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爱看大家都爱看的金庸小说从此风靡大陆
当天晚上,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播放了邓小平会见金庸的消息。港澳及世界各地的多家媒体也报道了这件事。金庸回到香港后,立即给邓小平寄了一套《金庸小说全集》。一次,邓小平的女儿邓楠见到金庸,告诉他说:“爸爸很喜欢看你的小说,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看几页。”
1981年7月,邓小平会见香港知名人士查良镛(金庸)先生及其家属。
这次会面后不久,金庸小说在大陆“开禁”,掀起了流行浪潮。
2007年,金庸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和邓小平见面以后,他叫人陪我在全国各地走走,好好玩一玩。这样,我的书在内地也开禁了。我的书在香港出版多年以后才进入内地正式出版,“仔细想一想,书的开禁和人的这种关系是分不开的。”
随着政治高层的允许,金庸小说代表一种文化潮流进入中国大陆。金庸的小说开始被广泛研究。
金庸研究学者认为,在改革开放以前,通俗文学在中国大陆已经绝迹,那时唯一具有合法性的文学是政治化的严肃文学,而满足大众消遣娱乐需要的通俗文学则不具有合法性,几乎等同于“黄色小说”,改革开放以后,批判了极“左”思潮,调整了文艺政策,而“金庸热”则推动了通俗文学在中国大陆的复兴。
从90年代后期开始,学术界对金庸等通俗文学代表作品的评价逐步提高,并出现了金庸小说的评论、研究热潮。内地如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召开了多次金庸作品学术研讨会,美国、台湾和香港也召开多次,均有内地学者参加,出版了多部论文集。
1994年10月,金庸被北大授予名誉教授,并于中国最高学府发表演讲,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王一川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将金庸排在第四位。几乎在一夜之间,金庸小说从主流文化眼中的雕虫小技乃至洪水猛兽,突然步入了学术的神圣殿堂。
30年后的定位
1999年3月,金庸出任浙大人文学院院长,在当时被誉为文坛大师与名校学府的天作之合,也是金庸在学界获得的最高认可。
彼时的汤大友已经从杭州大学毕业,为了生计辗转于扬州和上海,在他的行囊中,一直带着那些金庸小说的评论集。他一直为与金庸擦肩而过遗憾,在他毕业后不久,杭州大学合并入浙江大学,汤大友无缘得见金庸院长的风采。
事实上,命运让汤大友离金庸更近一步。2001年冬天,刚接触到互联网的汤大友很快找到了同好者的阵地。在中国网大论坛下属的金庸茶馆论坛内,汤大友结识了许许多多和他一样的金庸迷。当年年底,汤大友成为金庸茶馆首任管理员之一。此后,金庸茶馆的服务器虽几经搬迁,但仍逐渐成为大陆关于金庸的第一民间论坛。
2003年底,金庸决定要在大陆开设一家自己授权的网络论坛,并委托香港文汇报浙江记者站帮忙选择。经过慎重选择,浙江记者站的站长万润龙联系到了金庸茶馆。汤大友等人赶赴杭州同金庸方的委托人签约。金庸还特意挥笔为论坛题名。至今,金庸茶馆已拥有会员5万余人,点击量已千万计。
金庸茶馆的红火代表着民间爱好者对金庸的追捧,而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则代表中国社会对金庸小说的重新定位。
2004年11月,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一次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必修语文读本第四册)内,收录了金庸所著的《天龙八部》片段。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老师表示,武侠小说首次选入教辅读物里面,旨在扩大中学生的阅读视野,选武侠小说进读本,历经了3次会议的讨论,参加人员包括大学教师、一线特级中学教师等。该老师介绍说,实际上能进入教材的作品选择非常严格,“推荐100篇能进1篇就不错了”,此次推荐到读本里的作品约有十几篇,最终入选了《天龙八部》等武侠小说两篇。
入选语文课本之举动,在当时引起很大争议,虽然支持者众多,但惯性思维下,编撰者仍在节选部分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人说,金庸的小说成就足以进入文学史,也有人说他的武侠小说再好也是通俗文学,只有娱乐的作用,难登大雅之堂。对此,你怎么看?”
事实上,历史很快得出了答案。2007年9月1日新学期开始,一套全新的语文教材,发到了北京市东城、西城、朝阳等9个区县的高中生手里。在这套教材中,金庸的《雪山飞狐》作为名家著作入选。学者称,以文学性而论,金庸小说入选语文课本实至名归。
从当年老师眼中的禁书到现在于课堂上朗诵的教材,在大陆流行近30年后,金庸小说及其代表的通俗文学,有了一次重新定位,也是准确的定位。
汤大友今年已32岁,刚过而立之年的他,仍然沉醉于金庸所构建的童话世界。他的网名一直叫做“郭靖”,他称在生活中他一直按照郭靖的标准要求自己。对汤大友而言,一个小说中的虚构人物,已经成为人生的道德标杆。
此时,因为网络的流行,在大城市中已经难觅当年的租书社。在金庸茶馆论坛上,越来越多的网友开始讨论时下流行的各种网络书籍。对此,汤大友并不遗憾,他说现在可选择的书籍太多了,童年时梦想的书籍宝库已经打开了大门,“我们要感谢金庸,他是打开这扇大门的钥匙”。
《腾飞中国》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首播:星期一至星期五 20:30
重播:星期二至星期六 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