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批示:建站不超2000万
“32名学者联名写信给党中央,建议我国应独立组建南极考察队,这件事并不简单。”当时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启立接信后批示。
但他同时也表示了担忧。由于国家经济并不宽裕,他提出质疑“放着国内许多地方不开发,跑到南极去花钱”,担心人民会有异议。
副总理李鹏则建议国家海洋局制定建南极站的方案。“争取一立足之地,花钱在2000万以内”。总理赵紫阳在随后的批示中基本认可“2000万”这一数字,但提出一定要计算得准确些。
根据李鹏的批示,1984年5月,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国家海洋局开始调研南极考察、建站的总体方案。此后,郭琨曾三次陪同当时国家海洋局局长罗钰如,到李鹏办公室汇报南极科考筹备情况。6月25日,赵紫阳代表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建设中国南极长城站的报告。
在确定启航时间的报告上,李鹏用斜长的字体批示:“把困难想得多一点,准备周到一点,做到安全第一,站住脚,过好冬,积累经验,为完成南极考察长期任务奠定好的基础”。
进军南极:“大海比后妈还狠”
1984年11月20日上午10点整,黄浦江畔汽笛长鸣。首支中国南极考察队启航。
这支队伍共计592人(一人中途下船),分乘向阳红10号远洋科学调查船和J121号打捞救生船两艘船。
其中J121号乘坐的是308名海军官兵,负责在陌生航线上保驾护航;向阳红10号则乘坐的是155名船员和128名考察队员。
进军南极绝非坦途。一个多月间,队员们需要穿越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南寒带四个气候带,如同穿行于四个季节。短时间内气候、时差的变化,使人的生物节奏紊乱。
1984年12月12日,两船驶入西风带。
西风带,又称暴风圈。常年狂涛巨浪,七八级的大风,掀起十余米海浪,“船骑着浪头走。”郭琨描述,时常一个浪从船头打到船尾,餐桌上的饭菜哗啦一声“蹦”到了地上。
呕吐,据郭琨统计,这是60%以上的队员都有过的经历。有队员忍不住去找郭琨:“队长,太难受了,我想跳海了。”
晕船严重影响了队员们的食欲,很多人吃几口饭便开始呕吐。为此,南极洲考察队还特别号召“共产党员要带头到餐厅吃饭”。
当时流行的歌曲里唱道“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队员们戏称,谁说大海像亲妈,比后娘还狠!
1984年12月30日15点16分,头戴“中国”字样帽子、身穿天蓝色羽绒服的中国考察队员,登上了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中的乔治王岛的冰雪荒原。
队长郭琨手擎从国内带来的五星红旗,走在队伍前列。如今,这面旗帜作为首次南极科考的纪念,保存在国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