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记者亲历采访 揭露塔利班内部
2009年03月04日 11:42凤凰网专稿 】 【打印已有评论0
相关标签: [何亮亮] [时事亮亮点] [阿富汗] [塔利班]

核心提示:新华社记者余智骁2006年到2007年间常驻阿富汗,全程报道了塔利班绑架韩国人质事件,专访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本书详细介绍了塔利班的历史和现状,阿富汗目前的局势和风土人情,以及作者在阿富汗惊险的采访经历。

何亮亮:《时事亮亮点》,我要跟大家分享一本新书,《与塔利班面对面》。

解说:阿富汗、塔利班,对中国人来说,是非常熟悉的名字,却又显得那么陌生,塔利班到底是怎样一个组织,他在2007年绑架23名南韩人质有何内幕?如何才能采访到塔利班发言人?拉登到底藏在哪里?为什么号称天下无敌的美军,一直抓不到他?驻阿美军是否对中国构成战略威胁,闯荡阿富汗的1000多名中国人有些什么样的故事?新华社前驻阿富汗记者余智骁在所著的《与塔利班面对面》一书中,详细解答了这些悬念。

阿富汗战争以来,人们对于塔利班这个组织,从新闻报导中已有不少了解,但是作为常驻阿富汗的中国记者,详细描述自己亲眼所见的塔利班,在中国还尚属首次。

余智骁2006年到2007年间常驻阿富汗,这本书是他在阿富汗工作的写照,记录了新闻采访的艰辛经历,同时从他记叙的新闻背后的事件中,人们可以了解到一些鲜为人知的有关塔利班和阿富汗的故事和信息。

2007年7、8月间,塔利班制造的那场绑架23名韩国人质的事件,一度引起世界的关注,余智骁在书中对此进行了详细介绍,这些情况,有助于人们更深刻的认识塔利班的本质。

此外作者以一个新闻记者的视角,通过自己观察和亲身经历,透视了阿富汗的政治社会现状,介绍了阿富汗局势动荡变化的过程,分析了美国、北约等外部力量,对阿富汗局势的作用和影响。

在阿富汗的自杀式爆炸现场,在美军的前线阵地,在世界政要的记者招待会上,在许许多多现场采访活动中,都留下了各国记者忙碌的身影,书中还记录了一名战地记者,奔走在爆炸和冲突第一线,经受生死考虑的经历,作者还总结了自己努力做一名好记者的经验。在《我的阿富汗生活》一章中,通过作者讲述生动有趣的生活经历,介绍在阿富汗的衣食住行,书中也讲述了中国商人,冒着风险在阿富汗闯荡的故事。

作者在自序中写到,用津津有味的故事呈现真实的塔利班和感性的阿富汗,这是我写这本书时所追求的目标,我希望我的书能将暂时无法前往阿富汗的各位读者,带入一个真实、感性的阿富汗,让大家似乎身临其境的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文化和战乱造成的创伤,读完此书,人们对战乱的阿富汗还有那里的百姓生活,都会有深深的情感触动,战争的残酷,更折射出和平的珍贵。

中国青年记者对阿富汗的实地观察

何亮亮:介绍这本书是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方面的原因,我觉得从这本书,看到了中国青年一代记者他们的崛起和他们的实力;第二个方面,就是塔利班在今天实际上又是东山再起了,而且美军要增兵阿富汗,所以阿富汗又将成为一个新的热点地区,或者说它本来就是一个热点地区,但是重新引起大家的注意,所以这本书可以说是应运而生了。

我们先说第一点,就是我觉得这是一个中国的青年记者在阿富汗实地观察、记录的一个结晶,它是非常值得大家一读的,因为这本书写得很生动,很有趣,它这种生动,完全是身临其境的人才能写得出来的,而且是一个年轻的记者写得出来,当然这位记者他有机会,这是很重要的。

我们知道余智骁他到阿富汗去的时候才25岁,在阿富汗度过了将近2年的时光,那么今年年底出版这本书的时候,他也才28岁,对于年轻的记者来说,这是一个是很值得自豪的。

其实中国有很多的驻外记者,新华社有很多的驻外记者,余智骁就是当年05年作为新华社驻阿富汗的记者,被派到喀布尔去工作的,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并不是每一个记者,驻外的记者很多,但是驻外的记者能够身临阿富汗这样的国家,能够跟塔利班面对面,这却是不容易的,在有的小国,比方说你住上几年,可能写一些报导也是平淡无奇的,为什么?它根本没有什么特别引起人们注意的这个大事,比方说欧洲的一些小国,政局安定、生活安定,一切都很安定,作为记者来说,这实际上是很无趣的事情,所以这个余智骁,他显然是有积累的,显然是有备而去的,能够把在阿富汗一年多的时间,他深入的考察了,为什么会产生了塔利班?以及通过塔利班来看阿富汗。

往期精选:

监狱潜规则 默许狱霸“躲猫猫”

何亮亮:蔡衍明从街头“混”成了企业家

何亮亮:神秘作家预言奥巴马面临下台之灾

机长技术精湛 美客机上演哈德逊河奇迹

“最时尚贪官”获刑13年衣物全是名牌

《时事亮亮点》节目在凤凰卫视资讯台播出

首播:(周一)19:20--19:55

重播:(周二)06:00--06:35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