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卫视7月15日《凤凰大视野》:《家在上海 返城知青生存路》第4集《奋斗》 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在知青返城的风潮当中,毛国胜夫妇选择留了下来,继续在兵团农场的中学教书。当风闻很多知青回到上海之后的漂泊和家庭矛盾的时候呢,他们庆幸,能够给两个儿子营造一个安定的环境。1989年政策允许一户知青可以有一个子女落户上海,第二年毛国胜的大儿子毛维检在众多考取技校的知青子女当中脱颖而出考上了上海的重点高中。毛维检第一天去学校,父子相伴而行,寥寥数语当中,是两代人对未来的期许而压在心底的父子深情也在告别的那一刻终于流露出来。
毛维检(毛国胜之子 一九九零年落户上海):我们家里走过去,就是沿着11路那个大概也就三站路吧,走过去也就是个二十分钟的样子,他说,一路上他说我陪你走过去,我记得走到一半的时候他停下来,他跟我说,他说这个爸爸就送你到这里,我这个倒印象蛮深的,他说前面就这么点儿路,你看那个王若飞的石像在那边,过了这个石像再过去左手就是四明公所,那边就是你学校了,爸爸就能,就送到你这里了。我当时头点点我说行了,你走吧,然后我看着我父亲,我就别转头我就走了,背了一个包。大概走了,我印象蛮深的,大概走了不到一个街口吧,我觉得我的眼泪就一下就下来了就一下子吧嗒一下掉地上了,我觉得,一下子觉得我父亲也挺难的啊。我当时就回头看了一下,当时我看到我父亲待在一个钟的旁边,躲在一个钟的旁边没走,他这样子看着我。后来一看我转头回来,他就背过去了。当时我觉得一下子觉得好像,哎呀,父亲这个,我当时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我就说,我有多少时间没有抱过我父亲了。
我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是我小时候看电影,我特别怕,我胆子特别小,然后晚上呢,我觉得最安全的什么呢?就是哪怕最害怕的电影,我晚上睡觉时候趴在我爸背上,我闻着他的味儿,然后我觉得那么宽的一个肩膀,我觉得,就觉得一下子安全了。到那个时候我在想,哎呀我刚才怎么没抱他一下,然后一边走就一边流眼泪,但是我不敢回头,然后我就在想,这个剩下来就是我自己的这个生活了。
毛国胜(一九六年进疆 二零零四年定居上海):临走,我回新疆的时候,我对他说,你现在除了一个户口,你其他什么都没有。都需要你自己努力去争取,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读书。
毛维检:其实他送我过去这一天,他就走了,我父亲在抽屉给我留了封信。你现在也是一个男子汉了岁数不大,但是你现在是一个人,要靠自己去生活了,他说爸爸以前当时走的时候,到那面什么都没有,那里什么都没有,什么条件都没有。他说你也是个陌生环境,但毕竟这个地方有很多东西是已经存在了的,只要你有机会,你可以去抓住它。然后呢他说我送你六个字,他说作为一个男人吧,他说,不要怕,然后不要后悔,他说作为一个男子汉做什么事情不要怕,然后怕了就不要做,做了就不要怕,然后还有一点最重要的是,做一个男人要有信用,有承诺。
解说:毛国胜夫妇2004年从新疆兵团退休,回到上海定居,当年品学兼优的毛国胜因为大资本家的出身而无缘上大学,1993年大儿子毛维检考取复旦,也代替父亲圆了大学梦。
毛维检:我是打电话给他们的,我说我又有好消息,又有坏消息,我说你们听哪个,我记得我是这么说的啊,然后后来我说我考进复旦了,然后我爸挺高兴的,我爸说好呀,这挺好的。我甚至觉得我爸到现在都觉得,为这事情挺骄傲的,当时我没觉得什么,但是我说我不高兴,因为我觉得家里负担蛮大的。我说学费挺贵的,毕竟来说2600现在不算什么,当时应该挺高的。
毛国胜:这个经济上压力比较大,但是我跟他说,我说我和你母亲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上大学,你只管安心读书。
解说:几十年来毛国胜在新疆兵团农三师,一路从农工做到中学教师,后来担任团部领导,1994年他被派去喀什,做农三师前海宾馆的总经理,在上海读大学的儿子,尽自己所能,帮助父亲熟悉新的工作。
毛国胜:在1994年12月份的时候,他给我来了一封信,这封信里面给我寄来了一本《现代宾馆管理与实务》这本书。另外他把扬子江大酒店的四星级大酒店的一些一次性用品信笺纸、洗浴品、简装牙刷、肥皂、香波、梳子、欲帽、棉签,这些上面他都给我寄来了。他都寄来样品。
记者:是一个包裹吗?
毛国胜:寄来一个包裹,他说他寄来以后呢,作为参考借鉴叫我。
解说:大学里的毛维检显得比同龄人心事多,毕业在即,毛维检被大家戏称为面试王。
毛维检:在我们这个宿舍这个楼层里,宿舍楼层因为老见过,就一会儿就开始打领带了,就开始往外走了,干吗去,我说面试去。他们说你要面试多少家你才满意呀。就觉得我面试得挺多的,第二个是老有信吗,楼下老说,哎那个几零几的那个毛维检你有一封信,然后人家拿过来说,说哎你看这个公司,都是公司的信封嘛。是不是又叫你去面试,我就觉得我去的地方挺多的。到处跑,那时候没有钱打出租车嘛,就是公交车倒来倒去,买了一套西装。然后是我记得。
记者:多少钱?
毛维检:800块钱,很贵,那套西装在我们宿舍里,很多人借用,很多人借用。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编辑:
张梅
|