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73岁出访美国 拒绝登上日本土地
2010年02月15日 10:06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窦文涛:当时直隶驻军的最高指挥官是聂士成,这个人咱得好好说说,他先是在淮军名将刘铭传的部下,后来当了直隶提督。中法战争的时候,法军占了基隆,台湾危急了,那时候刘铭传刚刚到任,他急电,电乞援军,而那时候聂士成是主动请缨,我来。率领八百精壮,渡海抵台。在这个扼守台北孔道六堵的时候,他是拒险相持,连战克捷。

甲午战争的时候,聂士成也有过多次出色表现,特别是摩天岭一战。他是冒雪呀,亲率数百骑兵,出敌不备,夺回连山关。而且还击毙了日将富冈三造,三造你也给聂士成击毙了。聂士成重要的表现还是在辽东战场上,他在摩天岭和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配合作战。他打什么战?打疑兵战,虚虚实实疑兵战。而且呢还打运动战,说他们的这个运动战,当时打得日本人都非常服务。后来,聂士成又进一步提出,咱搞敌后游击战,感觉这聂士成就是个清朝八路军呐。

这么一个了不起的将军,但是,到了1900年的春夏之交,这位智勇双全的骁将突然发现自己掉沟里了,掉进一个命运的怪圈里。什么怪圈呢?那真叫姥姥不亲,舅舅不爱,他成了一个什么呢?朝廷不断指责、官民们肆意要革除他、义和团最恨他,还有洋人最想歼灭他的一个人。

解说:一切源于聂士成对义和团的态度。

翁飞:有一次,聂士成在招抚义和团拳民的过程中,看了一场拳民表演的所谓军事演习。当时,已经使用的都是后膛枪了,但是拳民仍然采取前膛枪的办法,就是把子弹头退掉,从前面填进弹药,然后,发火的时候是没有子弹头的,这样就形成了义和拳刀枪不入的神话。聂士成看穿了这个把戏,下令把那个装神弄鬼的拳民给砍了。

解说:因此,朝中那些权贵们便以“不分良莠,滥施杀戮”为由,请求“杀聂而保民心”。即使就是在联军进攻天津时,朝廷还以“不知振作”、“并无战绩”的“罪名”,将聂士成“革职留任”。那么,在侵略者大兵压境、天津城危在旦夕的关头,命运如此多舛的聂士成究竟会做出一个什么样的选择呢?

1900年6月22日,联军主力来势汹汹地涌入天津紫竹林租界。大敌当前,聂士成没有计较个人得失,他慷慨陈词,“国衅即开,天津首当其冲,吾目未瞑,必尽吾职。”史料记载:“聂军奉命攻天津租界,血战十余次,租界几不支。西人谓自与中国战,无如聂军之悍者。”联军将领们意识到,要想扫除威胁,攻占京、津,必须除掉聂士成。

7月9日凌晨,英、法、美、日、俄五国厚集兵力,直扑天津八里台,将聂士成所部团团包围,聂军奋勇还击。战斗中,联军悍然使用毒烟炮,向聂军阵地频频施放。在毒烟弹的攻击下,有人向后退却了。这时,聂士成跃马立于桥头,手刃退卒,并大喊道“此吾致命之所系,逾此一步非丈夫矣。”说毕,又奋臂驱马向前,“遂殒于阵”。

八里台之战,这是一曲悲壮的挽歌,也是淮军纵横驰骋近40年的最后谢幕。此后,随着“新建陆军”的发展,淮军便逐渐消亡,不复重振。

聂士成战死后,天津、北京相继沦陷,两宫出逃。每当满清政府把这个巨大的帝国带到毁灭的边缘,他们惟一必须启用的人就是李鸿章。1900年7月17日,李鸿章从广州启程北上。临行前,他泪流满面地对同乡下属说,现在,聂士成已阵亡,宋庆、马玉崑“诸军零落,牵制必不得力”,“我能活几年,当一日和尚撞一日钟,钟不鸣,和尚亦死矣。”这幅悲伤的情景让所有在场的人刻骨铭心,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大清国这个著名的汉族大臣当众毫不掩饰地表露出如此悲观的情绪。

9月19日,李鸿章在俄军的“护送”下,抵达天津。这位年垂八旬、饱经沧桑的大吏在曾经坐镇25年、而后又调离数载的督署,重新接过了那颗久违的大印,他自然感慨万千,联想到“国破家亡”、身边已无淮军一兵一卒时,李不觉痛哭了一场。

10月11日,李鸿章到达京城,映入眼帘的是八国联军劫后的惨景,“都中蹂躏不堪,除宫殿外,无一免者。”列强只承认亲庆王奕劻和他这两位全权大臣的住处为中国所有,其实,就是这两个地方也分别由日本和俄国的军队把守,他们不过是“受到礼遇的俘虏”而已。在这种情况下,议和结果可想而知。

1901年9月7日,积劳成疾的李鸿章代表清王朝签订了又一个空前屈辱的条约——《辛丑各国和约》,中国赔款总额为4.5亿两白银。列强们说,中国四亿五千万人,“人均一两,以示侮辱。”签约之后,李鸿章在给朝廷的奏折中写道:“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今议和已成,大局少定,仍望朝廷坚持定见,外修和好,内图富强,或可渐有转机。”

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因病卒于北京贤良寺,终年78岁。李鸿章临终前,曾吟诗一首:“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李鸿章的时代结束了,淮军的时代也结束了。

从1862年创立,在将近40年的时间里,淮军经历了从太平天国、捻军、洋务动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一直到义和团、“庚子事变”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千年未有之变局”的社会大动荡中,沉浮跌宕,留下了深深的轨迹。

往事如烟,岁月如梦。今天,当我们拨开历史的尘雾,重新审视淮军的这段传奇时,不是仍然值得我们深深的回味和思索么?

《凤凰大视野》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首播:每周一至周五20:02-20:35

重播:每周六至周日09:00-09:35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张梅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