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之"通情达理"
所以呢,我们从这里就可以知道,儒家的思想非常合乎人情事故。而另一方面呢,也非常通情达理。
你说一个人他不管做什么事,在社会上他可能是会有贡献呐,也可能是有伤害的。我们看今天社会上很多地方很乱,那这些很乱的地方,难道就没有做父母的人?当然有啊,很多人都是有子女的。
那么这个时候你说做子女的怎么办呢?他让父母错下去吗?或者说他设法也去委婉地劝阻?所以这里面的委婉很重要,态度要柔和,要找适当的时机。比如说父母生日的时候,心情好的时候,那这个时候呢,你去劝比较有效果。那如果真的劝不动的话呢,就不要勉强。因为父母亲年纪大了,你让他去改,有时候性格是很难改的。
而另一方面呢,做子女的只能够多多积德行善呐,等于是替父母补救过错。所以古代的社会呢,重视家庭。在《易传》有一句话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一个家庭一路下来,多做好事的话呢,子孙就会有一些福报;那么一个家庭如果说倒过来,做了很多不该做的事,那么子孙呐,自然受到影响。所以我们讲到说"善跟恶"啊,以一个家做单位的话,虽然好像不太明确,因为每一个人的家族从开始到现在,加加减减,好事、坏事恐怕都有。到最后做子孙的也分不清楚了。所以在这个时候你就要知道,古代的人呐,他的用意是希望我们行善避恶,这是没有问题的。
父母跟子女啊,都能够努力行善的话,那这个家不但是"家和万事兴"啊,这个家是走在正路上,对社会啊,会有非常重大的贡献,非常正面的影响。
倒过来,如果说一个家里面价值观念偏差了,只知道说不择手段去赚钱,在社会上取得成就。那么父母子女一路下去,都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那将来对于社会啊,很可能造成伤害,所以孔子他能够从子女的角度来看。他说你孝顺不是光是愚昧的孝顺,不是说父母怎么说,你通通顺从。你自己也要能判断,因为子女跟父母属于不同的世代,不同的世代就有不同的观念。他接受的教育,他得到的一些想法,不太一样。
这个时候观念有落差的话,有一些属于个人的性格,个人的作风,那就不要去刻意的要求。有一些呢,明显是违法乱纪的,伤害社会的公共秩序的,那就要特别小心了。
我们希望每一个家庭呢,都能够了解到走向人生的正路,走向善,是维系一个家庭和谐最好的方法。因为那是一个人做人最根本的道理,我们就谈到这里,谢谢各位。
相关阅读:
编辑:
孙艳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