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 浴血青藏高原的老兵挑战生命极限
2009年10月21日 14:39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凤凰卫视2009年10月20日《冷暖人生》节目:

解说:50年前,他们放下锄头扛起枪在“世界屋脊”挑战生命极限,陕西冷娃,打仗勇敢,不怕死,一些老战友骨尸都撂在西藏了。50年后,一群浴血青藏高原的老兵,一段无法忘却的战火青春。

晓楠:1962年,在喜马拉雅山上曾经发生过一场战争,尽管这场战争,其实仅仅持续了一个月的时间,可是在当时在世界范围之内却引起相当大的轰动,那就是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由于中印两国的边界从来没有正式划定,于是根据双方历史行政管辖所及,就形成了一条传统习惯上的边界线,而从1951年开始,印度当局就有计划地将边境哨所向中方一侧推进,为了遏制印军不断地蚕食中国领土,在1962年10月间中国边防部队奉命在中印边境东西两线,同时对印军实施了自卫反击作战,这场“世界屋脊”之战如今已经鲜少有人提及了,它突然发生,又迅速终结,有关它的种种细节也随之很快的被淹没在了历史当中,而今天我们在这里又一次提到它,是因为一个陕西福平县的不知名的小山村,在这里的一些老人们虽然世代生长在“关中腹地”,可是他们却全都对遥远高原上的那段历史念念不忘,有一些人甚至一辈子的愿望就是要去到,或者说是重回那片曾经的战火硝烟之地,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陕西农民,但是他们却
和中国特殊年代里的那场特殊战争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关联,那场千里之外的战争在这个小山村里从没有那一刻被人忘记,因为它改变了这里的一个又一个的人生。

解说:这些年过七旬的老人经常会在一些特殊的日子里相聚在一起,他们大部分人都是当地的农民,不过在外人眼里,他们还有另外的一重身份,他们是一群当过兵,扛过抢,上过战场的老兵。

1958年,陕西富平县有1000多人应征入伍,并先后参加了“西藏平叛”和中印自卫反击作战,战后统计同年入伍的富平籍战士中,有263人成为了烈士,有九十多人因“战火”落下了残疾。

解说:雷应俭没有上过学,不认识字,平日里不读书,也不看报,但有关中印两国边境问题,他非常关心,尤其是中国藏南,他对至今还在印军实际控制下的那一片中国领土格外关注。

晓楠:雷应俭,今年72岁了,陕西富平县雷家村人。1963年,自卫反击作战结束之后,雷应俭复员回到雷家村,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不过此时的他还是和村子里其他的人有点不同的,因为在他的床前多了一枚军功章,还有一张立功喜报。转眼40多年过去了,现在就是雷家村的后生们也很少有人再知道有关那场战争的事了,但是军功章和立功喜报却依然摆放在雷应俭床前最显眼的地方,雷应俭觉得这是他家最值钱的物件。

解说:提到中印边界,雷应俭有说不完的话题,那是1962年冬天,喜马拉雅山的枪声不断,两国军事冲突逐渐升级。10月20日拂晓,雷应俭所在国防十一师三十三团按中央军委命令开始在达旺,邦迪拉一线实施对印自卫反击作战。

雷应俭:那不让我去,你对了,你把这个生产班给他搞好,菜给他看好,我说我要去,我是上战场来了,还是来种菜来了,种菜我回家种菜去。

解说:为了表示自己上战场的决心,不会写字的雷应俭请战友代笔写下了全连第一份请战书。

雷应俭:只要我能上,能上杀几个敌人,我就那种想法,写了,我自己咬了就这样,划一下,呵呵,就那样子。

解说:雷应俭咬破手指,在请战书上按下了手印,随后他作为炊事班战士被特批允许参战,在部队向邦迪拉一线集结途中,雷应俭几乎每天都是冒着印军的炮火在战场上埋锅造饭。

雷应俭:拿那个和好的面拍成片片子,拿刀呲呲,裂几个口,拿那个油,把个桶子砍开以后掰开一半,就在那烧,一看见火光,炮弹就掉进你锅里了,敌人的炮弹就在邦迪拉峰哗啦哗啦地砸过来,像下雨,跑都跑不开,炸油饼的那桶桶锅,炸的翻了个滚,油饼炸的几筐油饼都翻到沟里去了。

解说:面对印军的突然袭击,雷应俭显得异常镇定,他冒着印军的炮火在阵地上转移伤员。

雷应俭:听那边喊叫,把一个战士,叶敬远腿到这炸断了,那腿肉翻起来了,过去就把腿捏住,绷带慢慢的给他扎住,那个就是以后没救下来,死了。

解说:炮火过后, 阵地上一片狼藉,强忍着失去战友的痛苦,雷应俭吹响了开饭的哨声。

雷应俭没有想到,散落在阵地上的油饼竟然成了他为战友们,准备的最后一顿晚餐,因边境一线山势陡峭,供给异常艰难,当前沿作战部队攻下邦迪拉主峰后,随即就出现了断水断粮现象。

断粮第七天,友邻部队的一个通信员送信路过雷应俭坚守的阵地,一袋炒面救了全排30几人的性命。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张梅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