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我们只能说这个黄光裕有非常强力的手腕来做这一点,就是说他曾经有名言就是说,谁要借其他企业来平衡我,我就要平衡它,就类似于这样的一个语言,所以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非常强势的人。那么我们知道,其实家电业它有一个蜕变的过程,以前我们知道是零售渠道求着家电商,你给我发货,然后我来卖,但是后来建立了连锁渠道之后,尤其是国美这个渠道奠定之后,就是渠道为王,基本上就是说你是家电业来求着渠道商说,你来给我来销售一些。
那就说明两个,第一就是说像有的家电企业,竞争是十分惨烈的,它除了价格之外,其实它的其他的优势比较少,因为它的创新优势这些都没有发挥出来,它筹码太少,底牌太少,那么作为零售商来说的话,它只要有布满全国大街小巷的那些门面店,就已经足够吸引家电商了,那么在我们还没有到精细化竞争的时候,其实现在是一个粗放式的竞争时代,粗放式的竞争时代,就是谁有钱,谁店多,谁掌握的话语权就多,那么反过来他又可以利用这个优势,来向家电商来压价,那么他就可以获得更低的成本,获得更低的成本之后,他可以再继续扩张,就说甚至国美后来就制定了自己的一些标准,就是关于家电的一些标准,其实他已经不止是一个渠道商了,我认为他想做中国家电企业标准的一个制定者。
曾子墨: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他已经控制了上游,可能他的一些标准,包括他的供货等等?
叶檀:没错,其实他已经在向上下游拓展。
2006年7月,“老大”国美和老三“永乐”合二为一,永乐公司董事长陈晓出任新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之后,国美的分店也从2005年的445家扩展到2008年的1300家。而每新增一家门店则需要4000万元左右的资金。
曾子墨:在国美收购了永乐之后,据说国美电器的管理已经由陈晓来担任,而黄光裕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到了资本运作上面。那么在国美或者说鹏润整个这样庞大的一个帝国当中,国美电器扮演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叶檀:我认为国美是他的比较重要的一个资金运作池,因为到目前为止的话,他虽然说在A股市场借壳上市什么,有运作,但是我们知道他除了在二级市场拉高压低这样一点钱之外,这些钱对于黄光裕来说的话,我认为是零花钱,因为他的投资动辄就是几亿的,所以不足以对他构成很大的影响。他真正的,现在上市的比较成功的,还是国美电器,那么国美电器我觉得是他一个非常重要的资金池,第一他可以沟通境内境外的资金市场,第二的话他可以把这个现金的这部分,向其他的,比如说资本市场,他的期货公司,或者是他的房地产企业去。
据媒体报道,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黄光裕计划注入自己的地产借壳中关村上市,经过两年的运作,于2008年5月,黄光裕将180亿的鹏润地产注入中关村。实现了借壳上市。那么,黄光裕在上市的过程中又是如何将自己的地产定价的呢?
2006年7月,黄光裕经过一系列的操作,持有中关村29.58%股份,成为了中关村的第一大股东,2008年5月,中关村发布定向增发方案,向鹏润地产定向增发股票,用于购买鹏润系地产资产。按照公告,鹏润地产2007年的总资产为34.8亿元,净资产为21.4亿元,用收益法评估却高达180亿元,而且大部分是可售的住宅。资产评估过程中,2008年的预计市盈率超过40倍,全部资产的市净率高达9倍。2008年8月29日,中关村发布公告决定放弃鹏润地产注入的180亿元地产资产。这离黄光裕宣布将鹏润地产180亿元地产资产注入中关村仅3个月。
曾子墨:房地产又结果了一条什么样的发展脉络呢?
叶檀:其实对于黄光裕来说我想,房地产是他堆积成沙的一个地方,我认为他对于房地产的运作没有对家电企业运作那么成功,那么娴熟。第一,他当时就是想复制国美上市的路,在中关村这个,就是借壳这个事情上,那么他主要就是说注资进去,然后是增发,然后再借壳上市。但是这条路说实话不太成功,因为他注入的资产,虽然是可以让他的股价有一些涨停,但是不足以让他上市,他当时整个房地产的判断就是,我把我的土地当作我的本金,资本金,因为他后来那个凭,就是“搜易估值法”,用这个估值,他把他的地产就是简直翻了十几倍,那个资产就直线上升这样子。
那么如果是土地往上走的话,他其实是想把土地跟资本市场打通,连起来,但是我们知道一个就是说他对房地产的当时的宏观调控的判断,我觉得没有准确,当时房地产宏观调控一来,事实上就把土地资本化这条路给卡死了,就是你不可能在资本市场获得这么高的溢价的。其次的话,从现在看的话,他当时已经受到,受到监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的话,他还想玩转以前那一套,然后通过特殊,政府部门特殊批准的方法来借壳上市,没有成功,那么到了去年下半年,尤其今年,我们知道房地产是急转直下这么一个情况,所以对于他来说,我觉得借壳中关村就已经是一个梦想,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