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官场有“三屠” 袁世凯号称屠民
2010年02月27日 10:48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袁腾飞:听说是有这么一个故事,就是袁世凯到了任上之后,然后就是说他请义和团的大师兄们去赴宴,因为义和团没有统一的组织嘛,反正你拉起一支队伍你就是大师兄,要是女的就是大师姐,它有很多嘛。所以袁世凯就请了一些个大师兄去赴宴,这些人很高兴,说你看走了个毓中丞(毓贤),来了袁中丞对我们还是这样客气,这帮人就来赴宴,这帮人来赴宴的时候,据说袁世凯在酒席宴上就问他们,说你们是不是真的有功夫,是不是真的能刀枪不入?这帮人说真的,真的那好,咱试试。

因为义和团那个枪都是空包弹,他拿刀砍,这么砍它不是划,一划肯定肚破肠出了,袁世凯让这兵拿枪打,肯定是荷枪实弹的,真正的德国毛瑟枪,嘭嘭一打没一个不入的全死了嘛,所以这样一来那套骗人的把术,什么刀枪不入这套东西就失灵了。所以有人说袁世凯残酷地镇压义和团,其实不如说是袁世凯用科学的方法反迷信嘛,你说你刀枪不入的,就这么个意思嘛。

解说:袁世凯在山东只花了不到半年的时间,便将混乱的局面平定下来,不夸张地说,他的红顶子里的确流淌过义和团的鲜血,正是这段经历,袁世凯被当时的人们称为屠民。如何评判袁世凯镇压义和团的问题,是一个专业而且充满纷争的议题。

袁腾飞:义和团不是很恨袁世凯吗?说给那个巡抚衙门上画一个戴花翎的大王八,杀了袁元蛋,我们好吃饭。但是山东的义和团确实就扑灭下去了,所以义和团就转往直隶、京津一代发展。

解说:在袁世凯的高压政策之下,山东的义和团基本上绝迹了,但在北京、天津一代获得了生机,原因还是来自朝廷的态度。1900年6月,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清政府手足无措之际,想到一个办法,利用义和团对抗外国入侵者。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宣布同时向西方十一国宣战。

这是一个足以亡国的决定,当时的朝廷随着慈禧的大手一挥,陷入了集体疯狂,当宣战的诏书向全国下达之后,意料之外的情况出现了。

李扬帆:1900年发生的事情在中国非常蹊跷,长江以北只有一个省,也就是山东省,拒绝执行慈禧太后的宣战诏书,是袁世凯干的。南方三个省,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联名向西方国家保证,我们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我们的南方不打仗,叫东南互保。说我们认为慈禧太后的宣战诏书是矫诏天下,是有问题的,我们怀疑这个诏书,实际上他知道是她干的,但她绝对不会向八个国家宣战,觉得这个老婆子疯了。

解说:在东南互保的过程中,李鸿章、张之洞等人作为朝廷的重臣和资深政治家,他们拒绝随波逐流,力挽狂澜的表现固然让人佩服,而袁世凯作为新晋的地方大臣,能够顶住朝廷压力,拒不出兵,其阅读时局的见识和决断能力更是让人赞叹。

陈晓楠:紧接下来的事情是一些历史常识,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第二天凌晨,慈禧化妆成一个农村老太太的模样,带着光绪皇帝,一路逃到太原西安,清廷和八国联军最后签订了《辛丑条约》,仅赔款一项,就有4亿5000万两,相当于是清政府12年的财政收入。

而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在悲愤交集中去世,朝廷马上发布新的人事任命,命袁世凯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这个时候的袁世凯才四十三岁,他几乎是毫无争议地接替了李鸿章的位置。袁世凯在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的职位上,停留了七年时间,留下了非常灿烂的足迹。这段经历呢?我们前面的节目另有介绍,现在我们接下来要的是七年之后,1908年,是袁世凯的命运和中国的命运一起来了个180度的大转折。

解说:从1902年到1907年,是袁世凯担任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的时期,这个期间他成长为朝廷改革派的新偶像,同时在这5年里,袁世凯还建立了6支装备精良的野战部队,一共75000人,他们全部惟袁世凯马首是瞻,但是,问题也出在了这里。

袁腾飞:1906年醇亲王载沣,就是后来的摄政王,也就是溥仪他爹检阅北洋军,北洋军还来这一套,我们穿谁的衣服?袁宫保,我们扛谁的枪?袁宫保,还来这套,这下这个载沣就急了,回去之后就跟慈禧太后讲,说北洋军只知有军令,不知有圣旨,只知有袁宫保,不知有太后皇上。

解说:袁世凯在军中所表现出来的能量,实在过于巨大,这不得不引起慈禧的注意,不久之后,袁世凯的工作很快被调换了。

袁腾飞:所以慈禧太后的时候就把袁宫保,袁世凯由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调升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所以这实际上是明升暗降,离开你的老巢直隶,你不掌握兵权了。袁世凯实际上可以讲,他跟清室之间的这个矛盾,通俗的话讲也是功高震主,清室怕他尾大不掉这个意思。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zhenghf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