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卫视2009年7月19日《名人面对面》节目 以下为文字实录:
徐冰,被《美国艺术》杂志评为15名国际艺术节年度最受瞩目人物之一。作品《天书》曾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交界之际引发国内、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1990年接受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邀请,做为荣誉艺术家移居美国。1999年获得美国文化界最高奖:麦克·阿瑟天才奖(MAC ARTHUR AWARD)。2007年回国就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
主动插队只为有机会进中央美院
徐冰:美国有一个《美国艺术》杂志,挺有意思的我觉得,他们公布了一个就是什么呢,就是说他们由专家调查之后他们认为的,一百年以后,仍然有价值的艺术家。
许戈辉:结果里是有你的?
徐冰:对,当然是有我了,不应该说当然了。
解说:徐冰,国际著名华人艺术家,多次获得国际大奖,包括1999年美国文化界最高奖“麦克·阿瑟奖”,2003年第十四届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以及2007年全美版画家协会颁发的“版画艺术终身成就奖”。他的艺术被世界各地六所出版社编入中学及高中艺术教科书,2008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甚至还开设了一门以他的作品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徐冰学”。作为第一批寻梦西方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徐冰凭借他的第一部文字作品《天书》一夜走红。
戈辉:其实你这个造的这个字,我在想象啊,比如这个一百年后,突然有外星人发现了徐冰的《天书》,他们试图来破译这个,不知道会破译出什么结果?
徐冰:《天书》那个作品其实原初呢是,实际上是内在的动力是想表达自己当时对文化的一种反省,和一种警觉。
解说: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的徐冰,受到曾在上海美专就读的父亲的熏陶,从小喜欢画画,在学校里他几乎包揽了所有出板报的任务,并立志报考中央美院接受正统的学院教育,为了这个梦想,高中毕业后他做出了人生的第一个选择。
许戈辉:插队是你自己主动要去的吗?
徐冰:插队是我自己主动要去的,因为我当时去插队的时候呢,因为我在学校的时候,不是给学校做很多的宣传啊,什么出板报啊什么的。我们学校也没有美术老师当时,所以我呢等于是勤工俭学,当然只是免费的勤工俭学,一下课或者说上着课,这广播里肯定就广播说徐冰到哪个班来,这个班要搞讲座会,让我去写那个讲座会,黑板上就写那个大标语或者说什么什么那些,开会的那些会标啊什么这那的,我当时还觉得挺有,挺特殊的因为我可以不上课,可以有一种那什么,但是事实上后来被累着吧,最后身体特别不好。后来高中毕业的时候那会又失眠啊,头疼啊,发低烧什么的,反正身体特别差那会,后来插队呢,我就可以不去,就是当时可以分在北京的什么一个街道工厂啊,什么这那的,可是事实上我的这个从小的这个理想就是要上中央美术学院,我当时觉得呢,如果你要留在一个街道工厂啊,你的上中央美术学院的这种可能性就比较小。
许戈辉:噢,是这样啊,难道插队会有机会?
徐冰:插队的可能性会比较大,因为插队呢首先比较浪漫,对不对,再一个呢就是说,插队呢广阔天地嘛,在那有一些作为啊,那你去进入学院学习的机会就会多,
许戈辉:那你们都做什么呢?
徐冰:那就是什么活都干啊,农活都干啊,包括什么种地啊什么都干,就任何农活我都干过,包括那个赶牛进地什么的我都干过。当时不是因为讲知识青年需要农村嘛,农村需要知识青年就等于是一种,那我能做的就是比如说,出板报啊什么搞宣传呀什么的,我当时就是我记得挺清楚的,其实我,因为那个公社,我们上工的地方有一个小的一个墙皮似的,我以前以为是那个,这个山墙上补的一块墙皮呢,你知道吧,但其实它是一个黑板,以前的一个黑板,但是颜色褪了以后就剩那个泥了,你知道吧,后来我有一次我用墨汁什么的,把那个黑板给刷了一遍,后来出了一个板报,主要的目的是要显示自己的这个美工的才能,当时那个板报出了以后确实特别漂亮,你知道吧,然后那一段就是,那一阵子就是在公社那一带就传说,收粮沟那知识青年,说这板报出的特别好,因为离很远吧,你就可以看到这小黑方块,特亮你知道吧,周围更显得暗淡苍凉了。
许戈辉:所以那个时候就会给你带来特别大的那个满足感?
徐冰:对,确实是这样的。那时候我画过很多。因为我还是有一个理想嘛,要最终要上美术学院。
下一页 如愿进入中央美院 徐冰自嘲当时有点迂腐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