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卫视 > 凤凰节目 > 开卷八分钟 > 正文 |
|
相关标签 | [梁文道] [开卷八分钟] [《读书》] |
|
声明:独家稿件 转载需经凤凰网授权
《开卷八分钟》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主持人: 梁文道
首播: 周一至周五 18:45-18:55
在我教书生涯的末期,常常遇到一个问题,就是有一些现在年轻的学生,我发一些功课给他们看,叫他们看一些书,看一些文章。他们常常会投诉,说这东西我们看不懂。他们常常把看不懂三个字挂在嘴上。我觉得很疑惑,什么叫做看不懂呢?表面看来说看不懂一个东西是很简单的事情,但是我发现有时候当他们说看不懂的时候,他其实隐含那种指责。什么的指责呢?就是一是指责我为什么发那么难懂的东西给他们看;第二,就是指责那个文章或者那本书的作者为什么要把东西写得那么难懂?换句话说,看不懂这个本来是牵涉一个双方沟通的一个问题,就是作者跟读者的沟通形成的一个问题,对他们来讲,责任主要是出在作者那方面,而不是在读者这方面的。
《读书》难懂?还是不愿意懂?
这让我想起来《读书》杂志。昨天我们就提到《读书》杂志闹出过很多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大家都说它越来越难懂了。这8月份《读书》,已经是汪晖和黄平主编的最后一本《读书》杂志了。从9月开始就不是他俩编了,那是谁在搞,谁在做呢?现在还不知道。我觉得好玩的地方是什么呢?汪晖和黄平两个人当《读书》杂志的主编的理由就是当初沈昌文先生退休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读书》杂志文人趣味太浓,少一些硬的学理探索。请两个年轻学人出来写写东西,编写东西应该是不错。谁知道越来越多人投诉,说这在搞什么这本杂志。
看看《读书》的最后一期的目录里,比如有一篇文章叫做殖民历史的叙述与文化政治、论语的去政治化、美术史的形状、城市作为自然等等,还有野说儒家社会主义共和国。这些文章跟以前老一代的《读书》是非常不一样,老一代的《读书》是什么样的《读书》呢?以前的《读书》它的文章也常常拿出来结集,主要就是作者自己结集文章。比如说像我们现在看这本冯亦代先生《听风楼读书记》,这本书就是老一辈的读书作者冯亦代先生,他们这帮老人家当年在《读书》活跃的时候,他们写的文章,你看那个文章你就发现,我觉得是任何一个受过中学教育的程度的人,拿起来都很容易看得懂,看的明白的,也很容易入眼的。
现在的《读书》常给人觉得太学术化,谈学术还不要紧,主要是它的语言也相当的学术化。当你用复杂的语言去谈复杂的问题,一般读者就觉得很困难了。但我觉得最妙的地方是什么?我有不少朋友,这些朋友也都是一些响当当的人物,都是一些知识界里面的精英,连他们都投诉《读书》杂志看不懂。这时候,他们所谓的看不懂,就不是刚刚我们所说的那种自然的,我真的因为看不懂而说看不懂。而是什么呢?他表达一种态度。什么态度?就是我拒绝去看。我为什么拒绝去看?这有几个理由。
第一,就是一个东西我很讨厌它,我不喜欢它的风格,我就说我看不懂了。第二,就是我其实是能看懂的,但是我不愿意花精神时间在上面去看。比如说你可能是一个软件工程师,可能设计软件,你也受过完整的高等教育,你不可能看不懂一个国际时事评论,比如说写一篇时事评论给你看,讲阿富汗的塔利班为什么死灰复燃的问题等等。但是你可能看了这篇文章你说我看不懂,那你这时候说的看不懂的意思,其实就是说你不舍得花时间跟精力去看一些你不感兴趣的东西,所以你说看不懂了。我觉得很多人投诉《读书》杂志,说看不懂它,其实是,如果在知识界来讲的话,是后者这种情况居多。
什么样的杂志是看得懂?就是以前的老《读书》就看得懂,老《读书》的读者跟作者已经有他们的新阵地了,就是我们以前也在这里介绍过的《万象》杂志。《万象》杂志虽然是陆浩来主编,但他也捧沈昌文先生出来挂个名,这就让大家知道,原来过去的《读书》的风格,现在都集中到《万象》那边去。
一翻这两本杂志你就比较得出分别了,《读书》真的是偏向学术性,而《万象》是比较散漫,比较多散文,比较多有趣味,强调阅读的趣味的文章,多这样的东西。但是我觉得说《读书》看不懂,还有另一个问题。就是很可能是整个知识结构的变化。回想当初《读书》创办一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读书》一直是整个中国文化界、知识界最有影响力的刊物。当时我觉得是从农村的一个中学教师一直到大学里面的高等学院的教授都喜欢看《读书》。大家觉得《读书》提供了一个共同话题给大家,就是大家关心的事情都在上面。比如说那时候文化热的时候,很多热点的讨论都在上面发生。后来随着时代的变化,学术专业化,我们现在学术体制重建之后,很多上面牵涉到各种不同专业的东西出现在上面,很可能大家看起来就会吃力一点。
更重要的是什么?很可能是个典范的转移,过去我们看得懂《读书》,那现在看不懂,可能是由于我们过去有一套知识结构,比如说我们说电视在散布一个意识形态,你过去20年前你可能常把意识形态这四个字挂在嘴上。但是今天呢,已经不流行讲意识形态,今天流行讲什么?我们讲话语,讲论述了。这时候你发现,这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套新术语,我就不明白了,我就看不懂了。很可能也有这样一个原因。
办大家爱看的书评杂志
到最后我觉得很多人在购买《读书》的是什么呢?就是说它不像一本书评杂志。为什么不像一本书评杂志呢?其实我们都觉得一个书评杂志应该好像以书为主,比方说最近几年也有一本杂志也很受欢迎,叫《书城》,BOOKTOWN。这本《书城》我觉得是坚持以书为主,以书评为主,但是也没办法完全做到百分百的书评杂志。《读书》有不少的书评书话,但是它的重头文章好像都不是以书为核心的,以书的新书出版的讨论为核心的。
所以我们讲到最后就发现,《读书》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批评?是每一个在批评《读书》杂志的人,其实对一本杂志应该怎么办都有一个想法,都有一个理想中的一个杂志,然后把这个杂志投射到它身上。当你投射到它身上,你就发现它不符合你的理想的时候,你自然觉得它不好。所以我觉得过去十多年来,《读书》杂志办的真的是很累,要满足那么多人的愿望,好像是阿拉丁的那个神灯一样,抹一抹就能满足你三个愿望,它怎么办的成呢?
相关阅读
编辑:
蒋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