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出兵捷克 沉重的历史代价
2009年01月07日 18:09凤凰网专稿 】 【打印

1968年1月5日布拉格之春揭开序幕

解说:“布拉格之春”是1968年1月5日开始的,捷克斯洛伐克国内的一场政治民主化运动,这场运动直到8月20日,苏联及华约成员国武装入侵捷克才告终。1968年初,以杜布切克为首的捷共中央,在捷克斯洛伐克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广泛的改革运动,社会主义复兴运动。运动受到捷克斯洛伐克人民普遍的支持和国际社会瞩目,被称作“布拉格之春”。

但来自克里姆林宫的严寒驱散了布拉格浓浓的改革春意,1968年8月20日深夜,苏联纠集波兰、民主德国、匈牙利、保加利亚四国,以应捷党和国家活动家的请求为由,悍然主动25万大军,一夜之间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苏联的飞机和坦克不仅粉碎了“布拉格之春”,而且扼杀了当时东欧国家,甚至也包括苏联自己在内的改革和探索,窒息了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为20年后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播下的悲剧的种子。

“布拉格之春”的内外因素

(主持人)何亮亮:为什么我们要来回顾“布拉格之春”呢?因为“布拉格之春”可以说是当年社会主义国家最早提出改革的,1月5号这天,实际上是杜布切克当先捷共中央第一书记的日子。而杜布切克这个工人家庭出身的捷克的共产党员,在他当选总书记之后,就开始推行一条深得党内,就是捷克共产党以及捷克人民拥护的改革的路线。

其实这个改革的路线,第一,它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内推行的;第二,它也并不反对苏联,但是文化是,僵化的苏联领导人,特别是当时执掌苏共大权的勃列日涅夫,把任何一点带有改革色彩的这样的一种举动,这样的一种思想,都看成是洪水猛兽。一方面他不允许捷克本国推行改革,另一方面,他又把捷克的改革看成是一种星星燎原,它可能导致整个社会主义大家庭崩溃。

苏联武力镇压 沉重历史代价

何亮亮:结果勃列日涅夫就纠集了华沙条约国家五国的军队,在1968年的8月20号深夜,开进了捷克领土,一夜之间占领了捷克全国,而且震惊了全世界。捷克的改革虽然只有短短半年的时间,就在苏联的大炮和坦克之下,被强行的摧毁了,但是这样一来,就使得捷克人民和苏联的矛盾加深了,也使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众,他们都是同情捷克的。包括苏联国内的很多,包括苏共的一些党员,包括苏联的一些民众,当然这个人数绝对没有东欧国家那么多。

可以说“布拉格之春”以及因此导致的这个苏联侵捷事件,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这一方面表明了改革势力在日益强大;可是另一方面也表示了苏联,看的出来苏共的领导人那种倒行逆施,那种保守,他也已经到了一个极点,他们只能用武力去摧毁,去镇压那些不同的意见。而事实上当时捷克这个“布拉格之春”,虽然有一些政治不同的意见,有一些所谓自由派的人士,但是更多的是捷共党内改革的潮流,捷克国内改革的潮流。

所以这个事件可以看作是东欧,因为这是68年的事情,可是可以看到了80年代,苏联的经济已经出现了全面停滞,出现了这样的一种态势,苏联在跟美国的冷战当中也是节节败退。这一切,你如果把它放在整个苏联为首的东欧社会主义大家庭这个范围来看,那么捷克的改革以及改革的失败,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导火线。从“布拉格之春”之后,东欧民众对于本国政府,对于本国执政党的不信任,以及对于苏联的这种不满和仇视,可以说是越来越加深了。

所以在这种内外因素交互的结果之下,到了1989年就出现了东欧社会主义阵营解体,这样的一个狂潮,这样的一个狂潮之后,又导致了东西德的统一,导致了苏联的解体,然后导致了后来发生的这一切,实际上我们都是很清楚的。我们从这个背景来看,中国能够自己提出一个改革,坚持改革,你有了这样的一个对照,有了这样一个历史背景的对比,就可以看的更清楚了。为什么我们说这个去年年底,或者说去年一年中国纪念自己的改革开放30周年,可以看的出来,中国作为一个大国,能够自主的推行改革,而不会受到来自苏联的压迫,这对于中国的改革是非常重要的。

《时事亮亮点》节目在凤凰卫视资讯台播出

首播:(周一)19:20--19:55

重播:(周二)06:00--06:35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