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动 一个国家的青春记忆
2008年12月05日 16:53凤凰网专稿 】 【打印

三十年风云变化,留下哪些集体记忆?通过李晓斌的眼睛,我们一起重回八十年代。

重温三十年巨变经典片段

刘芳:三十年前的岁末,一场二十世纪重要的变革正在中国发生,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成为新中国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和分界线。今天我站在这里回首这三十年,除了GDP这样宏观数据的变化,更有着普通老百姓如你如我衣食住行的变化,这是整整一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记忆是人生的珍贵财富,记忆可以属于个人,也可以属于一群人、甚至一代人。有一个人,他也经历这种被时代裹挟着前行的兴奋,而且他将这些记忆一幕幕定格在了自己的相机中。今天的节目,我们将邀请您一起,通过他的作品,来重温这场三十年巨变的经典片段。

北京东四十四条胡同内,安详宁谧。不远处,长安街上的工地正喧闹施工。在这个千古帝都,传统与时尚彼此静默依存。人群中的他叫李晓斌。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四月影会”创办人之一。在他的镜头里,浓缩了整个八十年代至今,很多影像的记忆。

1980年 兰州十万市民围观老外

李晓斌:1980年还是81年,我拍过一个外国旅游团,去参观故宫,可是参观故宫的这些中国人,他们在故宫不看大殿,也不看文物,全大眼瞪小眼看老外。像七十年代末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北京开始有外国旅游团来了。这些老外,老太太都穿得特别花,颜色特别鲜艳,中国从来没有。然后外国人还抹香水,在中国人就更没有的事儿。经常有中国人看着那个老外,在加上闻着老外身上的香水味,怪怪的,他就觉得就是说像看到怪物,他从来没见过,不知道还有味儿,穿得又怪,一切对他来讲就是一种新鲜,就是很莫明的一种感觉的东西,是一种吸引的东西,他能够闻着这味儿,看着老外一直跟着老外回到所住的宾馆或饭店。

1980年夏在故宫的国人,不看国宝,不看大殿,围观外国游客。

1980年的《美国新闻周刊》,曾经刊发过一幅图片,说的就是一名美国女游客,在故宫被中国游人围观的事。李晓斌当时还听闻,在兰州,出现过十万市民围观老外的壮观景象。而这张照片看上去平淡无奇,但是它背后却有着令人玩味之处。

封闭愚昧太久 成年人玩儿童玩具

玩儿童玩具的成人们,19804月北京北海公园,城市生活系列

李晓斌:三个成年人在玩一个玩具。等我三个小时布展出来以后,路过他们还在玩儿童玩具,他们打动了我。没有文化,没有娱乐,它把这样的一个东西,当做一个解闷消遣的,他对这样的一个东西都那么好奇。就像当时围观老外,甚至香水味他都要闻,就是我们被封闭的太久,被愚昧的时间也太久,或者说和世界的中断交往太久,什么都没有见过,所以三个成年人玩一个儿童玩具,玩这么久。就是我们生存我们文化的我们娱乐的一个大的背景,实际上来讲就是,我拍这张照片,是一种很有苦涩一种笑得那种感觉,就是这种感觉,所以这种感觉就是打动了我,我就说有一种苦涩,有一种想哭,但是哭中有带笑那种东西,这就是我们当年大部人的一种生存状态。

下一页:开放舞禁 小年轻们跳上摇摆舞

<< 前一页1234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