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动 一个国家的青春记忆
2008年12月05日 16:53凤凰网专稿 】 【打印

开放舞禁 小年轻们跳上摇摆舞

刘芳:1978年,第一批瓶装可口可乐获准进入中国,中国对世界开放的大门艰难地推开了一丝缝隙。当时的合同中,当时的外贸部长还特别标明:仅限于在涉外饭店、旅游商店出售。随着外国人和外国商品进入中国,禁锢已久的中国人,也开始逐渐接受一些西方的时尚和风潮。在当时,西方世界仍然被惯性地视为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但是这并不能阻止无数中国老百姓的心,开始在改革的春风里萌动。从这个时候,李晓斌和他的相机,记录了很多照片和背后的故事。

1987年,一部名为《霹雳舞》的电影火遍了中国各地,年轻人用狂放的舞姿尽情挥洒着一种人生的态度。实际上,早在1979年,人民日报的一篇电讯中,已经透露出开放舞禁的讯息。这条电讯说的是除夕夜人民大会堂举办的游园活动。李晓斌的这张照片就拍于当时,画面中的女孩叫盖小玲,她曾经出演过高山下的花环,艺名叫盖克。

李晓斌:盖小玲讲,当时她也是第一次在大会堂跳舞,第一次穿高跟鞋。为了那场舞会,把自己的箱底翻遍了,找到一件浅黄的毛衣,兴奋的不得了,第一次穿高跟鞋,那天晚上她的脚不适应还磨了泡,

八十年代初的北京公园内,小年轻们就也已经开始跳上摇摆舞。

李晓斌:我当时拍这张照片的时候,我的周围远远,很多人在围观在看,有些看得人在那看得津津乐道,然后还要议论他们,说你看那德行劲儿,他们臭美,什么资产阶级。对他们议论纷纷,对他们这种否定的议论的同时,他们能够在那儿看的不走,看得津津乐道,就是他又喜欢,他又说出特违心的那种话,我觉得那是那个历史时期的人的一种心态。

女孩烫发被视为异类 蛤蟆镜贴商标是崇洋媚外

习惯了马路上所有人都是灰蓝两种颜色,看惯了男同志的短发和女同志的长辫后,十几亿中国人突然发现,原来人还有很多种活法。抱着对新事物既畏惧又向往的态度,中国人迈进了八十年代。思想的逐步松绑,最直接的体现在了对美的追求上。

李晓斌:1977年我当时在历史博物馆工作,我们讲解员有个张际春的女孩,是第一个烫发的,周围的女孩就议论她说像狮子狗,说臭美说小资情调,一点也不好看。甚至有些人因为她烫了头发还躲着她,好像就说不好那种感觉。可是就在批评和议论她的那些人基本上三个月以后都烫了。而且烫发在那个时候,后来就非常时尚。但是早期都有这样一个过程,从不被接受到全部接受一个过程。

那个时侯还有一个时尚的东西,这个时尚,当时后来被媒体作为批判。就是蛤蟆镜,贴商标。当时媒体呢就认为说崇洋媚外,小资产阶级情调,虚荣心。如果说是你四个月至五个月工资的情况下,你让人家把那个商标给去下来,我觉着有道理么?谁也舍不得。从今天角度看,实际上就是还有一种名牌意识的觉醒。它也道出了一个人们对美好、对名牌、对希望的一种追求。

《庐山恋》八十年代恋爱桥段

刘芳:1980年,电影《庐山恋》上映,引发一场范围极大的风波。原因是片中首次出现了人性化的恋爱片段。有人将其归结为四个步骤,一见就追,一追就跑,一跑就倒,一倒就咬。而且当男孩不敢接吻时,女孩一定会说,你真傻。当男孩想接吻时,女孩流行说,你真坏。这种桥段,今天看来超级俗套,但它在很多人的青春记忆中已经成为珍贵的定格。说到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一个很大的命题就是经济的开放。但是在经济这个宏大的车轮前进时,首先留下的就是生活改变的印迹。

和红旗车、故宫留影 收费两角

穿梭在西单匆忙的人流中,有点发福的李晓斌并不起眼,面对北京城近年来急速的变化,他并不显得比以前更激动。对于李晓斌来说,八十年代吸引他的并不止是细节,他更乐意捕捉的,是细节背后的韵味。

故宫红旗车与市场经济

李晓斌:比如我在故宫们口拍过一张照片,题目叫《故宫红旗车与市场经济》,这张照片特别有意思,故宫是皇权专制的象征,红旗车是权力的象征,在过去是部长一级以上才能坐的车,而这市场经济到来的时候,特别有意思,前边还立了块牌子,写着“在不影响我处工作的情况下使用车照一次收费两角”,那是市场经济刚刚进入才有可能是这个价,而且人在红旗车里照相,它能满足人心里向往的、追求的,而且这种特点的环境,这种微妙的变化。

下一页:漂亮姑娘在天安门梳头 幸福将至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