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丽如如何学评书
窦文涛:真像她父亲,而且就是说所以她父亲才能在这个曲艺界给你的感觉是个大文化人。据我所知,好像就是连阔如先生,他最早写出,就是说评书是伟大的艺术。
连丽如:对。
窦文涛:所以刚才咱们讲,就是他为什么是伟大的艺术。
梁文道:了不起,了不起。
窦文涛:所以我这一学习,我才发现过去对评书,自以为知道听了很多,实际你完全不懂。比如说我问连先生,我说你爸怎么教你呢?我就说,他是比如说《三国》,那这记忆力得好吧?你得背过它呀,你先得背过再说啊。
梁文道:我以前也以为是得背。
窦文涛:对,这脑子里背一套书。连先生说,恰恰相反。
连丽如:就是去听,背需要什么?好比说诗词歌赋。我们一些基本功,像什么开脸啊、盔甲字、盔甲赋啊,以及一些这个,也有些东西听听,好比“双足一点镫,镫磕飞虎韂”、“马跑銮铃响,疆场一团飞”,这是评书的一些贯口,小贯口你听着听着你就会了。属于看脸儿得背,好比说马五出来了,一个赞儿出来了,说典韦出来,一个赞儿出来了;或者是“开震炮声一响,营门开放”,这些东西你要学习,诗词歌赋要背。你像现在我们,你看我要说套《三国演义》,说到这个这里边的诗词歌赋都得要背多少。
窦文涛:您都能背啊,这里边所有的诗词歌赋?
连丽如:那你好比咱们举个例子,说这个“三顾茅庐”,隆中对,划分天下大势,诸葛亮对刘备说,“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窦文涛:好家伙,这我中学的时候就没背过。
连丽如:然后你得讲,为什么?你必须把这《三国演义》都掌握了,然后再讲孙权,“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为什么?你得讲。然后为什么夺荆州、为什么夺西川?后来最后两路伐中原,那诸葛亮的错误路线在哪儿?你都得讲啊。
窦文涛:所以,那天他们还讲呢,说这个《百家讲坛》也讲《三国》嘛。
梁文道:易中天嘛。
窦文涛:对,说是电视评书,我还说,我说你别糟践评书了。他这些学者啊,他借鉴了一些评书的味道而已。但是连阔如那个时候讲《三国》,他是做文化研究的,包括对这个曹操这个人物的看法,是吧?他是偏向于认为曹操是有历史功绩的,比如说在北方那个时候说,屯田哪,这个连阔如先生都是有很高评价。
连丽如:对,对。
窦文涛:所以为什么说当时“千家万户听评书,净街净巷连阔如”,很多知识分子爱听连阔如说《三国》,这里边有知识。
梁文道:对,可是连先生您刚才就说是不能全背,对吧?就背的就是刚才那些部分。
连丽如:背的是一些应该背的东西。那么有一些应该记的东西,实际上就是说评书,就是你一部电视剧,用你的语言来反映。
梁文道:把它完全消化了。
连丽如:那么它有的电视剧你演员你不可能考虑服装的问题,但是我们要把服装说出来,他的时代背景、心理描写,是吧?灯光、布景以及所有的一切,刨去这人物以外,都得由我们这嘴里说,一、二、三人称,三人称包括的太多了,对不对?
窦文涛:嗯。
连丽如:那么如果把它恰当其分的演在一起,一、二人称也不好演,要演千八百个人物。他是一人一台戏,现在我演曹操,“啪”变过来我就是曹操,“姓曹名操,字孟德”。
窦文涛:嗬,这眼神儿。
连丽如:这就是曹操,对不对?你要说张飞,张飞用手一撕髯,“哇呀呀呀”,你就得哇呀出来。他当时什么情绪,你怎么哇呀,你不能说瞎哇呀,对不对?
窦文涛:没错儿,没错儿。
连丽如:然后说起周瑜,那周瑜就是什么,那你要是说我们还得学昆曲,一般的就得学唱,好比说学一段诸葛亮,二顾茅庐、三顾茅庐,诸葛亮唱那首歌,吟那首诗,我们就用昆曲来唱。
窦文涛:哦,怎么唱?
连丽如:“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后边还有两句。
窦文涛:哎,好,好。
梁文道:太好了。
下一页:连丽如:我觉得他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