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复兴:“银元之战”与今日“房价之战”
2009年01月21日 10:58搜房网 】 【打印

在“二六大空袭”下诞生的中国探照兵

1950年2月6日,宁静的上海夜空被轰炸机的轰鸣声所打破,接着炸弹的爆炸声惊天动地。


1949年5月上旬,苏州河鸟瞰

这一天,国民党空军从台湾出动了各种飞机17架,其中B-24型12架、B-25型2架、P-51型2架、p-38型1架,分四个批次轮番轰炸了上海电力公司、沪南及闸北水电公司等地,共投弹60余枚,炸死炸伤居民1400余人,炸毁房屋2000余间,发电厂遭受严重破坏,发电量由15万千瓦降至4000千瓦,工厂大部停产。这就是国民党制造的“二.六”空袭惨案。

3月28日,国民党空军又出动3架飞机轰炸了南京下关电厂,虽然投弹24枚,但电厂损失不大,仅炸毁了电厂锅炉房一角。

3月3日,国民党空军再次出动11批23架次轰炸机,对广州、柳州、贵阳、武汉等地同时轰炸,炸毁房屋170余间,船只300余艘,伤亡850余人。

国民党空军之所以这样肆无忌惮地对大陆空袭,主要在于我军当时没有空军,防空兵力量薄弱,没有探照兵。

“二.六”空袭惨案后,中国政府在加强上海、北京、广州、天津等大中城市防空力量的同时,与苏联政府协商,由苏联派遣苏军巴基斯基中将率领的混合集团军来华协助防空。苏军混合集团军中有航空兵、高射炮兵,还有一个探照灯团,里申科中校任团长。1950年3月上旬,探照灯团随苏军混合集团军达到上海,苏军很快制订了空军航空兵、高射炮兵和探照兵相协同的作战计划。

3月14日夜,苏军高射炮兵在探照兵的配合下,首次击落国民党空军飞机1架,到5月11日,在探照兵的有力配合下,共击落国民党空军的5架飞机,扭转了上海的空防形势,迫使国民党空军基本上停止了对上海等地的轰炸。

苏军探照兵部队对国民党空军夜袭上海形成了巨大的威慑力量,探照兵在防空夜战中的作用,引起了我军的高度重视,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探照兵部队已经成为我军高层领导共识。

陈毅治理上海:狠打“银元之战”

刚刚诞生的人民共和国,从国民党政府手里接收下来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农业减产,工厂倒闭,交通梗阻,物资奇缺,物价飞涨,民生困苦,失业众多。1949年的特大洪水更是雪上加霜。1949年的全国生产同历史上最高生产水平相比,工业总产值下降了一半,农业大约下降25%。在这种情况下,国民经济能否迅速地恢复和发展,极度严重的经济困难时期能否尽快度过,是关系新生政权能否维持和巩固的根本问题。有些人对共产党管理经济的能力表示怀疑,有的人根本就不相信共产党会把经济管好,说:“共产党在军事上得了满分,在政治上是80分,在经济上恐怕要得零分。”

面对这种严峻的经济形势,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把平抑物价作为稳定经济、稳定社会、稳定人心的中心环节,大刀阔斧地加以解决。毛泽东把这一重任交给了有理财之能的陈云。1949年7月,以陈云为主任的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一成立,便迅即投入平抑物价和统一财经工作的战斗。

在平抑物价方面,相继组织了同投机资本作斗争的两大“战役”。首先是“银元之战”。各大城市军管部门和人民政府,针对当时猖獗的银元投机,明令严禁金条、银元、外币在市场上自由流通,一律由人民银行挂牌收兑,规定人民币为惟一合法货币。可是投机商对政府法令置若罔闻,继续扰乱金融市场。在上海,有人甚至扬言:解放军进得了上海,人民币进不了上海。平抑物价的关键在于稳住上海,只有稳住上海,才能稳住全国。1949年6月10日,经毛泽东同意,上海市军管会断然查封金融投机的大本营——“证券大楼”,将投机商200余人逮捕法办,沉重地打击了破坏金融的非法活动,取得了“银元之战”的胜利。“银元之战”以后,投机商不甘心失败,又转而囤积粮食、棉纱和煤炭,哄抬价格,扰乱市场。有些人发出狂言,说:“只要控制了两白一黑,就能置上海于死地。”于是,又展开了“粮棉之战”。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作出果断决定,以上海为主战场,打一场平抑物价的“歼灭战”。人民政府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粮食、棉纱和煤炭的调动和集中。当11月25日物价上涨最猛的时候,全国各大城市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一致行动,敞开抛售,使物价迅速下跌。同时又收紧银根,使投机商资金周转失灵,纷纷破产。到12月10日,“粮棉之战”取得决定性胜利。这时,资本家对我们搞经济的能力也开始翘大拇指了。上海一位有影响的民族资本家事后说:“6月银元风潮,中共是用政治力量压下去的,这次仅用经济力量就能压住,是上海工商界所料想不到的、”

随后,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又决定,采取统一全国财经工作的重大步骤,改变战争年代分散管理、各自为政的财政体制,由中央人民政府统筹全国的财政收支、物资调度和现金管理,做到统一计划,令行禁止。这一措施有效地巩固了平抑物价的成果,控制住了通货膨胀的势头。到1950年3月,全国的物价就完全稳住了。平抑物价和统一财经的工作,是共和国成立后在财政经济战线上具有重大意义的胜利。毛泽东高度评价这两场斗争的胜利,认为它们的意义不亚于淮海战役。

下一页:经济复兴致命一击:米棉之战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