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勇救落粪池老人身亡 今再引思考
2008年07月01日 14:08新华网 】 【打印
相关标签: [范跑跑] [张华]

1999年9月2日电 17年前,一个大学生为抢救掏粪落池的老农民,毅然跳进粪坑救出老人,自己光荣献身。他就是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学生张华。

张华1979年考入第四军医大学空军医学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7月11日,张华路过西安康复路口时,听见马路对面的公共厕所里传来“快来救人”的呼喊声,于是飞奔过去。张华看见69岁老汉魏志德在疏通厕所粪便时被沼气熏倒,落入粪池,便迅速脱下军装,拦住一位正要下池的老师傅,抢先沿着竹梯下到3米深的粪池救人。张华左手紧握梯子,伸出右臂,从一米外的粪水中拽过魏老汉,又一把抱在腰间,朝池口的人们喊道:“人还活着,快放绳子。”话音刚落,张华也被强烈的沼气熏昏,倒入粪池。

当群众把张华救出来送进医院时,他因严重中毒窒息时间过长,年轻的心脏再也没有恢复跳动,牺牲时年仅24岁。

张华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迅速传遍古城西安,传遍祖国大地。他被授予“富于理想、勇于献身的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

从张华到范跑跑

来源:饿则焚琴煮鹤饱随黛玉葬花 新浪博客

不知道看官里还有谁记得张华?我估计记得他的人都过了不惑之年。张华,印象中其生前是西安某军校大学生,大概是78级的。话说当年有一老汉去厕所掏粪,不小心掉了进去,张华见之,奋勇救人,结果因为坑内缺氧,也晕了过去,最后结果是两人都不幸去世。事后,不知是总参还是教育部册封张华为烈士。这应该是发生在80-82年之间的事。

此事经报导后,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广泛讨论,其中大学校园内讨论尤其热烈,反对册封一方声浪颇高。这样的讨论,毫无疑问是红朝有史以来第一次,是当年思想解放运动中的重要一环。不过以我个人浅见,这场讨论很快误入歧途,原因是当时反对方的主要理由之一是大学生比掏粪工人具有更高的社会价值,所以张华为救掏粪工人而死不值得,所以官方不宜鼓励这样的行为。

我当年曾关注过这场讨论,但是对双方的观点均持有保留意见,但是,当年的我却说不清为何无法赞同任何一方的意见。

大概在这场讨论结束了十年之后,我来到美国,并参加过一个正式的紧急救护培训,后来经过考试,还拿到有关执照-据美国有关法律,实施人工呼吸的急就措施是需要有执照的,如果没有执照而擅自对遇险者进行人工呼吸,万一发生危险,救人者可能会惹上官司。

我记得培训上的第一堂课就是,如果见到有人遇险,首先观察周围,判断险情是否存在?自己是否也有遇险的可能?并进一步判断自己是否有能力救人脱险?教练特别强调,只要你觉得你自己也有可能遇险,那救不要救人,自己逃跑要紧。我当时立即想到当初有关张华的讨论,张华的行为之所以不值得鼓励,是因为他属于冒险救人。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教练都反复强调了抢险者首先要保证自己安全这条原则,从头到尾,不曾提过救人者与被救者的价值大小问题。从这里,可以看出中美文化上对救人的观念不同,显然,救与不救,不应和人的价值有关。事实上,生命都是等价的,根本就不存在某人的生命比别人更值钱的说法。更重要的是,假设生命价值有高有低,那么我们就会面对很多问题,比如:掏粪工人必须冒险去救张华吗?为何张华价值更高?因为张华文化高或年轻?那么文化低的人必须冒险救文化高的人吗?老年人必须冒险救年轻人吗?如果根据创造力来衡量价值高低的话,成年人显然比儿童更有创造力,那么是不是儿童必须冒险救成年人?在农耕社会,体力强壮者更有创造力,那么是不是农耕社会里女性必须冒险救男性?很显然,上述任何一个问题的答案都应该是否定的,由此说明当年反对册封张华的一方也是没有说服力的。

更重要的是,我们人类之所以救死扶伤,不是因为我们救的人比我们自己更有价值,也不是因为我们救人之后可以成为英雄,而是仅仅因为我们希望当自己遇险时,别人也原意来救我们。这就是将心比心的问题,如果我们内心深处还存有一丝善,那就是因为我们知道将心比心,而不是因为任何其他原因。

今天,范跑跑之所以能够理直气壮,很多人之所以支持范跑跑,其理由和美国的观点类似,即在地震面前,范跑跑无力救人,所以可以逃跑。咋看之下,好像是这个道理,其实不然。

张华与范跑跑的处境有一个本质不同:即一个是已发生情况,一个是将发生的情况,尽管这个“将”可能就是几秒之后。在张华进入粪池前,掏粪工人已经昏迷,如果张华有经验,可以立即判断粪池缺氧(学过中学有机化学的人应该都知道这个道理),从而可以立即得出自己进去也会遇险的结论。当然,很有可能张华当时并不知道缺氧这个事实,那是因为他知识不够,如果我们依然支持册封他为英雄,等于是鼓励盲目救人。

范跑跑的处境是,他感到地动山摇,他于是假设房子因此垮塌,他肯定无能为力,所以一逃了之。其实,很多人并不因此而谴责他,大家谴责他的原因在于逃跑之后没有反思,而是坚持认为,如果再次遇到相同情况,他还会一跑了之。很多人所质疑的是,他为何不能反思一下,再来一次是否有可能做得更好?比如事先将演习撤退制度化?比如在逃跑之前告诉学生要排队逃跑以及排队的顺序?等等。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范跑跑反复夸耀自己的心理素质好。正如我前两天已经指出的那样,地震发生后,至少存在如下可能――房子可能垮塌,也可能不垮,即使房子垮,也可能有滞后,显然,以范跑跑的素质,他至少还没有好到在电光火石之间,就能够同时想到两种可能性都存在的地步,他没有预料学生可能发生挤踏而丧生的本能。

缺少本能不是罪不可赦的错误,因为本能也是可以训练的,这就好像没有受过武术训练的人,打架时只会凭本能打王八拳;而受过良好训练的人,在打架时,如果打不着对方要害,他会凭本能而不出拳。后者的本能,就是经过训练而得到的。

范跑跑应做的反思也正在此处:他的本能是不完美的,他缺少训练,经过训练之后,他可以在下次遇险时,会凭本能组织学生有序撤退。但是,他拒绝这样的反思,他坚持认为,如果悲剧重演,他仍然会骄傲地选择当跑跑。

为什么,这样的行为不会让学校蒙羞?!

往期阅读

停薪留职退出历史舞台是大势所趋

刘少奇之死 应该由谁负责?

“老人政治”渐别中共高层的契机与动力

虚拟人物“乔厂长”:国企改革的先声

中苏关系:警醒中国改革开放之路

民族企业家荣毅仁与《中国合资企业经营法》

思想解放的先驱 “张志新案”平反昭雪

独家揭秘:达赖二哥曾觐见邓小平胡锦涛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