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20年扎根家乡44天 刘少奇痛心疾首
2009年12月10日 15:51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陈晓楠:少小离家老大还,乡音未改鬓毛衰。从1920年离开家乡,到1961年荣返故里,半生戎马倥偬,一世颠沛流离。当年的刘九书柜,今日的国家主席,这次衣锦还乡呢,本应该是备极荣光,却难料世事多艰,留给刘少奇的只能是一声长长的叹息。

许永福(原刘少奇警卫):去的时候,他说提出注意事项和要求。第一个要坐吉普车下去,不坐轿车。第二呢要穿便衣,穿便衣下去。第三呢,不要叫我刘主席,叫少奇,应该叫我刘队长。第四呢,不要麻烦下边领导同志和群众,要自己做饭吃。

解说:1961年的湘南省已经连续8年的旱情,刘少奇一行并没有先回故乡宁乡县,而是先到了长沙郊外的两个地方考察,一个是人民公社的模范天华大队。另一个就是听上去气魄惊人的万头猪场。

易凤葵:他就去了天华,长沙县的天华大队,这个地方呢,因为是当时全省所谓的最先进的地方,因为这个大队的书记彭梅秀,是全国的三八红旗手。由省委和当时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办的点,所以是最好的地方。

所以他在那里搞了一十八天调查,了解了天华,发现天华作为最好的地方当时也没有饭吃,也吃不饱,这个每一顿饭只有二两六前三毫,三两米都不够平均,所以老百姓吃不好。

许佩珉(原刘少奇保健医生):那么有一天第二天的话,到我们住的地方的后面的山坡上,他到处去看,看见一堆粪,一堆粪的话,他是用一根棍子把它挑开,实际上应该是小的粪,就是那么一堆,那粪都挑开一看,看见的话,他就讲,这堆粪的话,它是小孩子的,一般小孩子的话,大人吃的东西,都让小孩子吃,对吧。一般小孩子的粪往往是有粮食够的时候,就是可以看到粮食,是吧。你比如老玉米啊什么的吃了的话,它可以大便看到,结果看一点都没有,就是几根纤维,所以晓得这个里边,粮食很缺。

解说:实地考察的情况和汇报给中央的情况,存在着巨大差异,刘少奇开始意识到浮夸瞒报问题的严重,而刘少奇在万头猪场的考察过程,更是让他惊异。实际上据后人回忆,当时刘少奇到所谓的万头猪场时,这里只有两头猪,刘少奇随后在这名不副实的万头猪场里,召开了下乡后的第一次座谈会。

姚立文(原刘少奇秘书):结果这样一谈家常,那些老农民什么话都说了,结果说到什么程度呢,就说现在这近年来粮食少了,人吃不饱了,我记得当时印象深的就是说猪不怀崽了,那个母猪不怀崽。那个妇女,就是两个乳房都瘪了,就是母猪不怀崽,这个妇女不怀孕,就是困难到这个程度。

解说:十八天的天华大队和万头猪场的走访,让刘少奇心情沉重,他决定回自己的家乡花明炭子冲再看看,拜访一下父老乡亲。

许佩珉:在这几天调查当中,他的情绪一直是不高,沉闷。等到他家头天,高兴起来了,怎么高兴呢,他就给我们讲解,说是我们家,我从小就住在这间房,我,成了向导了他,我们呢,妈就住在这间房,我们那一间是放粮食,我们那一间房放工具,好家伙,一一给我们介绍,最后他睡在他母亲那个房间里头。

许永福:我说从来没,这么多天没看见他这么高兴,怎么今天这么高兴,这是回到家了,40多年没回家。

解说:1961年4月初,刘少奇回到阔别41年的家,回乡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召开座谈会,听听乡亲的说法。

欧凤球(刘少奇接见的群众):我记得那一次通知来开会,都不知道是刘主席要开座谈会,就是讲省委工作队在这里要召开会议,直到进到里面才晓得是主席开座谈会,才知道是主席回来,面没有会过,但是只要一看到他就认得了,他这个相貌跟那个像一模一样的,他跟我们开座谈会的时候,那天下午还出太阳,那个阳光很好,太阳照射在那里,他戴着蓝的帽子,把那帽子摘了,头发是白白的。

萧普刚(刘少奇同志纪念馆馆长):刘少奇同志看到了,讲我八年没看见你们了,你们怎么变成这样呢?那个时候生活也很困难,刘少奇第一句话“你日子过得好不”?少奇过来了,大家回答过得好。

解说:过得好,三个字说出来容易,让人相信却也难,看着衣衫褴褛面露菜色的父老乡亲,刘少奇说,我想要听真话。

黄仁和(刘少奇接见的群众):他说同志们,将近四十年没有回家,这一次回来了解农村情况,希望你们讲真话、讲实话,不要怕什么,讲的不怕,共产党员搞革命不怕,省里有人,县里有人,村里有人,任何人都不敢打击,不敢报复。

欧凤球:我就回答主席,我说公共食堂还是好,我们每个人都吃不饱,饿肚子,主席是那样说的,他说你大胆地说,如实地说,也不要怕,是那样的如实说,让我们如实地回答。主席是那样回答我,食堂经营不好也可以解散,刘主席对我们讲可以解散这个食堂。

解说:一场座谈会开下来,刘少奇的心里还是没有底,根据干部的汇报,炭子冲确实是在不折不扣地执行着中央大跃进的政策,这里的人们,为什么反而会更加贫困和艰难了呢?他一边思考着这些问题,一边去探访阔别已久的亲人。

萧普刚:当时少奇同志去看姐姐就是这样,带了五斤米,两斤白糖,两斤饼干,九个咸蛋,作为国家主席看她,四、五十年没见面的姐姐就带了这点东西,少奇就讲,姐姐你们现在在家生活非常苦,老弟就送来这点东西,你每餐加一把米,他那个五斤米呢,他姐姐就跟老弟讲,她说老弟啊,你在国家工作,没有解决国家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呢,她说你要我加一把米,我吃了这五斤米,我又到哪里找你呢?

陈晓楠:吃了这5斤米,我又到哪里去找你,这就是大跃进之后,国家主席的姐姐对自己的亲弟弟发出的疑问。后来我们知道,过了一年多后,刘少奇的姐姐还真的给弟弟去了一封信,说姐夫病重,想吃点猪头肉,于是刘少奇就让王光美给姐姐家寄了50块钱去救急,可是没过多久,姐姐再次来信,刘少奇的姐夫在吃了猪头肉之后,因为体质太虚弱了,肠胃根本无法消化,暴病猝死。当然也有人说,那时候正值三年自然灾害,全国性的农业都在歉收这是在所难免的,是天灾,不是人祸。

萧普刚:后来刘少奇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他就把小时候小学的同班同学李桂生,他就请来,李桂生就陪着刘少奇同志就走啊走啊走啊,围着这个田埂走到了安湖塘,结果走到了安湖塘呢,他讲“李桂生啊,这个安湖塘现在还是半塘水呢。你记得吗,我们小时候还在安湖塘洗冷水澡呢,有一年天旱,这个塘底干了,全部干了,可以晒谷。那你还能打两三百斤的谷子呢,你现在估计塘里有半塘水”,少奇同志就问,他就说,旱灾有一点不是主要的吧,李桂生就跟少奇同志说了真话,“我看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这个搞大跃进,搞人民公社,搞食堂,搞命令风,搞浮夸风,搞错了”。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张梅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