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内容:因为理想的鼓舞,他们远越重洋,闯入红色中国。在炮火纷飞地异国战场,他们把支援中国抗战作为己任。他们辗转在陪都的迷雾中,他们北行越过战线进入延安,他们以一个西方人的视角执着地寻找和感悟真实的中国。他们爱过,他们恨过,他们有人甚至将生命留给了异国的这片土地 ,建国六十周年回眸红色中国的外国人士。
凤凰卫视9月21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七天之后,南京国民政府发表了《国民政府通缉共产党首要令》。列出了一百九十七人的通缉名单,陈独秀、瞿秋白等人全部列入其中,而位列通缉令榜首的却是一个外国人,南京政府开出了三万美元索取他的项上人头,这个人就是鲍罗廷。
解说:1923年10月6日,一艘由上海出发的货轮途径香港抵达广州,在卸下了两百只绵羊后,货舱中走出一位蓄着胡子的外国人,苏联秘密特使鲍罗廷,为躲避英国当局的检查,便是以这样的方式第一次来到了广州。在经过了短暂的休整之后,他见到了此次中国之行的始作俑者孙中山。
丁言模(《鲍罗廷与中国大革命》作者):孙中山和鲍罗廷见面,非常有意思,因为孙中山他有一个习惯,每次做出一个重大的决定,他总要盯住对方,注视几秒钟,然后他才说出自己重大的决定。所以鲍罗廷经受了孙中山第一次几秒钟的这个注视过以后,然后拿出了一封加拉罕给孙中山的一封信,这封信上面说得很精彩,也就是说你可以相信我一样,相信鲍罗廷。
解说:鲍罗廷,原名米哈伊尔·马尔科维奇·格鲁森博格,1903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是当时为数不多在逆境中始终支持列宁的布尔什维克派,深得列宁赏识。在1906年召开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年仅二十一岁的鲍罗廷被提名为大会主席团成员。但是仅仅四个月后,被人们称作“革命神童”的鲍罗廷,意外被沙皇警察逮捕,并驱逐出境,远离了俄国革命舞台的中心。
时隔十三年,当鲍罗廷作为苏俄代表再次出现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时,他已经是共产国际的要员,并在美洲完成了墨西哥共产党的建立,当年俄国的“革命神童”已经成长为一名国际革命家。十月革命的胜利让远在东方为捍卫共和而苦苦支撑的孙中山倍受鼓舞,他迅速与苏俄建立密切联系,希望得到先进的革命经验与经济、军事上的援助。
1923年1月26日,孙中山与苏俄驻华全权代表越飞共同发表的《孙文越飞宣言》,让孙中山与苏联的秘密关系变为公开,1923年7月,鲍罗廷作为斯大林的特使前往广州。
姚金果(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共产国际派到中国来,指导中国共产党和国共合作的马林要回国,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有一个有权威的、代表的人物,能够实现俄共布所确定的这个国共合作的这么一个任务,那么这个时候呢就是斯大林就选择了鲍罗廷。
丁言模:鲍罗廷他往往能够很轻易地说服一个陌生的人,和他一起参加各种样的活动,他有这种煽动的这种能力。这个以后,就是宋美龄,在武汉和他两个交谈的时候,宋美龄也不得不承认他说的英语,没有那个俄文当中的那个腔调,完全是美国的那种口音,非常适合孙中山和他周围的那些接受过欧美文化教育的那些官员的口味。
最初他是有三项任务,第一项就是改组国民党,第二个就是要促进国共合作,第三个也就是希望他这个国民党能够反帝,一般我们都把他称为斯大林特使。
解说:1923年7月底,鲍罗廷与苏俄首任驻华大使加拉罕一同由莫斯科出发,前往中国。来到广州鲍罗廷受到了孙中山极高的礼遇,十月九日孙中山在大元帅府,为鲍罗廷举行了盛大的招待会。但是鲍罗廷很快发现,眼前的孙中山,并没有对于自己提出的改组国民党予以真正的重视,这让他十分沮丧。
姚金果:孙中山当时还醉心于军事行动,就是毫无胜利希望的那些军事行动,鲍罗廷在和他谈改组国民党的时候,孙中山就跟他讲,我通过哪一次战役成功以后,我再来进行改组国民党的工作,所以当时孙中山是完全醉心于军事斗争。
解说:1923年10月21日,鲍罗廷陪同孙中山前往虎门要塞巡视,但是谁也不会想到,这次出行中的一次意外,竟为鲍罗廷的改组国民党计划,带来了重大转机。
姚金果: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呢,他们俩在艇上有好多谈话,孙中山就是看到旁边有一个山谷,就跟鲍罗廷说,我要在那儿建一座军火库,看到快艇继续行走,有一个山头的时候,孙中山说我要在那儿建一个防御工事。这个防御工事是最大的防御工事,那么就是不断在好像一种遐想之中。那鲍罗廷就想,就说孙中山这样的防御工事和他要建的这个军火库,根据孙中山的设想,几乎都要用去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当时的全部的资金。
在回程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一件事情,恰恰当快艇又跑到孙中山说要建军火库的山谷的时候,快要到那个时候,这个快艇遭到了当地土匪的袭击,当时一个水手就被打死了,孙中山和鲍罗廷他们躲在底舱里面,才避开了这个伤亡吧。所以从这个事件以后,孙中山在鲍罗廷面前,就再也不谈他那些虚无缥渺的那些想法了。
而且呢,很快就第三天,就任命鲍罗廷为国民党组织教练员,真真正正地开始进行改组国民党的工作。为什么他的变化这么大?因为在此先鲍罗廷给他讲过,就是说这个,一方面要注重政治工作,再一方面要注重发动工农,工人和农民,尤其是农民,在中国它是一个大的群体。但是孙中山听不进去,而袭击这个快艇的这个土匪,恰恰就是当地的农民组成的,所以我觉得这个事件对孙中山是一个大的醒悟。
解说:然而就在鲍罗廷准备全力开始改组国民党的时候,叛军陈炯明占领石龙,政府军节节败退,广州告急。
丁言模:陈炯明借助了其他的军阀,所给予的大量的军饷和武器,准备进攻广州。那时候孙中山他已经决定放弃广州,而进行转移到其他地方去,反正我是要进行北伐,广州这块地方我不一定需要,但是我可以拼一下。鲍罗廷是坚决不同意,因为他到这中国来的第一项使命,也就是要建立和巩固广州这块基地,作为苏联远东红色堡垒的一块个基地,所以他坚决不同意。
解说:鲍罗廷立即向孙中山提出了化解广州局势的三项法令,建立义勇军,给农民分配土地,工人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希望通过苏联的革命经验,让广大民众参与到广州保卫战中。但是这三项法令,却遭到国民党右翼的强烈反对,认为这无疑是将国民党布尔什维克化,会议一时陷入僵局。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
张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