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温家宝总理发表声明,中国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物价过快上涨和通胀压力。有经济学家指出,当前通货膨胀最主要的成因源于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即社会上流动的货币远远高于商品有效供给的市场价值。造成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一是受美元疲软、人民币预期升值的影响,国际热钱大量进入中国,二是由于中国不断推升的贸易顺差,出口企业把收回的美元兑换给国家,国家不得不向经济体系投放过量的人民币。
子墨:前两年大家一直都在谈论流动性过剩的问题。
刘明康:对,流动性这个问题,我们早就关注了,无论是在美国还是中国。因为我们货币投放很多,我们被迫地要买进美元进行统一的一个收购资本,然后就放出很多的人民币。
子墨:前几年中国之所以出现流动性过剩,很多人都认为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热钱的大量流入,有人就算了一笔账,从2004年开始,贸易顺差的大幅增长当中,有70%大概都是国际热钱以这种形式流入了中国,而总量会达到5000亿美元,那在今年第一季度,我们看到贸易顺差的增幅已经在大幅地减少,意味着这样一大笔热钱,可能不会再进入中国,甚至是已经开始流出中国。
刘明康:这个我们没有算过具体数字,但是热钱的流入,我想是不争的事实,那么热钱的流出,也会对经济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子墨:我们在制定从紧的信贷政策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这样一笔巨大的热钱对流动性所产生的影响?
刘明康:我想这是中央银行是考虑到这一点的,而且中国政府也是一切在密切关注这个热钱的流入。这也是今年我们经济管理当中一个挑战。一个是美元不断走弱,那么给人民币升值压力就越来越大。那么第二个就是全世界,特别是美国都在降利率,从5.25,降到了2.25,我相信美国还会往下降,大概降到2%以内,我是讲联邦基金,那么这样子的话给我们剩下来的空间很小,中国要战胜通货膨胀,要战胜流动性的问题,他得要提高利率,但是要提高利率,利差一大的话,热钱就回来得更多,所以这个人民币的升值再加上利差的扩大,使得我们这个流动性的管理会更加地困难,所以这是对我们的一个挑战,所以我们在这种面前呢,可能就是一定要有组合权,也就是说要利用财税的手段,行政的手段,法律的手段,来加强管理而不完全是光靠一个汇率的手段来做这件事情,利率的手段来做这件事情,否则空间很小。你很难想象,说我们再往上面大幅度提升利率而不顾对现实经济的一个影响,不顾热钱的流入。
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市场上由流动性过剩迅速逆转成为流动性紧张,导致大量银行濒临破产边缘,美联储向银行巨额注资,以缓解流动性紧张。2007年下半年,面对中国市场的流动性过剩,央行陆续采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遏制流动性过剩。
子墨:但是今年就开始有人担心,中国的银行会不会出现流动性风险,您的看法呢?
刘明康:去年年底的时候,流动性有点紧张,银行体系有点紧张,央行采取了不断地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措施,这些措施对抽干这个市场上的流动性是有好处的,那么到去年四季度,特别是年度最后12月31号,每个银行关账的时候,不少银行都出现了一些流动性的紧张,那么后来通过市场的拆借,人民银行的再贷款的支持,这个问题都解决了。今年一季度情况,流动性有些好转,主要是因为资本市场上的重组,大量的资金又回流到这个银行系统。从目前来看,也没有一个银行系统的过分的流动性,新增的这个存款和新增的贷款的比较,是63的比例,存贷比就是银行贷款总额和存款总额的比率,100块钱存进来,63块钱放出去,人民银行,它在这个基础上抽调了15.5,这存款准备金率很高了,连续10次调整以后,已经到了15.5,我们知道每家银行它要准备常规,必须准备7%左右的现金准备,另外还有一个特殊准备7%。两个7%加在一起,14%,加上15.5,加上63,基本上已经到了93左右,所以在银行体系里,也没有出现过多的流动性。这是讲新增这一块。整体来讲是这样一个概念,我们有42万亿的存款,有30万亿的贷款,那么大概是这样一种,七成,七成,70%贷出去,30%是放在银行体系中,这里面有15.5被拿走,有14是我刚刚讲的,紧急现金准备和特殊准备,14加15,基本上30%就消化掉了,所以目前今年一季度,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还是比去年年底要稍微有些好转,当然流动性的问题,仍然是个大问题。
子墨:那中国有没有可能会出现类似于美国那样的情况,从流动性过剩,迅速地逆转成为流动性紧张?
刘明康:我曾经过去就讲过,在大家都讲流动性过剩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警惕可能流动性会迅速翻转,美国就是出了这样的问题,所以流动性的变化是很大的,而且当一级市场流动性很好的时候,二级市场上流动性如果差的话,反过来会很快地影响一级市场的流动性,因为流动性的本身,不是问题的根源,问题的根源如果是出现了比如说信心的损失和市场上面和现实经济当中的一个差距的话,那么这个破坏力是很大的。任何一个经济体流动性的迅速的改变,都是可能,所以很难说中国不会发生流动性的逆转,所以这是我们非常小心的事。
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混业监管和分业监管等监管模式。中国金融市场主要由货币市场、外汇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和黄金市场五个市场组成,相互作用。当前监管基本格局为分业监管,由"一行三会"即中国人民银行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对这五大金融市场进行分别监管。
子墨:两会期间,有代表就提出了,金融业要进行混业的监管,甚至提出了要组建大金融部,那么金融业的混业监管,会不会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刘明康:首先我想讲的就是说,我是这么一个人,是崇尚实质而轻形式和内容的,大部门制和分部门制,我想还是个形式而异,是一个组织形式,组织方式的形式问题,英国是九合一,1998年完成了这项历史意义的改革,成立了FSA,叫金融服务局,实现了一站式的监督和管理,也出了北岩银行这样大的笑话。美国是四分五裂的,那么最近HankPaulson(美国现财政部长)提出的建议,3月底抛出来的建议,这个市场金融稳定的一个,然后监管的一个,然后再有这个行为规范的一个监管制度,但我觉得这都是一个组织形式的风格和重新建立的问题,但我更重视实质的情况,这个实质的内容就是要去看一看我们每个经济体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发展到什么阶段,市场参与者和监管者的水平和能力如何,一定要和一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很难说在这个时候,我们合起来好,还是分开来好。分开来,专业性更强,对发展中的一个经济体来讲,掌握规律,深入研究,是有好处,合在一起,那么成本是减少了,但是有效监管能不能做得到,仍然取决于很多其他的因素,我们会进一步地来研究这个问题,关键是最后要使得我们的金融稳定和银行业的和金融业的竞争,持续竞争的能力。
子墨:那现在很多的金融机构,都已经开始进行了混业的经营,如果是由不同专门的监管机构去进行监管的时候,彼此之间的协调,彼此之间的不配合,会不会导致监管的成本大幅提高?
刘明康:不会,我举个例子来跟你讲,我们最近和保监会就签订了一个全面合作协议,对怎么监管,谁监管,谁牵头,谁做现场检查,都做了一个科学的界定,包括银行参股保险公司,机构的数量,资质审查,一直到现场监管,非现场监管,都做了很好的分工。今年就照这个已经开始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