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齐平:新中国60年的“3亮点3功课”
2009年10月02日 12:02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姜声扬:石先生,您这样分析,听起来是不错,但是话还是要说回来,在当年如果没有这个人口控制政策的话,8亿人吃不饱嘛,吃不饱,在当时来说也是一个没有选择的办法,不是吗?

吃不吃饱跟生育政策关系不大

石齐平:我懂你的意思,当时确实是因为考虑到吃不饱,因为嘴巴多嘛,人口嘛,所以要解决吃饱的问题,就是要节育。可是你有没有注意到我刚才讲的一个很重要的历史,1979年开始,限制一胎化的人口政策,从1982年开始严格执行,可是1979年开始实施农产承包制,农业改革开始了,农业改革开始以后6年就吃饱了。1984年,刚才讲都吃饱了,“小平你好”都出来了。请问,那个6年时间,是人口节育政策所产生的贡献吗?

杨娟:没那么快吧。

姜声扬:应该不是。

石齐平:说明什么?一个很重要的结论,吃不吃得饱的问题,是跟经济体制有关系的,更多的是跟体制有关系,更少的是跟人口的政策有关系。应该这么说,你如果选对了很好的经济体制的话,多生一些,根本不会构成负担的。如果你没有选择一个正确的经济体制的话,我告诉你,就算是能够控制到一个都不生,也未必吃得饱。

姜声扬:那您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现在已经到了一个关口,应该是去反省,去想当时人口政策,这个政策应该做一个调整了,对吗?

一胎化政策须要调整

石齐平:是的,我觉得事不宜迟了,为什么呢?很多国家的经验都发现到出生率降低的时候,再鼓励大家生的时候,大家反而不生了,如果要生的话,可能是低素质的人多生,高素质的人不生,反而造成人口素质下降。

上海已开始“微调”人口政策

石齐平:我现在注意到上海已经在开始进行调整了,我觉得这是很好,希望其他的地方也可以参考一下。

杨娟:石先生,您的意见就是可以给有关部门做一个参考,不过您刚才已经讲完了三个误区,那接下来是应该讲一下亮点了?

石齐平:亮点刚才讲了一个嘛,是不是?

姜声扬:对。

石齐平:就是改革开放嘛。

姜声扬:市场经济。

第二个亮点:全球化

石齐平:第二个亮点实际上是从第一个亮点衍生出来的,又跟邓小平有关,当然了,衍生出来,当然改革开放是邓小平了,衍生出来是什么?全球化。

杨娟:全球化,怎么会?因为我一直认为中国是被全球化的对象,为什么中国跟全球化?有有什么关系?

石齐平:当代的全球化是中国最重要的一个贡献的工程,为什么这么说呢?刚刚讲了,改革开放就是走市场经济,可是中国走市场经济走成功了以后,是不是影响了、带动了其他原本属于计划跟共产体制的国家,一个个就跟着学了。当大家通通进行经济结构的转型,都转向市场经济的时候,那是不是全世界现在除了朝鲜跟古巴,都是市场经济了,市场经济一体化,那就是全球化嘛。所以说中国当初的目的是为了利己,但是实际上产生的效果却利人,就是全球化了。

改革开放:“利己”·“利人”

石齐平:更精彩的在后头了,当中国对全球化作出贡献的时候,中国又从全球化里面得到了你刚才讲的好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看到了,市场经济释放出大量的劳动力的优势,没有全球化它出不去的,改革开放是中国劳动力的优势,出得来,全球化是指劳动生产力出得去,所以我们说既利己又利人,是不是一个最重要的亮点?

杨娟:那第三个亮点呢?

石齐平:又跟邓小平有关了。

姜声扬:又是掌舵者。

杨娟:邓小平什么都占了。

第三个亮点:一国两制

石齐平:邓小平,“一国两制”是不是他发明的?

杨娟:对,这个我同意,他的一个亮点。

姜声扬:没错,“一国两制”是他的发明,但是成功收回了香港、澳门,那石先生,你指的是这个吗?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李倩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