九条”在香港发布也是惊心动魄。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