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知情人士透露,两国政府间,过去有两个固定对话机制,一个是双方财金部门主管进行的“战略经济对话”(由美国财长和主管金融的中国副总理主持),另一个是副外长级的“高层对话”,由于两个对话机制级别差距明显,这次希拉里提出而获中方原则上同意的新机制,是把经济和金融以外的战略性议题,也提升到部长级定期对话的层次上来,形成“战略对话”与“经济对话”两条高层定期对话的轨道。
姜声扬:石先生为我们分析了希拉里访华第一个信息,就是请中国继续支持购买美国国债,接着我们再继续请石先生为我们分析希拉里第二个访华讯息,中美SED未来的走向悬念。
石先生,您刚刚提到希拉里这次访华的第二个信息,就是将现行的SED机制变成两个部分,一个战略对话,一个经济对话,请问这是出于什么考量?
希拉里访华之后:SED悬念
石齐平:我觉得也是两个背景,一个还是是从美国政府,美国国家的角度来谈的问题,第二个是从希拉里本身个人的角度来谈这个问题,先谈这个政府的角度。
政府角度的话,我们都知道SED并不是中美之间唯一对话的渠道,其实还有一个那就叫战略对话。怎么区分两个呢?战略对话在前,2004年那个时候OPEC会议的时候,当时布什总统跟胡锦涛主席搞定了,我们双方面来搞这个战略对话。战略对话就是我这边是副国务卿你那边是国务委员,那么就谈一些战略性的问题。虽然叫做战略对话,那中国叫做战略对话,美国呢,你看他只说Senior,就是资深对话。
姜声扬:Senior。
石齐平:他都避免用战略两个字,你去问它国务院正式发言,他就跟你回答说战略两个字,只适用于我跟我的盟友之间,我跟盟友之间才有所谓的战略的概念,所以他们刻意在回避这个战略问题。那么到2006年的时候,当时保尔森做财政部长刚刚上任之后受到布什最后的重托,他觉得应该要加强有关包括汇率在内跟中国的对话,可是他也觉得汇率不单纯是一个汇率问题,它还包括它的金融、经济、财政甚至于环境保护各方面的问题,你不能分割来看。
下一页:美中两国在很多问题上不能不做战略伙伴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