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当年34岁的高西庆,毕业于杜克大学法学院,正在华尔街一家律师行做律师。同时,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的王波明也正在纽约交易所实习,两人与其他留学生一起,成立了中国旅美商学会,大家一起讨论国内的时局和发展。这一天,他们中间来了一位中国人民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她的名字叫李青原,研究的方向是马克思的资本论。
李青原(时任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那天是在商学会,高西庆是主持人,然后好像王波明好像是商学会的头儿,具体什么职务忘了,他就在调侃我,我们现在请李青原用马克思主义什么的,我一上台我还没说话呢,底下开始就哄笑,扯什么扯。因为有些人就觉得一说马克思就有点调侃,因为就觉得好像都100多年快200年的事儿,你怎么还扯这么远。可是我个人认为,经典是有永恒的生命。
解说:李青原的观点是,马克思对于资本的力量是肯定的,中国发展资本市场的机会已经到来,而这些在西方世界里打滚的留学生,则应该主动为中国做点什么。
高西庆:后来大家就开了很多会,然后就开始写,因为不能用英文写了,用中文写,当时我印象特别深的就是,刘二飞写了一段拿过来一看,我们都笑了,因为他那个完全是文化革命是的写法,什么东风吹战鼓擂的都出来了,就是因为这些人离开国内太早了。
解说:就这样,八个留学生写出了一份白皮书,明确向中央进言,鼓动建立正规的证券交易场所,然而这本东西送到北京,却一时没有下文。
李青原:我当时一个想法就是我说,别评论,你说人家这那的,有本事你回去自己做一两件事情,这才是真本事,站着老远的指指点点的算什么?
解说:一年后,高西庆与王波明他们,相继回到了北京。这里是北京的万寿宾馆,和其他的重要涉外宾馆相比,外观看起来并不显眼,只有门口那辆邓小平乘坐过的红旗轿车,能证明这家宾馆举足轻重的地位。1988年7月9日,高西庆回到北京的第三天,他参加了在这里举行的证券市场座谈会。
一批国内的热血青年和重要官员,与他们共同起草了一份关于创办交易所的设想,然而,高西庆等海归们,希望把交易所开在北京,这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
高西庆:今天回想起来觉得北京确实不行,北京怎么可能弄呢?北京太敏感了,这样的东西完全是一个外来的东西,这种资本主义发展到高度阶段的产物,核心的充满了资本主义那一套东西,这么一个机制。你拿来实验的话,出点问题就有很大的麻烦,责任很难负担。
刘鸿儒:因为他们有个错觉,他们这些年轻人,以为他们技术上的设计起作用,这不是个技术问题,是个决策问题,是个意识形态问题。
李青原:甚至最开始你想想,最开始中国改革的一个大的理论突破是,社会主义经济是不是市场经济,你想想连市场都得重新认识,那何况资本这个问题,所以都不提资本市场,就是证券市场,什么金融市场,就这样子,很模糊的那么提。
解说:官员们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当时股份制改革在地方上的推行,已经带来了不少问题,国务院为此要求深沪两地,拿出相应的规范条例,但资本这条路究竟怎么走,却没有人能说的清楚。
徐景安(时任深圳市体改委主任):在北京那个时候,对股份制问题认识非常的混乱,争论非常激烈。所以股份制一旦推行以后,从企业到投资体制、金融体制,以及国家管理体制,都会带来一系列变化。
刘鸿儒:好多事情你认为从经济发展上来说是需要的,从经济改革角度来看是迫切的,应该做的。但从政治角度来说,国家领导方面,领导人,政治的领导部门,他认为不一定做。
解说:1989年3月15日,一个特殊的民间组织在北京诞生,全称是证券交易所研究设计联合办公室,但就在联办成立之初,却面临无事可做的尴尬境地。
李青原:有的人就说股份制是经济领域里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好了,这股份制要不要搞,已经开始有人提出质疑了,那当然股票市场就更不用说了,所以要不要再往下做,一时就不太清楚。
解说:创立证券市场一事,似乎遥遥无期,人们并不知道在中国的南方,另一种努力已经破土萌芽。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
张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